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子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子清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本名;陈晋

字号;字子清,号俊实、白斋

出生地;苏州

出生时间;1895

去世时间;1946

陈子清(1895-1946)原名晋,字子清,以字行,号俊实、白斋,别署支迦罗。苏州人,住迎枫桥弄,民国书画家。[1]

个人生平

原名晋,字子清,以字行,号俊实、白斋,别署支迦罗。苏州人,住迎枫桥弄。祖父陈寿祺,字慎三,前清织造衙门供职,任文书工作,富收藏,擅书法,工录,名盛一时,其父敬业,字仲燕,曾为我国驻日本横滨领事文书,喜旧学,工翰团,所作蝇头小楷,精卓绝伦。 吴湖帆表兄,画山水澹泊秀雅,有王鉴王石谷笔意,书法米芾,治印亦工整,1924年随吴湖帆至沪,于蒿山路租屋合办书画事务所,吴湖帆静居楼上潜心艺事,陈子清则办理楼下事务。

子清出生一个书香门第家中,自小刻苦勤奋,曾以学业优秀毕业于草中学,与叶圣陶吴湖帆为同学。抗战前任职于苏州女子职业中学为语文教师,一年后调作任江苏省苏州图书馆为典藏主任。该馆曾于1937年2月举办"吴中文献展览会"以发扬乡邦文献,推进学术研究为目的。在布置十个展室的过程中,凡设计安排各巨幅绘画都由其包下,出力不少。在抗日战争爆发时,为遵馆长蒋吟秋之嘱,将馆藏善本图书,密装木箱,星夜运洞庭山包山寺。包山寺主持和尚闻达上人,明是非、通文理,是子清的诗词书画老友,方外交。经两人研究,决定把书藏在方丈密室内,并筑一坚固围墙以伙装,自己隐在寺内,观察形势,寸步不离。至于抗战胜利,把书重新运回苏州,一一检点,未少一册,可见他办事之认真,对工作之负责。 他博学多能,好学龄前不倦,精通小学、训诂,擅长书法、绘画。无师承得而力于家学。书法早年追宗南宫,后又专致于东坡体,笔法苍劲挺秀,端谨有致。又性喜游历,遇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必去观赏,而因所作山水,出笔超逸,浑厚高古,澹泊秀雅,有王羽王鉴笔意,但却化机在手。尤其自雁荡山归来,积稿较多,构图各异所以一改摹古旧风,落笔生动,颇有新意。在苏州、上海两次个人书画展览中,评价较高,声誉雀起。又能篆刻,有西泠八家意。曾为蒋吟秋王佩诤陈子彝等镌刻多枚。

1933年冬天,他与吴湖帆潘博山彭恭甫等发起组织"正社书画会",以中兴吴门画派。一时南北书画家如邓孝先王同愈叶恭绰吴瞿安冯超然张善仔张大千王秀迁蒋吟秋张紫东等都纷纷加入在内,影响极大。这期间,子清除图书馆工作外,又忙于画会组织工作和自己绘画、书法的创作。 抗战中,其曾一度时间在铸印室工作,后因故去上海姐姐处,从此在沪以卖字画为生,直至抗战胜利才返回苏州,继续任职于省立苏州图书馆。

陈子清书法早年追宗南宫,后又专致于东坡体,笔法苍劲挺秀,端谨有致。又性喜游历,遇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必去观赏,而因所作山水,出笔超逸,浑厚高古,澹泊秀雅,有王羽、王鉴笔意,但却化机在手。

1946年,子清因积劳成疾,病故于苏寓,享年51岁。

主要作品

有国画《深山古寺》、《雁荡春晓》、《海涌山色》、《古柏奇松》、《白斋书屋图卷》、《寒山雪桥》、《拟王羽笔意山水》、《拟王鉴笔法山水》及临苏东坡洞庭春色赋》书法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