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铁路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铁路网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2]。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铁路网(railway network)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全国、地区或国家间),为满足一定有历史条件下客货运输需求而建设的相互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以及车站和枢纽所构成的网状结构的铁路系统。

分类

铁路网一般可分为世界路网、区域路网、国家路网、地区路网和枢纽五个层次。从现状看,世界上虽然100多个国家都有铁路、但相当一部分都互不联结,联结的办理大规模联运的也数量不多,欧亚大陆桥也还在拟议之中。 因此,还形不成所谓的世界路网。在西欧、计划中的高速铁路网正逐步实施,而原有铁路的联运也较为频繁,区域路网可见端倪。全国国家路网主要由跨省、跨地区的铁路干线组成,是一个国家之内路网结构的骨架,担负着全路性的远程客、货运输任务;地区路网是由某一地区的干、支线及联络线衔接;干线、支线和联络线在城市或工业区、原燃料开采基地的汇合与衔接,构成铁路枢纽,以连接各个大城市或工矿基地内的运输起讫点。

分布

各国铁路网

世界铁路的分布很不均衡,根据1991年117个国家的统计,总共有铁路营业里程约130万km,其中美洲约占36.8%,欧洲约占34.2%,亚洲约占17.5%,非洲约占7.5%,大洋洲约占4.0%。美洲、欧洲仍是铁路最发达的地区,而非洲、大洋洲铁路所占的比重最小。根据1995年的资料,世界各国中铁路网总里程超过5万km的国家为:美国20.1万km,俄罗斯8.62万km,加拿大7.15万km,印度6.27万km,中国6.26万km。1998年中国铁路为6.64万km(均不含台湾省铁路,下同),已跃居世界第四位。从铁路百平方公里密度,1995年美国为2.14,加拿大为0.72,印度为2.1,俄罗斯为0.51,中国为0.65,美国和印度居首位。但欧洲一些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其铁路网密度:瑞士为12.9,德国为11.6,比利时为11.1,卢森堡为10.6,奥地利为6.7,法国为6.0,英国为6.4,意大利为6.5。与它们相比,以上各国的铁路网密度仍然是低的。

从担负的客、货运量来看,世界各国的路网也各有不同。例如,美国铁路正在摆脱客运业务,除东北走廊和一些市郊铁路外,其他铁路越来越倾向于经营货运。美国铁路的旅客击转量仅占全国公共运输的0.7%,铁路的货物周转量占换算周转量的99.5%。主要干线担当煤、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重载运输,平均牵引重量达4648t,居世界首位。但双线率低(11%),行车密度小,属货运重载型路网。前苏联铁路则双线率(36.5%)和电化率(36.1%)都很高,且行车密度大,平均达引重量达3120t,为客、货重载型路网。日本拥有约2000km高速铁路,几乎放弃了货运,转向专营客运,客运周转量占总换算周转量的91%,双线率(37.3%)和电化率(52。4%)都很高,行车密度大,为短(列车)、轻(车辆)、快(速度)型客运路网。

从运输密度看,每公里担负的万换算吨公里,俄罗斯为1391.4,印度为913.4,日本为1363.4,德国为311.6,英国为252.1,法国为312.1,中国为2884.8,中国远远高于以上各国。

世界各国铁路长度比较(前20名)(截止2009年5月)注:以下数据均指铁路网络长度(networklength),不是轨道长度(track length)。轨道长度包括复线轨道、服务线、站场线和其他铁轨长度,一般而言比网络长度要大得多。例如,京广铁路全程复线,因此轨道长度至少是网络长度的两倍。中国的复线铁路已经达到27100公里。而德国的许多铁路是四线的。

中国铁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全国铁路通车里程不到22000km,而且偏于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约占总里程的60%,而西南、西北地区只占不到6%。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网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少、偏、低”的状况。1998年铁路运营里程式达到66428.5km(含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约为建国前的3倍,约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碑的1/20。按全国土地面积960万km2计算,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密度为 0.69 km;按全国当年总人口12.4亿计算,平均每万人铁路里程为0.54km,这在世界各国中都是很低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