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醉在花峪山水间(陈占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醉在花峪山水间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醉在花峪山水间》中国当代作家陈占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醉在花峪山水间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吟诵着南宋大诗人陆游《游山西村》那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我们走进了五指岭脚下的一处山清水秀、千岩竞秀的“桃花源”。

此“桃花源”,非“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大师笔下的“桃花源”,而是登封唐庄镇花玉村—这个深山峡谷里的“桃花源”。

花玉村:古称“花峪”,寓意为鲜花盛开的山谷,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花峪仙谷就是一个层峦叠嶂、深山密林、玉峰溪流、山花烂漫的好地方。

花玉村的另一个寓意:“花”,即这条山谷里春、夏、秋三季有花,那漫山遍野的迎春花杏花桃花梨花、槐花、楸树花、桐树花、枣花、苹果花、刺玫、菊花、金银花等五颜六色、色泽艳丽的鲜花,在寒来暑往的不同季节里竞相怒放、争奇斗艳,清风微拂、满谷幽香,形成了深山野谷那一道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玉”,即花玉村濒临新密市“密玉”和五指岭油石的出产地带,盛产乳白色、浅绿色、翠绿色、粉红色、米黄色等多色矿石,其为花岗变晶镶嵌块状构造,外观油润细腻,这些稀有的矿石被当地人统称为“玉”,花玉村就由此而来。

花玉村,是唐庄镇东北山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四面环山、群峰逶迤、崇山峻岭、巍然屹立、树茂林密、郁郁葱葱,是一个天然的小盆地,花玉村各个自然村在花峪仙谷里呈s形分布,东边那道逶迤延绵的山岭,犹如一条蜿蜒盘旋巨龙的黑龙山,作为登封市与新密市的天然屏障,西临高大险峻、壁立千仞的庙坡主峰,日夜为花玉村挡风遮阳的“挡阳山”,北方便是依托那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的五指岭,作为坚实、强大的靠山,南边则与势如展翅飞翔的凤凰岭主峰相毗邻。

花玉辖区内有李自成“荥阳大会”后路经此处留下的磨枪岭、金銮殿、娘娘洞、擂鼓平等,以及形如石人、石船的石人山,挡阳山上的那座五层石头组成的五棚楼,有着“千年古道”之称的马道沟,还有新密境内的“千米一观”和有着桃花之都的“桃花源”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群山环绕、满目苍翠、生态平衡、藏风聚气、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便是美丽乡村—花玉村的真实写照。

花峪仙谷里值得一提的是那漫山遍野、山石错落、色彩斑斓、浑然天成的七彩石,他们分布在千岩万壑、角角落落,那怪石嶙峋、巨石嵯峨、安如磐石、叠石为山、形态万千的各种造型,使幽静的山谷显得光怪陆离、异彩纷呈……徜徉于清雅幽静的花峪山水之间,无不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还有花峪峡谷中那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深山奇石,有的玲珑剔透,有的千姿百态、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乱石纵横,有的盘石犬牙,有的奇石突兀,有的洞奇石秀,有的怪石峥嵘、有的乱石穿空,有的错落城桥,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傲然屹立,有的形如老人,有的貌若仙女,有的天然如画,有的浑然若花……,进入花峪仙谷,就像到了石头的部落,石天、石地、石山、石峰、石崖、石岩、石沟、石坎、石梯、石阶、石田、石疄、石路、石道、石房、石屋、石墙、石顶、石街、石巷比比皆是,到处都是石头的世界,行走在花峪仙谷之中,那些数以万计的奇石,更是引人注目、令人驻足、兴趣盎然、恋恋不舍。

笔者曾有幸多次游走在花峪仙谷,也曾沿着铺满鹅卵石的河床徒步寻宝,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地搜寻着卵石堆中的稀罕之物,偶尔也会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找到一块自己心仪的小花石头,然后如获至宝地放在书桌上,闲暇时间瞅上一眼,饱饱眼福,醒醒头脑,宽宽心胸,解解烦闷。

花峪仙谷里还生长着许多诸如山枣树、楸树、黄连木树、古槐树、椴树、鬼见愁、六道木、黄楝树、山槐树等稀有树种,尤其是那满山遍谷的洋槐树、楸树和桃树,在春暖花开之时,那雪白晶莹的槐花、朱颜粉面的楸树花、粉红、大红、深红的桃花一齐在山谷里竞相绽放、粉墨登场,更为五指岭脚下的深山幽谷增添了几分妩媚的春韵和欢乐的情趣。

在花玉村委后面路边上,有一棵上百年的老桑树,春回大地之时,老桑树枝肥叶茂、满树苍翠,茂盛的桑树上长满了桑葚,那一串串白中带红、红得发紫、紫的发黑的桑葚,摘一个放进嘴里,流汁淌液,一种蜜滋滋的甘甜美味儿,一直渗透心田;酷暑盛夏,桑树冠盖如伞、密不透风,树荫下更是路人和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霜降以后,天气变凉,桑叶金黄,村民们蜂拥而至,采下桑叶,去掉叶柄、清洗干净,蒸煮晾干,炮制成经霜桑叶茶,常喝此茶,具有疏风清热、清肺、平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数九寒冬,大雪纷飞,老桑树顶风傲雪,巍然挺立,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盛装。

