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闽南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闽南人</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行 1: 行 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闽南人</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alicdn.com%2Fimgextra%2Fi3%2F1691589170%2FTB2h41wtCFjpuFjSspbXXXagVXa_%21%211691589170-0-beehive-scenes.jpg&refer=http%3A%2F%2Fimg.alicdn.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3853642&t=c25971aef6265f6edf7b9912d5393f30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7%BD%E5%8D%97%E4%BA%BA&step_word=&hs=0&pn=2&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799611543%2C247250262&os=2478827324%2C414590221&simid=2799611543%2C247250262&adpicid=0&lpn=0&ln=1623&fr=&fmq=1671261667864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img.alicdn.com%2Fimgextra%2Fi3%2F1691589170%2FTB2h41wtCFjpuFjSspbXXXagVXa_!!1691589170-0-beehive-scenes.jpg%26refer%3Dhttp%3A%2F%2Fimg.alicdn.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3853642%26t%3Dc25971aef6265f6edf7b9912d5393f3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p4wss_z%26e3Bv54AzdH3F4stfpAzdH3F1j_vxU3izQINraL_MwflPrdT2_z%26e3Bip4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NCw2LDE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闽南人</big> '''
+
| align= light|
 
 
|-
 
  
|[[File:|缩略图|居 |[ 原图链接]]]
+
文名称;闽南人
  
|-
+
外文名称;Minnan people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性质;汉族的一个民系
  
|-
+
主要分布;福建漳州、泉州、厦门、龙岩、三明、台湾
  
| align= light|
+
性格特点;性格刚强、精明、重乡情
  
 +
母语;闽南话
 
|}
 
|}
  
'''闽南人'''(英文名:Minnan people),亦称闽南民系,以闽南语为母语为特征,主要分布在福建省东南部的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的大田县、尤溪县、福建中部莆田市、仙游县等台湾、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
+
'''闽南人'''(英文名:Minnan people),亦称闽南民系,以闽南语为母语为[[ 特征]]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东南部的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的大田县、尤溪县、福建中部莆田市、仙游县等台湾、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
  
 闽南人移居台湾开始于元代,但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台湾岛,闽南语是台湾地区的主要交际工具。
+
 闽南人移居台湾开始于元代,但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 台湾]] 。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台湾岛,闽南语是台湾地区的主要交际工具。
  
 闽南民系城市文化中心:泉州市、台北市、潮州市、漳州市,经济中心:泉州市、厦门市、台北市、汕头市, 最大城市:台北市。<ref>[ ], , --</ref>
+
 闽南民系城市文化中心:泉州市、台北市、潮州市、漳州市,经济中心:泉州市、[[ 厦门市]] 、台北市、汕头市, 最大城市:台北市。<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48374/answer/604507757 在你眼中,闽南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 知乎 , 2020年5月25日</ref>
  
 
 闽南人包括如下:
 
 闽南人包括如下:
行 31: 行 37: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部分与漳平市部分的居民:两地也通行闽南语,偏向闽南语漳州腔。大部分人口构成由唐代开辟漳州的陈元光将军所率领的府兵的后裔组成,和漳州部分同源同宗。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部分与漳平市部分的居民:两地也通行闽南语,偏向闽南语漳州腔。大部分人口构成由唐代开辟漳州的陈元光将军所率领的府兵的后裔组成,和漳州部分同源同宗。
  
 台湾闽南人:大多明朝清朝时的祖籍在闽中南(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在台湾日据时期前即居台湾,使用闽南语台湾话,台湾四大族群之一。
+
 台湾闽南人:大多明朝清朝时的祖籍在闽中南(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在台湾日据时期前即居[[ 台湾]] ,使用闽南语台湾话,台湾四大族群之一。
  
 
==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
行 39: 行 45:
 
==民系语言==
 
==民系语言==
  
 闽南语是闽南人的母语,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南宋以来,随着闽籍先祖的几次大规模对外迁徙,逐渐分布于台湾、浙江、广东、海南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到了近代闽南语早已跨省跨国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国国内,成片的较大的通行区域,就包括传统上的福建闽南地区泉州、漳州大部分、厦门、龙岩市新罗区部分、漳平市部分地区、尤溪县小部分地方和大田县部分等地,以及台湾岛大部分。 还有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闽南方言岛。包含被闽南化的人。
+
 闽南语是闽南人的母语,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南宋以来,随着闽籍先祖的几次大规模对外迁徙,逐渐分布于台湾、浙江、广东、海南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到了近代闽南语早已跨省跨国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国国内,成片的较大的通行区域,就包括传统上的福建闽南地区泉州、漳州大部分、厦门、龙岩市新罗区部分、漳平市部分地区、尤溪县小部分地方和大田县部分等地,以及台湾岛大部分。 还有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 江苏]] 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闽南方言岛。包含被闽南化的人。
  
