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卡西乌分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阿卡西乌分裂指的是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在1054年的正式分裂。由于事件具体起因多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相关,故称阿卡西乌分裂。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社会、政治、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

简介

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其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再加上教义方面的分歧,终于在1054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又称色路拉里乌斯分裂。

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1],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2]

背景

罗马大公教会和东正教会的分裂,是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之后多个世纪以来摩擦的结果。彼此之间在文化和语言上的隔膜和政治上的对抗,使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分歧不仅仅限于宗教问题上。即使在诺曼人入侵、双方同在受外敌威胁的情况下,1054年东西方教会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调停会议,仍然演变成一场亘相控诉指责的大会,罗马教宗在此下诏革除了东正教会的教籍。

其实过往双方在宗教信仰的问题上鲜有共识。例如在反图像争辩(726-843年)之中,为了是否可以向图像敬拜,双方已闹得不和。在三位一体之神性的问题上,圣灵是由圣父“和子”而出(西方教会的观点),还是由圣父“透过子’’而出(东方教会的观点)等神学问题,成为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阜丢斯(Photius)时期(864年)的剧烈争论。至于最后的决裂,却是政治因素多过神学争议,特别是罗马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教宗宣称自己的地位凌驾于其它的宗主教之上,而君士坦丁堡则认为罗马与各宗主教是平等的。自第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迁都拜占庭(Byzantine,今土耳其伊斯坦堡),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后逐渐形成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蛮族推翻,由罗马主教出面讲和,安定人心。罗马主教长从此掌握政权,形成政教合一的庞大系统与组织。在六世纪到十一世纪的五百年间,东西方的文化差距越来越大,东方教会和罗马大公教会落落寡欢。两方教会各有许多特色,种族语言和政治文化均有不同。东方教会使用希腊语文,西方教会使用拉丁语文。而《尼西亚信经》版本、仪式、圣餐饼、教义,以及在教堂里使用图像的态度等不同,使争执却与日俱增,而且没有获得解决。

参考文献

  1. 世界宗教介绍——东正教,搜狐,2018-10-25
  2. 罗马帝国与君士坦丁堡,bilibili,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