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关启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启文

图片来自香港浸会大学
性质    教授

关启文(Kwan Kai Man),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教授及系主任,明光社董事兼董事会文书[1]。早年就读皇仁书院,1983年于香港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89年于英国苏格兰鸭巴甸大学取得一级荣誉道学学士,1991年于英国牛津大学完成哲学硕士M.Phil(哲学神学),1993年完成以宗教哲学为主题的哲学博士D. Phil. (Oxon)[2]

研究兴趣

关启文研究兴趣十分广泛,节录如下:

  1. 自由主义及社群主义理论
  2. 人权理论
  1. 性伦理
  2. 家庭及婚姻伦理
  3. 伦理的基础
  4. 伦理与宗教
  • 宗教哲学/哲学神学
  1. 支持上帝存在的论证
  2. 反对上帝存在的论证,无神论
  3. 上帝概念、道成肉身、三位一体等的哲学分析 
  4. 信仰与理性,宗教知识论
  5. 宗教经验
  6. 神迹、上帝及道德、不朽等议题
  1. 神学方法
  2. 现代神学
  3. 教义主题,如救赎
  • 神学及其他范畴
  1. 政治神学
  2. 基督教后现代
  • 宗教及科学
  1. 历史互动
  2. 方法论比较
  3. 创造论进化论的争议
  4. 宗教及现代宇宙观

“关怀.启示.文化”

(2020年11月13日),我读到艺人森美的专栏,他论到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自由意志是否存在),这吸引了我的注意。[1]他提到利贝特的实验(Libet’s experiment) ,他这样理解这实验的结果:“脑部比意识更快有反应,即人在知道自己要做决定前,脑部已作出决定。”他认为这证明了“人不但没有自由意志,连不自由意志也没有。”最后他感到困惑:“若然意识代表灵魂,那么灵魂可以做甚么呢?若意识不代表灵魂,那么灵魂又是甚么呢?”

我发现“利贝特实验这类科学研究已推翻自由意志的存在”已成为一个都市的传说,我的不少学生都提及这种实验,有一次看港台电视部的节目《哲学有偈倾》,一个女嘉宾也说有实验推翻了自由意志,但有趣的是,她(和不少同学)说不出利贝特的名字──这似乎显示她虽然不知道利贝特实验的细节,但却清楚记得这类实验的涵义。相对而言,森美则能说出这实验的一些内容,我在这里也不是要针对他,毕竟报章专栏并非学术论文,他愿意阅读和思想这个课题,也反映森美是好学和认真的人,对此我是欣赏的。然而自由意志的存在与人生的意义息息相关,而我认为利贝特实验这都市传说基本上是错误的,所以我希望简略提出一些问题。

主要概念和立场

首先要厘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假设我前面有一杯咖啡,我可以用手把咖啡举起,也可以不去动那杯咖啡。最后我在时间T把咖啡举起,我相信我有自由意志选择这行动(action) ,这表示我在时间T我也有自由不把咖啡举起。虽然事实上我把咖啡举起了,但这行动不是被T之前的先前条件(antecedent conditions) 所决定的(这些先前条件包括我的身体和周遭世界的状况)。但按照决定论(Determinism) ,以上的立场是错误的,因为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被它们的先前条件完全决定的。

自由意志论(Libertarianism) 则是与决定论相反的立场,它认为至少有一些人的一些行为不是被它们的先前条件完全决定的,这也是说当事人是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的,未来对他而言某程度是开放的,而不是完全封闭的。[2]我们要强调,自由意志论没有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可自由抉择的,纵使一个人的某些行动是被它们的先前条件完全决定的,这不代表他另一些行为也是被它们的先前条件完全决定的。因此,这不能证明决定论和推翻自由意志论。再者,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完全被先前条件决定的,自由意志论否定这点,但它不用否定所有行为都有一些因果条件(causal conditions) ,能某程度影响那些行为。[3]

影片

关启文博士呼吁支持〈真爱同行牧养约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