 
==闽南语歌曲代表作==
 
==闽南语歌曲代表作==
  
 同名单曲《[[闽南人]]》,是由全栖艺人云卉潜心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这首歌作为新时代闽南语励志歌曲代表作,在很多地方都优胜于传统,在创作上融合了Funk Rock(朋克摇滚)和Smooth Jazz(丝滑爵士)的节奏韵律,较为轻快跳跃,充满律动感。而相对于传统闽南语歌曲,《[[闽南人]]》唱作者地道的闽南人身份让整首歌听起来不显得那么“台腔”,不管是填词、作曲、还是演唱,均根植闽南文化的角度,不同于那些基于台湾文化的歌曲,是真正意义上的闽南语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型曲风,是闽南语歌曲和西方电声乐器的有效结合,并同当代流行音乐充分互动后的音乐产物,更具感染力,为今后闽南语歌多元化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借鉴形式。
+
 同名单曲《[[闽南人]]》,是由全栖艺人云卉潜心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这首歌作为新时代闽南语励志歌曲代表作,在很多地方都优胜于传统,在创作上融合了Funk Rock(朋克摇滚)和Smooth Jazz(丝滑爵士)的节奏韵律,较为轻快跳跃,充满律动感。而相对于传统闽南语歌曲,《[[闽南人]]》唱作者地道的闽南人身份让整首歌听起来不显得那么“台腔”,不管是填词、作曲、还是演唱,均根植闽南文化的角度,不同于那些基于台湾文化的歌曲,是真正意义上的闽南语歌。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型曲风,是闽南语歌曲和西方电声乐器的有效结合,并同当代流行音乐充分互动后的[[ 音乐]] 产物,更具感染力,为今后闽南语歌多元化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借鉴形式。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行 55: 行 61:
 
 比如被奉为“开漳圣王”的陈元光。陈元光其人其事不见于新旧《[[唐书]]》,其事迹始末之详初载于明代中叶《[[八闽通志]]》,此后时间愈晚记载愈详。
 
 比如被奉为“开漳圣王”的陈元光。陈元光其人其事不见于新旧《[[唐书]]》,其事迹始末之详初载于明代中叶《[[八闽通志]]》,此后时间愈晚记载愈详。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等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 --- 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福建沿海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福建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等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 --- 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 荷兰人]] 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福建沿海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福建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从三个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从泉州港 渡台,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渡台,福州人从马尾渡台,还有大量人从福建沿海直接到台湾,有登记的人数只占福建人渡台总人数的很小比例,这在漳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的自渡台湾的情况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过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优势。雍乾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 ,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逐渐增多,先后来台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口音逐渐融合成一种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间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话和台湾话不可以互通。 台湾的闽南语特色是多种不同闽南地方口音融合,总而言之,台湾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从三个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从泉州港 渡台,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渡台,福州人从马尾渡台,还有大量人从福建沿海直接到台湾,有登记的人数只占福建人渡台总人数的很小比例,这在漳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的自渡台湾的情况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过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优势。雍乾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 ,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 语言]] 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逐渐增多,先后来台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口音逐渐融合成一种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间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话和台湾话不可以互通。 台湾的闽南语特色是多种不同闽南地方口音融合,总而言之,台湾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语是在中国南北朝时到清朝前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地区;战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在经过共产党人和正义人士的艰苦努力, 国民党政府战败,带着几十万军队和人民从大陆“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由于古代越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有极密切之关系 。侗台语系和闽南话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语,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语、缅甸禅邦语,所以东南亚人有学习闽南语的优势。更由于闽南人的迁徙传统,闽南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闽南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从元朝开始,泉州成为为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西亚、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的语词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闽南语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刹)、chi- 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铁板手)、ba?k-thâu(商标)、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出租车,台湾地区现多以闽南语发音称“出租车”)、pa-sū(bus,巴士车,台湾地区对于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车”的趋势)、má-tih(死亡)、gō?-kha-kī(骑楼过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由于日本语是在中国南北朝时到清朝前期从中国带到日本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中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地区;战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在经过共产党人和正义人士的艰苦努力, 国民党政府战败,带着几十万军队和人民从大陆“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 运动]] ,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由于古代越南、福建、广东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汉族迁徙南下后使用的古汉语受到了很多越语的影响,古代越南从中国的西汉到唐朝是中国的领土,即使从中国分离出去后,还是和中国南方保持密切关系,越南还是中国的五代到清朝藩属国,古代越南使用古汉语和古越语的融合的古越语时间有1000多年。近代现代之研究已也显示侗台语系(TAI-KADAI)亦与原始汉藏语系以及上古汉语有极密切之关系 。侗台语系和闽南话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语,侗台语系包括了中国境内的侗族、壮族、傣族,与及东南亚的泰国语、缅甸禅邦语,所以东南亚人有学习闽南语的优势。更由于闽南人的迁徙传统,闽南人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的交流极为密切。相应的,闽南语中自然有相当多的东南亚借词。从元朝开始,泉州成为为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 泉州]] ,从此闽南一带和中东、西亚、东南亚的来往更加频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华侨把外乡的语言带到闽南,时间久了,有的外来语的语词进入闽南语,成为闽南语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闽南语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刹)、chi- 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铁板手)、ba?k-thâu(商标)、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出租车,台湾地区现多以闽南语发音称“出租车”)、pa-sū(bus,巴士车,台湾地区对于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车”的趋势)、má-tih(死亡)、gō?-kha-kī(骑楼过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闽南话
 