在背阴潭村里,生长着一棵老栗树,至今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了,该树高约三丈有余,树冠茂密,遮地面积约二分左右,胸围约有三米多粗,健壮的树枝向四周随意伸展,酷似古刹里的千手千眼佛一样,春天到来之时,大树披上了一层层翠绿色的裙装,清风过处,树动枝颤,叶片摇曳,恰似一群身着节日盛装的妙龄少女在曼妙地舒展衣袖,翩翩起舞;村子里还有一棵老槐树和一棵老皂角树,那饱经风霜的树干,呲牙咧嘴的树皮,密密匝匝的枝条、层层叠叠的树叶,枝繁叶茂的树冠,它们与天地共存,与时节共舞,栉风沐雨,历尽沧桑,共同见证了人世间300多年的蹉跎岁月,用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曾经的光辉历史和传奇故事

在曹家门村向北通往新密张家门路边地疄上,有一颗粗壮的大酸枣树,我上前抱了一抱,足有一搂多粗!据村里知情人说,这棵酸枣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的印象里,酸枣树都是生长在山坡上或者沟边上的荆棘,大多是只有指头粗细,酸枣树能够长成这么粗壮,我可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啊!近些年来,我曾数次在这棵树下乘凉、休息、静坐、闲聊,也曾在此闻过花香、摘过酸枣、尝过酸甜、品过味道。

在曹家门邻近的新密市张家门古村南晒麦场边,我们还见到了一棵国家三级保护树种,具有250年历史的黄连木树,那扭曲粗壮的树干,鲜黄的木材、暗褐的树皮,剥落的鳞片、紫红的果实,以及树枝上缠挂的红布条,不禁使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花峪仙谷里有一条蜿蜒曲折、起伏不平的水泥路向东通往新密“密玉”的故乡助泉寺村,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密玉”出产地和加工基地。从曹家门村北有一条羊肠小道经过新密的张家门古村,再向西北方向行进,即可进入风景秀丽的桃花源自然风景区,向东北方向穿越一条人工开凿的“千米一观”隧洞,也可进入新密市的助泉寺。

在花峪这道曲径通幽、万籁俱寂的天然峡谷里,缓缓流淌着一条发源于五指岭峡谷的双洎河上游,全长有18,5公里的河道流经花峪山谷,那股从悬崖峭壁的山涧岩缝里汩汩冒出的涓涓泉水,沿着怪石林立、杂草丛生的河谷淙淙流淌、缓缓南去,流经井湾村、竹园村、玉台村,注入到了新密市的天然水缸—李湾水库。

千百年以来,花峪仙谷这股清净的山泉水,沿着弯弯曲曲的河谷匆匆南流,夏秋之交的山洪爆发之时,那滔滔洪水更是以排山倒海之势,波涛汹涌地越过千山万壑,东冲西决地突破山体丘陵的层层阻隔,在深山野谷里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横冲直闯、一泻千里,日久天长,就在花峪谷里汇聚成了绝路潭、八角潭、背阴潭等一座座幽深硕大的水潭,历史上曾有多少行人客商、文人墨客路过潭边,都会触景生情、大发感慨,并留下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为花峪峡谷带来了许多莫名的神秘。

走进花峪里沟,尽情地游历着山谷里的绿水青山,浏览着大自然的璇旎风光,仰望着蓝天上的白云悠悠,注视着那清澈见底的溪水,观赏着池塘里的鱼翔虾跳,以及沙土河堤上杨柳依依、蜂飞蝶舞,青青河畔那绿草如茵、鸟语花香……

慢行在河堤上,瞭望河边上光脚戏水、棒槌锤衣的青年村妇,举止优雅、挽袖洗菜的妙龄少女,还有山涧那一个个绿树掩映、错落有致的古老山村,青砖灰瓦、炊烟袅袅的农家小屋,鸡犬相闻、马嘶牛叫的山村院落,伏案擀面、烧火做饭的白发婆婆,肩扛锄头,田间劳作的耄耋老汉,以及那块块片片的层层梯田,幽静沉寂的清幽山谷,青翠欲滴的河边菜园,硕果累累的山涧果园……

当地一位诗人的那首“春看万物复苏、百花争艳,观绿树成荫、激流飞溅,秋赏月上柳梢、丹桂飘香,冬现白雪皑皑、林海雪原”,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花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自然景观和秀丽风光

花峪仙谷里那潺潺溪水、清新空气、绮丽河石、游动鱼虾、俊鸟翱翔,鼠兔跳跃、鸣叫的野鸡、蝉鸣悠扬、成群牛羊、散养肥猪,还有那那与众不同的奇峰、异石、山泉、碧潭、古村、老屋、古树、古庙、山花、野果、杂粮、新鲜蔬菜……都令人心驰神往,艳羡不已。

进入花峪仙谷,就像觅到了一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那窈窕妩媚的桃花仙子一只手优雅地摇着桃花扇,一只手轻轻地拨动着我们心底里那根思念家乡的琴弦,那两只眉目传情的大眼睛,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涌起了一种骚动不安的浪漫情愫![1]

作者简介

陈占超,男,河南省登封市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登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