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邹作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人,东北军出身,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第五期炮兵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二期炮兵科毕业。国民党炮兵权威,擅长炮兵部队训练,编装与作战指挥。

邹作华
邹作华
原图链接 来自360网
出生 1894年4月7日
吉林永吉
逝世 1973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邹岳楼

人物简介

邹作华1894年5月11日生于一商人家庭。初入吉林陆军小学学习,毕业后到吉林孟恩远的陆军做见习军官。1917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炮兵科。回国后,被分派到段祺瑞所属的边防军教导团任队副。后代理教导团团长、重炮营营长。直皖战争中,皖系战败,皖系边防军被直军收编。1920年邹作华不愿依附吴佩孚,遂决定以队副的身份率领炮兵队的学兵以及火炮、马匹、装备等,投入张作霖的奉军,任炮兵营长。1922年2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因功升任炮兵团长。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升任炮兵旅长,1926年因平定郭松龄叛变有功,升任奉军炮兵司令,1927年5月,任奉军炮兵军长。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后与张学良军队一起成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1930年,身为上将的他,因与苏俄中东路事件中立下战功,与张学良同受中华民国青天白日勋章,为该勋章的首批受奖者。

"九·一八"事变后,邹作华任东北边防军炮兵训练监,1933年5月,出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委会委员。1934年5月,邹作华任陆军炮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前身)校长,教育长,同时兼任炮兵总监。1937年8月,参加两次淞沪战役,任全国炮兵总指挥,负责指挥全部参战炮兵部队。1939年7月,奉命任军事委员会炮兵总指挥,1940年3月,兼任吉林省主席

抗战胜利后,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先后担任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11月晋二级上将,并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1948年受命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49年年初赴台,1953年退出军界,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兼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等闲职,1973年11月7日,病逝台北,享年80岁。

奉军时期

邹作华开始在奉军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混成团参谋。不久任炮兵营营长。他编入东北军后,深受张学良的信任与擢拔。因为张邹两人都是学炮兵的,都是炮科专家。邹的炮科学识,受到张的赏识,认为把创建和发展炮兵的重任,交付予邹,是最适当的人选。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邹作华在廊坊战役中,指挥炮兵以强大火力压制直军,被困的奉军得以突围,战后升任炮兵团团长。在张学良郭松龄两将军的关怀下,他深入队列与土兵共同操练。当时沈阳北大营张、郭统带的第二、六两旅,炮装备、训练、战斗力都冠于东北全军,被称为新军,而新军中尤以邹作华的炮兵第四团为最标准。邹在生活上非常讲究,极力西化,爱好打网球,跳交际舞。他走路气势昂扬,保持正规军人姿态,影响所及北大营许多青年军官,都模拟他的走路样式。邹作华精通炮兵作战、训练及指挥,治军严明,在奉军崭露头角。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炮兵发挥很大作用,他又升为炮兵第1旅旅长,晋升陆军少将。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兵变反奉,任命邹作华为总部参谋长。邹作华虽身在郭松龄军营中,却怀着投张作霖之心,对郭松龄军队的战败起到极大的作用。邹作华暗中通奉,"将榴霰弹引线芯抽出而放之,帮其虽命中而不炸,奉军未致大伤亡"。郭松龄军队在最后一战,参谋长邹作华"突然间将所部炮兵旅撤回,并停止前线子弹供应,郭军遂大溃"。随后,邹作华以东北国民军总司令部名义下令各军停止攻击,协助张作霖收拾残局,安抚军队。进一步受到张作霖的宠信。1926年被任命为奉军炮兵司令,下辖八个炮兵团。

成名战绩

一九二四年发生第二次直奉战争,邹作华的野炮营已扩编为炮兵第四团(二十七师炮兵团为第一炮兵团,吉林部队所属为第二炮兵团,黑龙江部队为第三炮兵团)。邹作华的炮四团配属在张学良、郭松龄指挥的一、三联军,担任山海关的正面作战。炮兵指挥所设在绥中姜女庙附近。在邹作华亲自指挥下,炮兵的攻击准备炮击,效果非常显著。直军带掩盖的野战工事,很多被摧毁。直军的炮兵阵地受到压制,只是一、三联军的步兵未能很好地利用攻击准备炮击成果,突破直军阵地。这是邹作华指挥的东北炮兵,第一次大显身手。