 闽南话
行 75: 行 81: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部分、漳平市部分。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部分、漳平市部分。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部分。
+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 部分]]
  
 
 雷州话区:广东雷州半岛(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等)
 
 雷州话区:广东雷州半岛(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等)
行 81: 行 87:
 
 海南话区:海南岛东北沿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一带。
 
 海南话区:海南岛东北沿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一带。
  
 潮汕话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
+
 潮汕话区:潮州市、[[ 汕头市]] 、揭阳市、汕尾市。
  
 
 莆仙话区:莆田市、仙游县、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莆仙话区:莆田市、仙游县、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行 87: 行 93:
 
==分布==
 
==分布==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 郑成功]] 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除了台湾省以外,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包括狭义闽南人和 浙南温州平阳、苍南等地的一些居民:不少当地居民是在明清时由闽南迁入浙江,使用的语言是受吴语温州话影响的浙南闽语。也包含被闽南化的客家人等地的人与台湾古闽越族后裔原住民平埔族,被闽南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南靖、诏安、平和、云霄等县西部。还有数量庞大的被闽南化的马来人: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开始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中南部。巴巴娘惹也包刮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一般上巴巴娘惹都是指古代中国移民后裔。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巴巴),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巴巴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著身份(Bumiputra),巴巴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巴巴娘惹是马来独特的文化,专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的后裔。据说最早是由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人和当地的马来女子结合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巴巴娘惹文化---传统华人文化
+
 包括狭义闽南人和 浙南温州平阳、苍南等地的一些居民:不少当地居民是在明清时由闽南迁入浙江,使用的语言是受吴语温州话影响的浙南闽语。也包含被闽南化的客家人等地的人与台湾古闽越族后裔原住民平埔族,被闽南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南靖、诏安、平和、云霄等县西部。还有数量庞大的被闽南化的马来人: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 世纪]] 初期开始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中南部。巴巴娘惹也包刮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一般上巴巴娘惹都是指古代中国移民后裔。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巴巴),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巴巴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著身份(Bumiputra),巴巴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巴巴娘惹是马来独特的文化,专指中国人和马来人的后裔。据说最早是由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人和当地的马来女子结合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巴巴娘惹文化---传统华人文化
  
 这些巴巴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巴巴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
 这些巴巴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小部分是[[ 广东]] 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巴巴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海外==
 
==海外==
行 103: 行 109:
 
 根据闽南人所处的省份,又分为福建闽南民系,福建闽南民系主要集中于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以及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根据闽南人所处的省份,又分为福建闽南民系,福建闽南民系主要集中于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以及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广东闽南民系,广西闽南民系,东南亚闽南民系(内以国家再分),台湾闽南民系,海外闽南民系(内以国家再分)等。福建地区2千万,新加坡、东南亚、欧美以及全世界海外4千万(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浙南五省闽系华侨总和),台湾1千多万,还有其余地区,总共超过1亿。
+
 广东闽南民系,广西闽南民系,[[ 东南亚]] 闽南民系(内以国家再分),台湾闽南民系,海外闽南民系(内以国家再分)等。福建地区2千万,新加坡、东南亚、欧美以及全世界海外4千万(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浙南五省闽系华侨总和),台湾1千多万,还有其余地区,总共超过1亿。
  
 
==福建闽南人==
 
==福建闽南人==
  
 福建南部的居民:包含中国统治的泉州、漳州、厦门,及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与漳平市、福建中部的莆田、仙游的居民:该地莆仙话本属闽南语系,只因地近福州,受到福州话较多影响,莆仙话与其他地方的闽南话仍有许多相通的词汇,而且莆田是许多福建移民的原乡,莆田湄洲岛也是闽、台著名海神妈祖的故乡。
+
 福建南部的居民:包含中国统治的泉州、漳州、厦门,及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与漳平市、福建中部的莆田、仙游的居民:该地莆仙话本属闽南语系,只因地近福州,受到福州话较多影响,莆仙话与其他地方的闽南话仍有许多相通的词汇,而且莆田是许多福建移民的原乡,莆田湄洲岛也是闽、台著名海神妈祖的[[ 故乡]]
  
 因为闽南人与福州人同处于福建省,闽东闽南两地亦有人口往来,福州人即闽东人亦有部份闽南民系的成份,但进入福州的闽南人则被人数较多的福州人同化,闽东民系与闽南民系的关系仍然非常亲密,古代没有民系之说,而南移政权的人口多在淅江以及福建,福州为福建政治中心,闽东一带的闽民系受南迁吴越民系影响,影响到语言有些不同,但闽东闽南关系,姓氏,来源仍然非常亲密。
+
 因为闽南人与福州人同处于福建省,闽东闽南两地亦有人口往来,福州人即闽东人亦有部份闽南民系的成份,但进入福州的闽南人则被人数较多的福州人同化,闽东民系与闽南民系的关系仍然非常亲密,古代没有民系之说,而南移政权的人口多在淅江以及福建,福州为福建政治中心,闽东一带的闽民系受南迁吴越民系[[ 影响]] ,影响到语言有些不同,但闽东闽南关系,姓氏,来源仍然非常亲密。
  
