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雕版印刷」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Swh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
[[File:雕版印刷1.jpg|缩略图|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史|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发现,印制于[[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刚经]]》(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史|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发现,印制于[[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刚经]]》(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史|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发现,印制于[[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刚经]]》(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行 5: 行 5:
 
* [[陆深]]《[[河汾燕闲录]]》的《俨山外集》卷三中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593 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这里说的可以理解为雕造被毁之[[佛像]],撰集残缺的[[佛经]]。而陆深道:“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指[[冯道]])先矣。”
 
* [[陆深]]《[[河汾燕闲录]]》的《俨山外集》卷三中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593 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这里说的可以理解为雕造被毁之[[佛像]],撰集残缺的[[佛经]]。而陆深道:“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指[[冯道]])先矣。”
  
* 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这里的“模勒”也就是雕版印刷。
+
* 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这里的“模勒”也就是雕版印刷。<ref>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78-180</ref>
  
 +
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
 +
公元971年成都刻印全部5048卷的《大藏经》,雕版13万块,花费12年。至今中国仍保存着大约700本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古籍。<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8310/15740549.html 沈括:“悍妻”培养出来的科学达人  .人民网.2011-09-23[引用日期2015-06-01]]</ref>
 +
 +
清代以来这一带雕版艺人众多,以陈开良、陈正春、陈礼环、陈开华、王义龙、刘文浩、陈兴荣等为代表的“杭集扬帮”,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世代相承。陈开良去世后,其子陈正春继为 “扬帮”领头人。1958年,陈正春受聘于扬州古旧书店,并参与建社。<ref>[http://collection.sina.com.cn/gjsb/20140418/1607149495.shtml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申遗入围  .新浪.2014-04-18[引用日期2015-06-01]]</ref>
 
== 工艺 ==
 
== 工艺 ==
 
 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时才交给比较没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时才交给比较没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行 12: 行 17:
 
 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优于铸造[[活字印刷]]:例如像[[汉语]]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况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
 
 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优于铸造[[活字印刷]]:例如像[[汉语]]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况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
  
 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
+
 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ref>[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227/c157278-24477902.html 图说雕版印刷(组图)  .人民网.2014-02-27[引用日期2015-06-01]]</ref>
  
 
 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行 18: 行 23:
 
 雕版印刷也指的是[[书法]]的一种类型。
 
 雕版印刷也指的是[[书法]]的一种类型。
  
2009年9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009年9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f>[http://topics.gmw.cn/node_10403.htm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明网.2015-05-05[引用日期2015-06-01]]</ref>
  
 
==优缺点==
 
==优缺点==
行 24: 行 29:
 
*缺点:如有一字笔划不慎刻错,则整块板都不能用,须另外重刻一块板子。
 
*缺点:如有一字笔划不慎刻错,则整块板都不能用,须另外重刻一块板子。
  
== 参见 ==
+
=== 参见 ===
 
 
 
* [[木刻]]
 
* [[木刻]]
 
* [[印刷]]
 
* [[印刷]]
 
* [[活字印刷]]
 
* [[活字印刷]]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類]]

於 2019年8月21日 (三) 14:59 的最新修訂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發現,印製於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敦煌莫高窟發現,印製於唐朝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歷史

  • 陸深河汾燕閒錄》的《儼山外集》卷三中說:「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十二月(593 年)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撰。」這裡說的可以理解為雕造被毀之佛像,撰集殘缺的佛經。而陸深道:「此印書之始,又在馮瀛王(指馮道)先矣。」
  • 唐穆宗長慶四年,詩人元稹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燁賣於市井。」這裡的「模勒」也就是雕版印刷。[1]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公元971年成都刻印全部5048卷的《大藏經》,雕版13萬塊,花費12年。至今中國仍保存着大約700本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古籍。[2]

清代以來這一帶雕版藝人眾多,以陳開良、陳正春、陳禮環、陳開華、王義龍、劉文浩、陳興榮等為代表的「杭集揚幫」,寫工、刻工、印工、裝訂工齊全,世代相承。陳開良去世後,其子陳正春繼為 「揚幫」領頭人。1958年,陳正春受聘於揚州古舊書店,並參與建社。[3]

工藝

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製作原稿。然後將原稿反轉過來攤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後各種技術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繪上的、畫上的或寫上的原稿,大師級雕工負責精細部分的,到雕刻比較便宜的木頭或比較不重要部分時才交給比較沒有才能的工匠。木板然後刷上墨,在印刷機中加壓形成原稿的複製品。

在一些方法中,雕版印刷優於鑄造活字印刷:例如像漢語這樣的語言有很大的字符集的情況下,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時會更便宜一些。

這個工藝也具有更多的藝術繪畫的自由,例如圖畫和圖表的繪製。[4]

不過,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損壞了需要不斷更換,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雕版印刷也指的是書法的一種類型。

2009年9月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

優缺點

  • 優點:可一次將欲用字先行雕版,印刷後再裁割。
  • 缺點:如有一字筆劃不慎刻錯,則整塊板都不能用,須另外重刻一塊板子。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