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郭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登(?-1472年6月5日),字元登,濠州钟离临淮(今安徽凤阳临淮关镇)人。明朝名将,武定侯郭英之孙 。

郭登自幼博闻强记,喜谈军事。明成祖时,授勋卫。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随兵部尚书王骥南征,以功升锦衣卫指挥佥事。正统九年(1444年),又随黔国公沐斌远征腾冲,授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改任都督佥事,协镇大同。不久后升为都督同知、大同总兵。次年,于沙窝、栲栳山连破瓦剌军,封定襄伯。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至大同城边,企图诈开城门。郭登设计诱敌,迫使也先退兵。景泰二年(1451年),以老病入朝。英宗复辟后,郭登先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旋即遭言官弹劾,远贬甘肃。明宪宗即位后,恢复郭登爵位,命其为甘肃总兵。此后入朝掌中军都督府事,总神机营兼提督十二营诸军事。成化四年(1468年),偕同抚宁侯朱永提督十二团营。成化八年(1472年),郭登去世,获赠定襄侯,谥号"忠武"。

郭登诗才咨肆,或沉雄浑厚,或委婉生动,语言平易而含义隽永,大都琅琅可诵。李东阳称其诗为明代武将之冠 ,与其父郭玘、兄郭武合著《联珠集》22卷。《皇明经世文编》有《郭定襄忠武侯奏疏》。

人物生平

郭登年幼便聪颖出众,七岁时,读书过目成诵。十岁时,便能做文章。 等到长大后,博闻强记,擅长议论,喜欢谈论军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史》作洪熙年间),被授为勋卫。

正统七年(1442年),郭登跟随兵部尚书王骥南征,参与第一次麓川之役。王骥举荐郭登作为副手,分兵镇守临安(今云南建水)。郭登传檄召来当地少数民族的酋长,宣扬朝廷的威德,酋长们服从,争相向郭登献上财物,郭登全都推辞。 此役后,郭登因功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

正统九年(1444年),郭登又随云南镇守总兵官、黔国公沐斌远征云南腾冲,以功授都指挥佥事。

正统十四年(1449年),西宁侯宋瑛与武进伯朱冕战死于大同阳和关,郭登任都督佥事,辅助广宁伯刘安镇守大同。

景泰元年(1450年)春,郭登侦知敌寇行踪,遂率八百骑兵跟踪掩袭,于沙窝(今大同县)一战大破瓦剌军数千骑,追至栲栳山,斩首二百余级,夺回人畜弓械以万计,明军士气为之大振。景泰帝封郭登为定襄伯,并赐诰券,加封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食禄一千二十石,允许子孙世袭爵位 。其后,瓦刺屡次来犯,均被郭登一一击退。六月,也先又率兵数千,挟持英宗至大同城边,声称送还圣驾,要郭登开门迎驾。郭登与同僚设计,乘机救驾退敌。也先挟持英宗至城门,觉察情势不妙,急忙挟持英宗退兵而去。由于郭登御敌有方,瓦刺屡次入寇均难得逞,不得不将英宗送还。

景泰二年(1451年),郭登以年老有疾为由,请求退休,推举石彪代替自己,并且请求让其子郭嵩宿卫宫中。代宗任命郭嵩为散骑舍人,未听郭登的话。这时边患刚息,郭登悉心安排,想让公正廉明的有为者与他共事。于是上奏弹劾沈固办事不力,而推荐礼部尚书杨宁、河南左布政使年富。他又上疏称大同既有御史,又有巡按御史,佥都御史任宁应只任宣府巡抚。代宗全都允准,命年富接替沈固任职,而召回沈固和任宁。这年秋天,郭登因病应诏回京。郭登刚到大同时,能作战的士兵才数百人,马也只有一百多匹。而如今马已达一万五千匹,精兵数万,屹然成为一座巨镇。郭登离开后,大同人十分想念他。

宪宗即位后,下诏恢复郭登为伯,命他充任甘肃总兵官。郭登上奏说边军买马十分艰难,以至于卖掉妻子儿女来筹钱,因而请求借用楚、庆、肃三王府的马各一千匹,由官府付钱。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由朱永等推荐,郭登应诏掌管中府事务,总神机营兼提督十二营诸军事。 此后郭登多次以疾病为由辞职,宪宗均不允。

成化四年(1468年),朝廷复设十二团营,命郭登偕同朱永提督。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丙申(6月5日) ,郭登病逝于京城,宪宗闻讯后,为他辍朝一日,追封定襄侯,谥号忠武,并赐祭葬。

郭登无子,以其兄之子郭嵩为子。郭登被贬至甘肃时,将家人留在京城,郭嵩克扣衣食。郭登之妾靠缝纫自给,几乎活不下去了,他也不关心。郭登回京后,想废黜他,因为他是会昌侯的女婿,会昌侯曾救过自己的命,所以才忍住没有发作。郭登死后,郭嵩承袭爵位。后来因为不是郭登嫡子继嗣,所以只有郭嵩一人承袭爵位,其子郭参被降为锦衣卫指挥使。