 
==台湾闽南人==
 
==台湾闽南人==
行 115: 行 121:
 
 台湾闽南人是台湾最大的族群,泛指以台语(台湾特色的闽南语)作为母语的人,其四分之三为中国福建的漳州与泉州移民后裔,少数为广东潮汕移民之后。一般认知为汉族闽南民系之分支,台湾潮州人因使用闽南语,族群认同由潮州民系转为闽南民系。
 
 台湾闽南人是台湾最大的族群,泛指以台语(台湾特色的闽南语)作为母语的人,其四分之三为中国福建的漳州与泉州移民后裔,少数为广东潮汕移民之后。一般认知为汉族闽南民系之分支,台湾潮州人因使用闽南语,族群认同由潮州民系转为闽南民系。
  
 明朝中期实施海禁,但广州仍能作有限度的通商,使在宋元明初的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的经营贸易的闽南人南下广州以及广东沿海,明朝福建闽南地区移民广州、粤西沿海以及潮汕,但亦被附近主要为广府地区的广府话又称广州话(即标准粤语)同化,在广东粤西粤东沿海亦有大量福建闽南移民,不少和当地人通婚,影响了当地的民系。明清时期,闽南人口大量南下广东,特别是莆田,使福州人南下莆田,至今莆田话变成闽南福州话夹杂的方言。此外,梅州亦有由莆田南下的闽南人,如曾宪梓。
+
 明朝中期实施海禁,但广州仍能作有限度的通商,使在宋元明初的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的经营贸易的闽南人南下广州以及广东沿海,明朝福建闽南地区移民广州、粤西沿海以及潮汕,但亦被附近主要为广府地区的广府话又称广州话(即标准粤语)同化,在广东粤西粤东沿海亦有大量福建闽南[[ 移民]] ,不少和当地人通婚,影响了当地的民系。明清时期,闽南人口大量南下广东,特别是莆田,使福州人南下莆田,至今莆田话变成闽南福州话夹杂的方言。此外,梅州亦有由莆田南下的闽南人,如曾宪梓。
  
 
==海南闽南人==
 
==海南闽南人==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以及闽南沿海的天灾、人口过剩,几十万的闽南莆田、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现海南汉族绝大部分人均为闽南后裔,操闽南方言海南话。
+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以及闽南沿海的天灾、人口过剩,几十万的闽南莆田、泉州、[[ 漳州]] 、广东潮州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现海南汉族绝大部分人均为闽南后裔,操闽南方言海南话。
  
 
==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
行 127: 行 133: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 端午节]] 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行 133: 行 139:
 
==服饰习俗==
 
==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 特点]] 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建筑习俗==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 师傅]] ,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 新娘]] 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孙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孙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 内容]] 。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 吉利]]
  
 
==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
行 157: 行 163:
 
==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闽南民系的传统建筑。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
 闽南民居是闽南民系的传统建筑。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 影响]] ,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闽南商帮==
 
==闽南商帮==
  
 作为中国五大新商帮之一,闽南商帮的起步主要是在厦门、泉州、漳州等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闽南人特有的“拼”劲不仅造就了闽南地区几十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而且这些闽南的企业和企业家也在地域上不断扩张——在福建的周边省份、华东地区,以及其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闽南商帮在外来投资经商者中占着主导者的地位。在北京,在上海,以及许多边陲小镇,闽南商帮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让世人刮目相看。
+
 作为中国五大新商帮之一,闽南商帮的起步主要是在厦门、泉州、漳州等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闽南人特有的“拼”劲不仅造就了闽南地区几十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而且这些闽南的企业和企业家也在地域上不断扩张——在福建的周边省份、华东地区,以及其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闽南商帮在外来投资经商者中占着主导者的[[ 地位]] 。在北京,在上海,以及许多边陲小镇,闽南商帮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让世人刮目相看。
  
 “在北京,凡是大盘的房地产,大多数是闽南人在操作。”庄永章介绍说,曾文仲是沿海绿色家园集团董事局主席,近几年来,该集团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和实力背景,在内地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品楼盘,现已具备每年上百万平方米的地产开发能力。北京丰润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陈水波兄弟,不仅在北京进行房地产开发行业,而且还介入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等行业。北京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英将“英才国际村”住宅项目选定在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富人区和北京房地产市场上消费、投资的热点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
 “在北京,凡是大盘的房地产,大多数是闽南人在操作。”庄永章介绍说,曾文仲是沿海绿色家园集团董事局主席,近几年来,该集团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和实力背景,在内地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品楼盘,现已具备每年上百万平方米的地产开发能力。北京丰润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陈水波兄弟,不仅在北京进行房地产开发行业,而且还介入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等行业。北京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英将“英才国际村”住宅项目选定在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富人区和北京房地产市场上消费、投资的热点[[ 地区]]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上海,闽南商帮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获得快速发展,在造船、房产、食品、建材、钢材、木材、医疗等行业涌现许多让人刮目相看的风云人物,成为一支了不起的生力军。比如,提起水暖、大理石材和卫浴设施,业内人士都会想起南安商人,在上海各大建材市场,由南安人曾水獭创办的金永裕建材有限公司的相关产品,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
+
 在上海,闽南商帮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获得快速发展,在造船、房产、食品、建材、钢材、木材、医疗等行业涌现许多让人刮目相看的风云人物,成为一支了不起的生力军。比如,提起水暖、大理石材和卫浴设施,业内人士都会想起南安商人,在上海各大建材市场,由南安人曾水獭创办的金永裕建材有限公司的相关[[ 产品]] ,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
  
