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庆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专门针对大型水库的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目前,已有水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中心、环境友好化学过程研究中心、生态过程与重建研究中心、环境微生物与生态研究中心、膜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大气环境研究中心等8个领域研究中心。已有环境领域相关研究人员70余名,拥有研究员7名,副研究员[1]5名,博士学位获得者30余名的研究团队。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综合研究
目前,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就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污染生态学、以及污染控制治理等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并先后建成包括 “中科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多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相关实验室、工程中心。建成“三峡次生湿地生态研究站”、“永川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技术示范基地”等野外基站。
配套设施
具有成套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及良好的配套设施,其中大型仪器及试验台价值2500多万元。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在培养和引进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2] 培养方面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措施,取得富有成效成绩,近年来先后承担了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庆市121示范工程、西部行动计划、三峡后续规划等项目,牵头启动了国家水专项、国家科技部重大民生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
相关资讯
重庆研究院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性质变化与环境驱动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重庆研究院水库生态学研究中心在针对消落带土壤性质变化与环境驱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中。
重庆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通过在三峡库区多年的跟踪观测,在库区消落带的碳氮物质循环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研究团队以微生物为抓手,对消落带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氮污染生物去除等多个问题开展了研究。
三峡水库运行后,库区水位周期波动,库岸在最高水位(175 m)与最低水位(145 m)之间形成了水库消落带。周期性的淹没与出露改变了消落带土壤的基本性质,同时,库区人类活动排放(如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等)也会对消落带土壤产生影响,形成水位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水位波动与人类活动分别如何影响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二者相对作用如何?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在三峡库区选择两种不同干扰强度的典型消落带区域,对土壤理化性质开展了连续两年的跟踪观测,基于此建立了针对消落带土壤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布的系列模型。
研究对两类干扰的相对贡献进行了定量化,即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主要由水位波动引起,其解释量可达40.1%,相比之下,人为活动排放对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小,仅解释2.1%。说明目前三峡库区的污染排放并非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活动排放主要影响土壤总碳、总氮和总有机质类指标,而水位波动主要影响土壤pH、氨态氮和硝态氮等。在空间分布方面,研究还首次提出了167.5 m高程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割点的概念,即167.5 m以下主要受到水位波动影响(即本地因素),167.5 m以上主要受到人类活动排放影响(即区域因素)。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管理需综合考虑库区的本地与区域因素影响,不同高程应选择不同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 ↑ 副研究员职称评审条件要求,搜狐,2019-07-26
- ↑ 考上研究生,原来好处这么多!,搜狐,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