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阿底峡(梵语:अतिश,Atiśa,孟加拉语:অতীশ,Ôtish,藏文:ཨ་ཏི་ཤ་,威利:a ti sha,982年-1054年),又译为阿提沙、阿帝夏,原名月藏,法号燃灯吉祥智(梵语:डोकंकर शरीजञान,Dīpaṃkara Śrījñāna,孟加拉语:দীপঙ্কর শ্রীজ্ঞান, Dipôngkor Srigên,藏文:ཇོ་བོ་རྗེ་དཔལ་ལྡན་ཨ་ཏི་ཤ་,威利:jo bo rjo dpal ldan a ti sha),生于东孟加拉超越城中,他重新建立了藏传佛教僧团开创噶当派,重申戒律,并重新阐明了佛教根本教义,是对西藏后弘期佛教贡献最大的印度高僧。
生平
公元982年,阿底峡出生于印度孟加拉南部王族,父亲名为善胜吉祥,母亲名为吉祥胜光。十一岁时,阿底峡前往中印度那烂陀寺亲近菩提贤论师,后跟随阿伐都帝,居住在金刚座,学习出离心及《中观论》。
十八岁时,至超戒寺,向北门守护者那洛巴学习密法。二十九岁,依大众部说出世部戒护上座处出家,学习戒律及因明。又至飞行寺法铠论师座前,听受《毘婆沙藏》。
三十一岁,至苏门答腊师从金洲法称,学习《现观庄严论》,以及寂天论师所著《学处集要》、《入菩萨行论》等经典。在岛上居住了十二年,在这期间,他还曾至爪哇岛,向一位乞食瑜伽士求取加持灌顶及密法教授。
四十四岁(1025年),返回印度超戒寺担任住持,成为印度相当知名的大学者。
五十八岁,受古格王朝智光王(意希沃)的请托,决心入藏传戒以及传授佛法。开创噶当派。其弟子众多,最著名者为库敦·宗哲雍仲、俄·勒贝喜饶、仲敦巴·甲哇迥乃三人,合称为“库、俄、仲”。
1054年八月十八日,在聂塘入涅盘。[1]阿底峡圆寂后,他的骨灰一直供奉在聂塘寺,寺里至今仍保留著一块他打坐时使用过的石板。1904年英国《每日邮报》随军记者艾德蒙.坎德勒 记载他对阿底峡墓的印象,说是他在西藏看到唯一干净简单的宗教建筑。[2]
1963年,应孟加拉佛教访华代表团的请求,周恩来同意将阿底峡的部份骨灰运返他的出生地。 1978年,这位尊者的骨灰被运回独立后的孟加拉国,并供奉在达玛拉吉卡寺(Dharmarajika),成为中孟交往历史的象征
思想及影响
阿底峡入藏之前,西藏的显宗与密宗之间关系紧张。他在《菩提道灯论》中将修行者分成下士(人天乘)、中士(小乘)、上士(大乘)三等,各有不同修行方法,但是皆是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修行基础,主张修行密宗之前,需要先以显宗为前导,并将发起菩提心作为一切修行的根源。他来到藏地前,很多僧人也使用黑巫术(因为之前是苯教徒),后来整顿戒律,建立噶当派要求所有僧侣都严守戒律,不可以修行密宗为借口做出违背戒律之事,噶当派以显宗的修习为主,但也不排斥密宗,它对修习次第的主张是先学显宗,后学密宗,强调密宗只能传授给经过考验的少数人。噶当派所传的密法,以属于四部怛特罗中的第三部即瑜伽部的《真实摄经》(东密金刚顶经)为主。在阿底峡时期四部怛特罗中的第四部即无上瑜伽部的一些内容,经印度传入西藏。无上瑜伽部除有一些狰狞、恐怖的色彩之外,还有一些双身,描写男女性关系的内容。因此,阿底峡在世时提倡遵循《真实摄经》(即金刚顶经)修密法。所以噶当派在西藏佛教中享有显密教“纯净”的声誉。公元 15世纪兴起的黄教(格鲁派),就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阿底峡的教授,以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为中心,以大悲心愿为本。
阿底峡本人受持大众部戒律,在入藏之后,因为西藏僧团原以寂护所传的说一切有部戒律为主,因此他在西藏并不担任授戒阿阇黎,以免影响西藏僧团原有传承。
著作
阿底峡尊者著有《菩提道灯论》、《菩提道灯难处释》。后宗喀巴以《菩提道灯论》为底本,写作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成为藏传佛教的根本论书之一。后被编入噶当六论之中。其中三士道的道次第修学次第深入藏传佛教各大派。民国时期,法尊法师将《菩提道灯论》翻为汉文,后经如石法师重校,将之流传于华人社会。
参考文献
- ↑ Tucci. Religions Of Tibet. Routledge. 2012-11-12: 22. ISBN 978-1-136-17945-7.(英文)
- ↑ Edmund Candler. Chapter XIII Lhasa and its vanished deity - Atisa's tomb. The Unveiling of Lhasa [《拉萨真面目》]. : 214–243.
《菩提道灯抉微》,释如石著,台北市,法鼓文化,1997[民86]。9578473230(平装)。
《中孟交往的历史与传说》,张宪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