 在天津,苏国川创办了华北建材陶瓷批发市场,阮志雄所在的金雄集团则成为天津印刷行业的排头兵。在东北黑土地上,尽管与闽南远隔千山万水,然而,辽、吉、黑三省却处处出现闽南商人创业致富的身影;在华北地区,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内蒙古,也有不少闽南的有识之士抓住了南北经济互补性这一有利商机,毅然前往从商。在新疆,庄永顺任董事长的恒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几乎承接了当地主要重大项目的消防工程;在四川,陈扬水的成都清华紫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进入西部城市高科技领域的企业之一。
+
 在天津,苏国川创办了华北建材陶瓷批发市场,阮志雄所在的金雄集团则成为天津印刷行业的排头兵。在东北黑[[ 土地]] 上,尽管与闽南远隔千山万水,然而,辽、吉、黑三省却处处出现闽南商人创业致富的身影;在华北地区,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内蒙古,也有不少闽南的有识之士抓住了南北经济互补性这一有利商机,毅然前往从商。在新疆,庄永顺任董事长的恒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几乎承接了当地主要重大项目的消防工程;在四川,陈扬水的成都清华紫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进入西部城市高科技领域的[[ 企业]] 之一。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
<center>
 +
{{#iDisplay:e0556q2ag9v|480|270|qq}}
 +
<center>闽南人街头采访(高清)</center>
 +
</center>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 ]]
 

於 2022年12月17日 (六) 15:28 的最新修訂

閩南人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閩南人

外文名稱;Minnan people

性質;漢族的一個民系

主要分布;福建漳州、泉州、廈門、龍巖、三明、台灣

性格特點;性格剛強、精明、重鄉情

母語;閩南話

閩南人(英文名:Minnan people),亦稱閩南民系,以閩南語為母語為特徵,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東南部的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龍巖市、三明市的大田縣、尤溪縣、福建中部莆田市、仙遊縣等台灣、海南島的大部分地區。

閩南人移居台灣開始於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台灣島,閩南語是台灣地區的主要交際工具。

閩南民系城市文化中心:泉州市、台北市、潮州市、漳州市,經濟中心:泉州市、廈門市、台北市、汕頭市, 最大城市:台北市。[1]

閩南人包括如下:

福建南部的居民:包含福建省管轄的泉州、漳州大部分、廈門這三個地級市,以及台北代為治理的金門縣)等地。

福建龍巖市新羅區部分與漳平市部分的居民:兩地也通行閩南語,偏向閩南語漳州腔。大部分人口構成由唐代開闢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所率領的府兵的後裔組成,和漳州部分同源同宗。

台灣閩南人:大多明朝清朝時的祖籍在閩中南(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在台灣日據時期前即居台灣,使用閩南語台灣話,台灣四大族群之一。

性格特點

閩南民系居民早期居住的福建,地狹人稠,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很大,所以他們不斷地出外謀生和並往外遷移,培養了較強的商品意識,他們有極強的適應能力、競爭力和內部凝聚力,善於適應環境、拼搏創業、精誠團結,他們性格剛強、精明、重鄉情。

民系語言

閩南語是閩南人的母語,主要分布在福建閩南地區,南宋以來,隨着閩籍先祖的幾次大規模對外遷徙,逐漸分布於台灣、浙江、廣東、海南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到了近代閩南語早已跨省跨國使用範圍遠遠超過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國國內,成片的較大的通行區域,就包括傳統上的福建閩南地區泉州、漳州大部分、廈門、龍巖市新羅區部分、漳平市部分地區、尤溪縣小部分地方和大田縣部分等地,以及台灣島大部分。 還有江西、浙江、廣東、廣西、四川、江蘇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閩南方言島。包含被閩南化的人。

閩南語歌曲代表作

同名單曲《閩南人》,是由全棲藝人云卉潛心作詞作曲並演唱的。這首歌作為新時代閩南語勵志歌曲代表作,在很多地方都優勝於傳統,在創作上融合了Funk Rock(朋克搖滾)和Smooth Jazz(絲滑爵士)的節奏韻律,較為輕快跳躍,充滿律動感。而相對於傳統閩南語歌曲,《閩南人》唱作者地道的閩南人身份讓整首歌聽起來不顯得那麼「台腔」,不管是填詞、作曲、還是演唱,均根植閩南文化的角度,不同於那些基於台灣文化的歌曲,是真正意義上的閩南語歌。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新型曲風,是閩南語歌曲和西方電聲樂器的有效結合,並同當代流行音樂充分互動後的音樂產物,更具感染力,為今後閩南語歌多元化創作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良好的借鑑形式。

