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融理论与实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知网 的图片

金融理论与实践》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主管,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金融核心期刊。

据2018年5月24日《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官网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委员有12人。

据2018年5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共出版10959篇、总被下载1796542次、总被引5059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04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9。

据2018年5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载文量为6060篇,被引量为24211次,下载量为266161次;影响因子为0.76。

办刊历史

1979年,《河南金融研究》创刊,为月刊。

1985年,改为《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8年,经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创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5年9月,《金融理论与实践》网上投稿系统开通。

2018年3月,期刊编辑部只接收《金融理论与实践》网站的网上投稿[2]系统稿件。

主要栏目

《金融理论与实践》常设栏目有理论探索、金融改革、金融观察、行长论坛、问题探讨、农村金融、保险世界、证券之窗、调查报告、参考与借鉴等,非常设栏目有专论、特稿、政策性金融、国际金融、金融与法、银行与企业、金融述评。

读者对象

《金融理论与实践》读者对象为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典当、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管理者、职工,经济金融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财经类大专院校的师生,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等。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24日《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官网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委员有12人。

编委:黄达、赵海宽、秦池江、俞天一、曾康霖、李扬、杨承训、胡国瑞、王淑云、张艳峰、薛晨、何红霞。

学术交流

1992年,“深化金融改革与促进经济发展”理论研论会于郑州召开,出席会议代表近百人,交流学术论文一百多篇。河南省副省长、省金融学会名誉会长胡悌云做了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河南省的金融研究工作进行了讲话。省金融学会会长魏振光同志做了题为“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会议主题讲话。

据2018年5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共出版10959篇。

据2018年5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载文量为6060篇。

收录情况

《金融理论与实践》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总被下载1796542次、总被引5059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04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9。

据2018年5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被引量为24211次,下载量为266161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金融理论与实践》影响因子为0.7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4264种)中排第2075名,在金融保险(32种)中排第19名。

荣誉表彰

被批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获得第三届“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

1992年—2015年,连续七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经济类扩展版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期刊。

办刊宗旨

坚持“探索发展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实践,反映金融运行信息,展示金融科研成果,培养金融科研人才”。

视频

金融理论与实践 相关视频

《金融理论与实务》1
【精讲】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第1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