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长江行》是一首明朝古诗,诗歌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明朝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在思想上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无论是高启[1]、杨基的咏史怀古,还是李梦阳、何景明的复古创新,抑或是唐寅、李东阳的个性抒发,都体现了明朝诗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 |
大江西来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巅。 长风一万里,吹破鸿蒙天。 天开地辟万物茁,五岳四渎皆森然。 帝遣长江作南渎,直与天地相周旋。 是时共工怒触天柱折,遂使后土东南偏。 女娲补天不补地,山崩谷罅漏百川。 有崇之叟狂而颠,坐看万国赤子沦深渊。 帝赫怒,罚乃罪。 神禹来,乘四载。 驱大章,走竖亥。 黄龙夹舟稳不惊,直送驰波到东海。 朝离巴峡暮洞庭,九派却转浔阳城。 萦纡南徐万余里,更万余里通蓬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下,其大如股空纵横。 长游清济出中境,曷敢南向争权衡。 千流万派琐琐不足数,虽有吐纳无亏盈。 下亘厚地,上摩高空。 日月出没,蛟龙所宫。 奇形异态,不可以物象,但见变化无终穷。 或如重胎抱混沌,或如颢气开穹窿。 或如织女拖素练,或如天马驰风鬃。 空山怒哮饱后虎,巨壑下饮渴死虹。 或如轩辕铸九鼎,大冶鼓动洪垆风。 或如夸父逐三足,曳杖狂走无西东。 或如甲兵宵驰,聚啸满山谷。 或如神鬼昼露,万象出入虚无中。吁嗟乎长江! 胡为若兹雄,人不识,无乃造化之奇功。 天开九州,十有二山。 南北并峙,江流其间。 尧舜都冀方,三苗尚为顽。 魏帝倚天叹,征吴但空还。 吁嗟乎长江!其险不可攀。 古来英雄必南骛,我祖开基自江渡。 古来建国惟中原,我宗坐制东南藩。 如知天险不足恃,惟有圣德可以通乾坤。 长江来,自西极,包人寰,环帝宅。 我来何为?为观国。 泛吴涛,航楚泽。 笑张骞,悲祖逖。 壮神功,歌圣德。 圣德浩荡如江波,千秋万岁同山河。 而我无才竟若何,吁嗟乎,聊为击节长江歌。 |
” |
— [明代]李东阳 |
明朝诗词的复古与创新
明朝诗文复古思潮的发展阶段
明朝的诗文复古思潮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贯穿了整个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复古来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正宗,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朝诗文复古思潮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吴中四杰:明朝初期,以宋濂为代表的早期作家开始提倡复古主张,他们在思想上以古为宗,推崇六经等古代文献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典范。
前后七子:在宪宗成化到穆宗隆庆年间的一百余年中,文坛上出现了由“前后七子”倡导并实际参加的复古运动。其中,“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等七人,他们主张以古为法式,尊崇古代为正宗的文艺观。而“后七子”则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等。
茶陵派与性气诗: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开始崛起,他们推崇“得唐人体裁”,提升了唐宋文学作品的地位。同时,以徐祯卿为代表的性气诗流派也开始出现,他们主张诗人须有学问为根基,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明末复古主义诗歌阵营:方以智是明末复古主义诗歌阵营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以及在乱世诗人创作中尤为突出的“诗史”现象。
创新与复古的关系
在明朝的诗文复古思潮中,虽然复古主张是主要的文学趋势,但同时也孕育了大量的创新。这些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学形式的创新:复古主义者在追求古代文学形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例如,李梦阳在文体上强调要先其体,将文体作为复古首要考虑对象,这种创新性的复古理论推动了文学形式的发展。
文学内容的拓展:复古主义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模仿古人的形式,更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方以智的诗歌创作就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诗史”进行探讨。
文学理念的更新:复古主义者在继承古代文学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新和发展。例如,方以智意识到精神拟古的重要性,认为拟古人之风骨高于拟古人之形式,这一点使得他的诗歌创作保证了较高水准的创新。
综上所述,明朝的诗文复古思潮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一种回归,更是在复古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复古与创新的结合,使得明朝的文学作品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时代的活力[2]。
参考文献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高启《梅花九首·其一》,搜狐,2024-01-02
- ↑ 【公基常识】我国古代文学流派 ,搜狐,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