發展歷史

閩台地區的族譜普遍聲稱其先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但自宋代著名學者鄭樵、方大琮始,學者多有質疑、考辨。固始傳說的成因除了受帝王故里的政經特權、中原正統觀念影響外,還與地緣關係建構、聖賢崇拜心理等因素密切相關。

已有學者駁斥「四姓入閩」或「八姓入閩」之說,《開元錄》說:「閩州,越地,即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種,有五姓,謂林黃等是其裔。」《開元錄》屬於開元年間的政事匯編資料。至遲在漢末三國,閩地土著中已有張、詹、何、洪、吳、華、鄒、隨、黃、翁、唐、徐、鄭、林等姓,南朝時期又有陳、蔣姓,唐、黃、吳、林等可能來自土著音譯人名的首字。閩地華夏化進程緩慢,閩地人群大規模編戶入籍要到唐朝中後期。

這樣的地方社會都對應着一個「漢人」認同如何建立的問題。人們紛紛重構祖先的「歷史」,並展開一系列文化實踐(如祖先祭祀、神明崇拜等)。以「南來-征蠻」的「英雄祖先」為敘事核心的族源傳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被創造出來並廣為流傳的,

比如被奉為「開漳聖王」的陳元光。陳元光其人其事不見於新舊《唐書》,其事跡始末之詳初載於明代中葉《八閩通志》,此後時間愈晚記載愈詳。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等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占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福建沿海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占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福建南安,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台灣的閩南語,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征台,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只能從三個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從泉州港 渡台,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渡台,福州人從馬尾渡台,還有大量人從福建沿海直接到台灣,有登記的人數只占福建人渡台總人數的很小比例,這在漳州莆田泉州廈門等地的自渡台灣的情況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過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為優勢。雍乾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 ,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逐漸增多,先後來台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口音逐漸融合成一種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間將其稱之為「漳泉濫」(漳泉混合的意思),莆田話和台灣話不可以互通。 台灣的閩南語特色是多種不同閩南地方口音融合,總而言之,台灣北部偏泉州腔,南部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台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由於日本語是在中國南北朝時到清朝前期從中國帶到日本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政府收復台灣地區;戰後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在經過共產黨人和正義人士的艱苦努力, 國民黨政府戰敗,帶着幾十萬軍隊和人民從大陸「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 由於古代越南、福建、廣東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漢族遷徙南下後使用的古漢語受到了很多越語的影響,古代越南從中國的西漢到唐朝是中國的領土,即使從中國分離出去後,還是和中國南方保持密切關係,越南還是中國的五代到清朝藩屬國,古代越南使用古漢語和古越語的融合的古越語時間有1000多年。近代現代之研究已也顯示侗台語系(TAI-KADAI)亦與原始漢藏語系以及上古漢語有極密切之關係 。侗台語系和閩南話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語,侗台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禪邦語,所以東南亞人有學習閩南語的優勢。更由於閩南人的遷徙傳統,閩南人與海外,特別是與東南亞的交流極為密切。相應的,閩南語中自然有相當多的東南亞借詞。從元朝開始,泉州成為為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西亞、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分。例如sat-bûn(soap,雪文,閩南語本身叫作「茶箍」)、pa-sat(巴剎)、chi- ku-la?t(巧克力)、chu-lu?t(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鐵板手)、ba?k-thâu(商標)、àu-sài(out side)(出界)、te?k-sî(出租車,台灣地區現多以閩南語發音稱「出租車」)、pa-sū(bus,巴士車,台灣地區對於日常代步的公用巴士有念「公共汽車」的趨勢)、má-tih(死亡)、gō?-kha-kī(騎樓過廊)、ka-po?k/ka-pò?-mî(木棉)、ko-pi(咖啡)。

閩南話

閩北、閩中和閩南分三種方言語系,在閩南人從明朝後期至清朝移民時台灣後,把閩南話帶到台灣。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幾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大部分。

龍巖話區:龍巖市新羅區部分、漳平市部分。

大田話區:大田縣部分、尤溪縣的小部分

雷州話區:廣東雷州半島(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等)

海南話區:海南島東北沿海、東南沿海、西南沿海一帶。

潮汕話區: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

莆仙話區:莆田市、仙遊縣、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區

分布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着類似于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大規模遷移是在1 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包括狹義閩南人和 浙南溫州平陽、蒼南等地的一些居民:不少當地居民是在明清時由閩南遷入浙江,使用的語言是受吳語溫州話影響的浙南閩語。也包含被閩南化的客家人等地的人與台灣古閩越族後裔原住民平埔族,被閩南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南靖、詔安、平和、雲霄等縣西部。還有數量龐大的被閩南化的馬來人: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開始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中南部。巴巴娘惹也包刮少數在唐宋時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一般上巴巴娘惹都是指古代中國移民後裔。這些唐宋明後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男性稱為峇峇(巴巴),女性稱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巴巴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巴巴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巴巴娘惹是馬來獨特的文化,專指中國人和馬來人的後裔。據說最早是由鄭和下西洋時的中國人和當地的馬來女子結合產生的一個特殊的族群。巴巴娘惹文化---傳統華人文化

