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郭俊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俊卿(1930年~1983年),1930年出生在辽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任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乡(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1]。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巾帼英雄,屡建奇功。

生活经历

童年时代

1931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

7岁那年的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一家人住进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几年后父亲便去世了。

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

“木兰”从军

14岁那年,苦孩子郭俊卿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虚报了年龄,改名“郭富”,报名参加了八路军。最初,她被编入林东县支队,当了一名通信员。当时,小俊卿的个子还不到一米六,瘦瘦小小,可头脑机灵又肯吃苦,多次成功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传递情报。时间一长,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勇敢的“小兄弟”。

1948年5月,郭俊卿被调到冀察热辽第11纵队某团,担任步兵三连四班班长。在平泉战斗中,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着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面对用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郭俊卿没有丝毫胆怯。她率领全班勇敢冲锋,很快拿下了第二道山梁,后来又连续打退了敌人的4次反扑。战斗结束后,四班被纵队授予“战斗模范班”称号,激动的战友们把郭俊卿高高地举起,抛在空中[2]

在炮火硝烟中,郭俊卿很快成长为一名基层指挥员。辽沈战役中,她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大拉子山阻击战,为锦州的解放作出了贡献。平津战役后,东北解放军南下作战。此时,郭俊卿在48军143师某连担任指导员。一次,部队途经湖北浠水时,郭俊卿负责带领病号转移。她不顾河水冰冷刺骨,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了河,自己却因受凉落下了妇科病。

就这样,一个女儿家和男同志一起摸爬滚打了整整5年,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秘密,郭俊卿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起上厕所、洗澡。每遇有人招呼一起去时,她总是找借口推掉,等天黑后,再一个人悄悄去洗。

谜底揭晓

可无论怎样掩饰,战友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曾与郭俊卿一个班的战友、赤峰市干休所的老兵杨福回忆说:“因为郭富说话声音很细,有人也怀疑她是女的。一次,大家闹着说要扒她的裤子‘验明正身’,三四个战友拉着她要动真格。她纵身一跃,抄起旁边放着的带刺刀的步枪,大声吼道:‘谁要胡来,今天我就挑了谁’!”

艰苦的战斗生活,让郭俊卿的妇科病越来越严重。1950年,当部队进军到广东韶关时,她连续多天高烧不退,被战友们送进了医院。医生来了,可她双手紧捂着肚子不让检查。这时,医生才发现郭俊卿喉部平坦、腿上汗毛很少……在闻讯赶来的首长面前,郭俊卿哭了,终于吐露了自己女扮男装、参军杀敌的实情。

“‘郭富’是个女的!”消息一传开,立即成了部队里的爆炸性新闻。时任军长贺晋年得知此事,感慨地说道:“她是巾帼英雄,是现代的花木兰,是我们军的骄傲!”很快,郭俊卿的事迹立即在全军上下引起轰动。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一身女式军装的郭俊卿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3]

从此以后,郭俊卿同其他女战士一样穿上裙服,更加潇洒和英姿勃发,但不幸的是,她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中得下的妇女病越来越重,医生不得不给她作了切除子宫的手术。 本色依旧的普通一兵。

革命本色

新中国诞生之后,千千万万人知道了“当代军中花木兰”郭俊卿的动人故事。1950年,她作为第四野战军的战斗英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人民共和国授予她至高无上的荣誉。她的胸前,挂满了金灿灿的奖章。接着,郭俊卿作为中国优秀青年代表随同中国访苏青年代表团,又光荣地访问了苏联。在巨大的荣誉面前,郭俊卿头脑是清醒的。她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功劳属于人民。她始终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

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了地方工作。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目,她又改名“郭富”,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她像革命战争时期一样拚命工作,早出晚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青岛被服厂当厂长时,和工人一起踩缝纫机,还把调整工资级别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而她当时的生活并不富裕,每月也只有50多元的工资,负担着母亲和领养的一个孩子生活。

光荣称号

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与郭俊卿亲切握手并共进晚餐。郭俊卿的传奇人生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以她为原型拍摄的《战火中的青春》,激励和教育了翻身作主的亿万中国人。

后世纪念

烈士陵园,骨灰被安葬在常州市烈士陵园中[4]

原型电影,1959年,原型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上映[5]

纪念诗词:

父仇誓报扮男装,

杀敌英姿骋沙场。

涉水扶伤病染体,

“木兰”原本是姑娘。

视频

郭俊卿相关视频

巴林历史传奇人物之现代花木兰郭俊卿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的现代花木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