主要成就

郭登曾设计制造"搅地龙"、"飞天纲",挖掘深壕,再盖上土木,使它就如平地一样。当敌军进入包围圈,便发动机关,使其自相撞击,顷刻间十多里地区全陷。他又仿效古人制造偏箱车、四轮车,中藏火器,上树旗帜,钩环联络,布列成阵,攻守都能用。其军队以五人为一伍,郭登教他们在神祠发誓,一人有功,五人一同领赏,受罚时也是一样。十伍为一队,队中以能拉开六十斤重弓的人为先锋。十队由一名都指挥统领,使他们功不相挠,罪有专责,这种做法一时称好。

郭登诗才咨肆,或沉雄浑厚,或委婉生动,语言平易而含义隽永,大都琅琅可诵。李东阳称其诗为明代武将之冠 。王阮亭将其列为古今名将能诗的十一人之一。 《卧雪诗话》称"有以气势胜者,如郭定襄'甘州城西黑水流,甘州城北黄云愁。玉关人老貂裘敝,苦忆平生马少游'。此唐四家具体而微。"郭登与其父郭玘、兄郭武合著《联珠集》二十二卷 。 《皇明经世文编》辑有《郭定襄忠武侯奏疏》一卷。 钱谦益《列朝诗集》收录有其诗七十一首。 《盛明百家诗》有《郭定襄伯集》一卷。

郭登多才多艺,善书法,工于草书;能绘画,并通晓音乐。

人物评价

郭登仪表雄伟,美髯过腹。他智勇双全,纪律严明,预测敌情,相机而动,克敌制胜。 他十分孝顺母亲,居丧时谨守礼仪。他擅长写诗,明朝武臣无人能与他相比。

叶盛:定襄伯郭登,治大同廉而尚谋,有古良将风。

袁袠:①登廉洁尚谋,与贼大小数十战,未尝挫衄,善抚士卒,有古良将风。 ②郭定襄以败卒守孤城,气吞强虏,竟立封侯之业。观其闭门不出,与城存亡,募兵入援,敌王所忾,有国士之风矣。其所论建,虽文士不如也,岂独武臣哉。

倪谦:其天分极高,自幼折节务学,博洽群书。为诗文有奇气,尤工书翰。

祝允明:己巳之变,郭忠武登守大同,极效劳烈。自是年秋至明年夏,与贼相拒,大小数十百战,未尝挫衄,斩捕无算。

唐枢:廉而尚谋,有古良将风。己巳之变,力守边疆,大小十数战,设飞天网、搅地龙等法,发其机,顷刻数里皆陷。又置炮,一发五百余步。

王世贞:定襄奇士也,磨盾操檄,横槊赋诗,雄论风生,绚辞电扫,如送季方之作怨,而不怒它篇,奕奕固是将种,登诗如弄波榜人,大自标捷,又如魏司徒(魏舒)善射,令人惊目。

尹守衡:英宗之北狩也,郭元登之在大同,杨宗道之在宣府,其皆社稷功乎?

冯梦龙:定襄侯郭登,智勇兼备,一年百战,未尝挫衄。

朱国祯:定襄武而能文,又敬重正人君子,宜其享名为勋臣之冠也。

沈德符:本朝武弁能文者如郭定襄、汤允绩之属,皆以诗名,然不过聊以自娱耳,非敢艺坛建旄钺也。

钱谦益:勋臣子弟之有散骑参侍,自洪武九年始也。朝会大事,佩弓刀,充宿卫。其有材器超卓者,不次擢用。然自洪、永以来,膺是选者,郭忠武而外,未有闻焉。

逸闻趣事

郭登镇守大同时,瓦剌军进抵城下,致使人心惶乱。郭登便亲自登城指挥,正当酣战之时,左右侍卫都大声呼喊。郭登却笑着吃喝,镇静自若,与平常无异。缓缓地说:"鸡没做熟,菜还能吃。"

有一位马都督年老又没有牙齿。郭登对他开玩笑说:"昨日听到邻家的妇人哭得很悲伤。"马都督问:"为什么哭?"郭登回答:"妇人的丈夫去世了,他抚摸子女哭道:'伤心你没有了爷儿(指父亲)。'"

郭登自称平生不被酒、色与财迷惑,只有气不能忍。 都穆对此评论道:"郭公为不忍气,故酒色财皆无所好。"

史料记载

《定襄伯赠定襄侯谥忠武郭公登传》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三》

《今献备遗·卷十六》

《国琛集·上卷》

《续藏书·卷十三·勋封名臣》

《罪惟录·卷八·启运诸臣列传下》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景帝登极守御》

《明史·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