這些巴巴人,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以前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巴巴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對於華人的一些傳統節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視,過春節,作為子孫或年幼的一輩,得跪着磕頭、敬茶及祝安。逢春節、清明、農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講究,要擺三牲及飯菜等,要擺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餚上供。

海外

海外華人大約有3000萬,主要以東南亞為大宗,美加也有些,其餘則零星分布數量不多,美加是傳統的粵語人口移民之地,但就東南亞來說即使以漳州泉州兩府移民人口數來說也遠較廣府人多,很多人常常以為廣府人多,實乃假象,不否認粵語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但助媒體的影響力)。粵語拜的香港所賜,而閩南語則靠廣泛分布,印尼語(馬來語)中至少有511個漢語借詞,其中閩南方言借詞456個,占89.5%。

民系分支

根據閩南人所處的省份,又分為福建閩南民系,福建閩南民系主要集中於廈門、泉州、漳州、龍巖以及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分,

廣東閩南民系,廣西閩南民系,東南亞閩南民系(內以國家再分),台灣閩南民系,海外閩南民系(內以國家再分)等。福建地區2千萬,新加坡、東南亞、歐美以及全世界海外4千萬(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以及浙南五省閩系華僑總和),台灣1千多萬,還有其餘地區,總共超過1億。

福建閩南人

福建南部的居民:包含中國統治的泉州、漳州、廈門,及福建龍巖市新羅區與漳平市、福建中部的莆田、仙遊的居民:該地莆仙話本屬閩南語系,只因地近福州,受到福州話較多影響,莆仙話與其他地方的閩南話仍有許多相通的詞彙,而且莆田是許多福建移民的原鄉,莆田湄洲島也是閩、台著名海神媽祖的故鄉

因為閩南人與福州人同處於福建省,閩東閩南兩地亦有人口往來,福州人即閩東人亦有部份閩南民系的成份,但進入福州的閩南人則被人數較多的福州人同化,閩東民系與閩南民系的關係仍然非常親密,古代沒有民系之說,而南移政權的人口多在淅江以及福建,福州為福建政治中心,閩東一帶的閩民系受南遷吳越民系影響,影響到語言有些不同,但閩東閩南關係,姓氏,來源仍然非常親密。

台灣閩南人

台灣閩南人是台灣最大的族群,泛指以台語(台灣特色的閩南語)作為母語的人,其四分之三為中國福建的漳州與泉州移民後裔,少數為廣東潮汕移民之後。一般認知為漢族閩南民系之分支,台灣潮州人因使用閩南語,族群認同由潮州民系轉為閩南民系。

明朝中期實施海禁,但廣州仍能作有限度的通商,使在宋元明初的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的經營貿易的閩南人南下廣州以及廣東沿海,明朝福建閩南地區移民廣州、粵西沿海以及潮汕,但亦被附近主要為廣府地區的廣府話又稱廣州話(即標準粵語)同化,在廣東粵西粵東沿海亦有大量福建閩南移民,不少和當地人通婚,影響了當地的民系。明清時期,閩南人口大量南下廣東,特別是莆田,使福州人南下莆田,至今莆田話變成閩南福州話夾雜的方言。此外,梅州亦有由莆田南下的閩南人,如曾憲梓。

海南閩南人

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以及閩南沿海的天災、人口過剩,幾十萬的閩南莆田、泉州、漳州、廣東潮州人移民到現在的海南島,現海南漢族絕大部分人均為閩南後裔,操閩南方言海南話。

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區的人共同創造的(主要是閩南人),並一代代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區性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支系,其分布範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後被譽稱的「廈、漳、泉金三角」,即現轄的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區、市、縣(泉州原轄金門縣待統一)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物質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閩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飲用。廈門人稱茶葉為「茶米」,與米相提並論,稱飲茶為吃茶,與吃飯擺在同等地位,是以說明茶和米在人們生活中同樣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閩南的茶俗以飲功夫茶為首,由於所費的時間,功夫多於喝茶,故稱「功夫茶」,飲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飲功夫茶,濃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閩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種。俗話說「無酒不成宴」,逢年過節飲酒慶賀,如春節的迎春酒,端午節的雄黃酒,中秋節的的賞月酒等。

閩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為主食,早晚吃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方言稱稀飯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兩種,稠的粥稱「烤頭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稱「安糜仔」。至於年節的食俗,則根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節,除夕的圍爐吃年夜飯置辦各種雞鴨魚肉菜餚外,習慣要一道火鍋。舊時的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徵全家圍爐團圓。