一九二六年东北军对据守南口一带的冯玉祥国民军作战,炮兵部队实施的战斗方式,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炮兵群”战术,编组成左右中央各炮兵群,每一群不单纯是山野炮,依情况并配有榴弹炮,也不是一个连一个营的使用,炮兵群是集结许多各类炮兵营成为火力集团而运用的。东北军的炮兵群对国民军在南口一带构筑的最坚固阵地锁要部,称为“红工事”的主阵地,予以致灭性的炮击。东北军挫败国民军主要是炮兵的成群使用所致,这是东北炮兵第二次的大显身手 。

仕途

邹作华字岳楼,人称邹大虎,吉林双城(现属黑龙江省)人。他先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这两个学校炮兵科毕业生。一九二○年东北军参加直皖战争,缴获西北边防军一营野炮、一营重炮,邹作华就是野炮营长。他编入东北军后,深受张学良的信任与擢拔。因为张邹两人都是学炮兵的,都是炮科专家。邹的炮科学识,受到张的赏识,认为把创建和发展炮兵的重任,交付予邹,是最适当的人选。不久他被提升为炮兵第四团的团长,在张学良、郭松龄两将军的关怀下,他深入队列与土兵共同操练。当时沈阳北大营张、郭统带的第二、六两旅,炮装备、训练、战斗力都冠于东北全军,被称为新军,而新军中尤以邹作华的炮兵第四团为最标准。邹在生活上非常讲究,极力西化,爱好打网球,跳交际舞。他走路气势昂扬,保持正规军人姿态,影响所及北大营许多青年军官,都模拟他的走路样式。

一九二七年张学良韩麟春指挥的第三、四方面军团进抵河南,邹作华被特任为炮兵军长。官大了,钱多了,他的西化生活,也就相应地提上一个阶梯,志气消沉,事业心减退,所指挥的炮兵在中原战场上,没有建立什么战绩。一九二八年东北军退回关外,张学良特派他为兴安屯垦区督办,这位邹督办长时间游乐在沈阳,而兴安屯垦事务,他责成总办高仁绂处理。邹作华个人生活醉心西化,迷恋于酒吧、舞场中,政治生活迂腐短见,极力依附蒋家王朝。当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时,他任南京炮校教育长,竟亲自率领该校东北籍的教职员,去见何应钦,自动请罪,自动愿去坐班房,表示无限忠于南京国府。抗战时期,他在重庆任军委会炮兵指挥官,以其炮兵界的权威,竟没作出与其声望相称的任何表现。抗战胜利,国民党下了官雨,而他却没得到一官半职,成了秋天的执扇撂起来了。最后跟着跑到台湾,结束了他那戏剧性的后半生。

人物评价

邹作华是张氏父子手下的得力干部,留学日本后深得张氏父子的重用。1925年郭松龄倒戈反奉,当时东北军的全部炮兵都控制在郭方的邹作华手中。邹暗中命令炮兵卸去全部炮弹引信,并命部下王和华密报张作霖。所以在张作霖部队反攻郭松龄时,无所顾虑,一举将郭击溃。后来张作霖对邹给以特殊升迁,33岁就担任军长。

晚年的张学良曾回忆说:"东北军最厉害的就是炮兵。那时,中国的炮兵可以说没有正式训练过,从东北军开始,才有正式训练。这个炮兵那是邹作华的功劳。

蒋张合作后,蒋通过张学良邀请邹作华主持炮兵学校教务并兼任炮兵总监,成为国民党炮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邹在军事上接受新事物较快,善于钻研,办事有方。但在政治上头脑简单,他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命运之所系,个人前途悉听别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