服飾習俗

隨着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的服飾也跟着發生了變化。其中,閩南服飾中獨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飾,其最大特點是「衣短露臍,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惠安女傳統服飾的牲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

建築習俗

建築與百姓安居緊密相連,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風俗。如建房前擇定方向,選擇黃道吉日動土及上樑祭、落成祭等禮俗,如動土前要選黃道吉日,並設案擺豬頭三牲供品,焚香燃燭,燃放爆竹,拜神靈祭土地,俗稱動土祭或奠基祭。儀式後,用豐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師傅,此外,還有木門檻上釘竹板、擇地鑿井覓甘泉等習俗。

結婚習俗

閩南的婚姻禮俗,自古以來遵循漢族傳統的周禮「六禮」的基本程序進行,即納采(即求婚)、問名(即女姓氏)、納吉(定婚喪嫁娶)、納徵(婚成送禮物)、請期(通知婚期)、親迎(迎娶)。其中,特別注重「迎娶」這一道習俗。新娘一般在婚後第四日回娘家省親,稱「做客」、「歸字」。「做客」必須當日返回婆家,到家時又必須是天黑,俗話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這樣做就會生男孩。

壽誕禮俗

舊時由於生活和衛生環境等因素,人們能活到50歲就被認為是長壽了。所以閩南民俗從50周歲開始逢十做壽(有些地方從60周歲才開始做壽),也有提前一年或推遲一年做壽的(即逢9或11做壽的)。一般在壽堂上懸燈張彩,正中貼一金字「壽」字或壽星圖,兩旁掛壽聯,壽星着新衣或壽衣正坐高堂,接受兒孫的拜祝。壽宴是做壽的重要內容。一般在壽慶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賓客,在菜餚中必有一道「豬腳線面」的菜,這是取豬腳意強壯,線面壽長的吉利。

民間禁忌

禁忌是民間關於社會行為、信仰活動的某種約束限制觀念和做法,是一種傳統的風俗。閩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關於飲食、衣着、起居、交往、語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因為舊時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討。亦不可將筷子插在飯碗的米飯中,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俗有關。忌用掃帚打人,否則被打者會倒霉,因為人們把掃帚認為是有靈性之物。忌在庭院內種植香蕉樹和榕樹,傳說因香蕉無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樹被視為神樹(因它樹齡最長),種在家庭小院是對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飲食文化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及周邊地區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後,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州、廈門、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蠣煎、花卷、肉粽。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閩南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閩南民居

閩南民居是閩南民系的傳統建築。但就從民居而言,這種海外宗教及裝飾的影響,更多局限於寺廟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們認為閩南民居雖有多樣性文化的影響,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別是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地理環境和氣候的特點及血統等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跡表露無遺,這從一些紋樣、一些隱喻符號以及一些建築樣式上得以證明。當然,其他民族文化影響的建築也同樣存在,諸如土樓、圓樓、吊腳樓、手巾寮等。但這不影響閩南民居特別是磚石牆的類型化的形式。

閩南商幫

作為中國五大新商幫之一,閩南商幫的起步主要是在廈門、泉州、漳州等地。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閩南人特有的「拼」勁不僅造就了閩南地區幾十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一大批知名企業家,而且這些閩南的企業和企業家也在地域上不斷擴張——在福建的周邊省份、華東地區,以及其他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閩南商幫在外來投資經商者中占着主導者的地位。在北京,在上海,以及許多邊陲小鎮,閩南商幫正產生着越來越大的影響,讓世人刮目相看。

「在北京,凡是大盤的房地產,大多數是閩南人在操作。」莊永章介紹說,曾文仲是沿海綠色家園集團董事局主席,近幾年來,該集團以國際化的戰略眼光和實力背景,在內地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精品樓盤,現已具備每年上百萬平方米的地產開發能力。北京豐潤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陳水波兄弟,不僅在北京進行房地產開發行業,而且還介入裝飾裝修、物業管理等行業。北京英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英將「英才國際村」住宅項目選定在改革開放以來最早的富人區和北京房地產市場上消費、投資的熱點地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上海,閩南商幫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獲得快速發展,在造船、房產、食品、建材、鋼材、木材、醫療等行業湧現許多讓人刮目相看的風雲人物,成為一支了不起的生力軍。比如,提起水暖、大理石材和衛浴設施,業內人士都會想起南安商人,在上海各大建材市場,由南安人曾水獺創辦的金永裕建材有限公司的相關產品,占有不小的市場份額。

在天津,蘇國川創辦了華北建材陶瓷批發市場,阮志雄所在的金雄集團則成為天津印刷行業的排頭兵。在東北黑土地上,儘管與閩南遠隔千山萬水,然而,遼、吉、黑三省卻處處出現閩南商人創業致富的身影;在華北地區,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優勢;在內蒙古,也有不少閩南的有識之士抓住了南北經濟互補性這一有利商機,毅然前往從商。在新疆,莊永順任董事長的恆順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幾乎承接了當地主要重大項目的消防工程;在四川,陳揚水的成都清華紫光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進入西部城市高科技領域的企業之一。

參考來源

閩南人街頭採訪(高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