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追寻滹沱河(王艳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追寻滹沱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追寻滹沱河》中国当代作家王艳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追寻滹沱河

我常常思考山是怎么形成的,常常向一起走在山间的爱人发问,不,又似乎是自言自语问:这些山是自己长起来的吧?爱人一般不置可否,只顾开车向山间前行。

我对大山既有敬畏,又有好奇。敬畏它的高大与连绵,敬畏它的磅礴与浩荡,我从未完整地将一座山尽收眼底过,也从未徒步一步一个脚印从山底登到山顶过,只有远观其壮观,近赏其肃穆;好奇它的来龙去脉,好奇它的生长与消亡,我从未清晰地掌握过一座山的成长历史,也从未幸运地观瞻过一座山的消亡历程。大山似乎原本就屹立在人类未曾诞生前的某一天,而且肉眼很难发现它悄无声息的变化,只有在四季轮回中,能目睹它不同的色彩,似乎在亘古不变的大山里只有河流才能日夜守护它的伟大与执着。

山是静默的,无声无息,有了风,山便有了生气,有了水,山便有了灵气,在风生水起的日日夜夜里,山谷里汇聚了无数条小溪,小溪奔流向山谷,河流便形成了,从此,山不再寂寞,谷不再干涸,滚滚之流,奔腾不息,发自源头,流经群山,奔向大海。

滹沱河的名字,我是从《航拍中国》电视栏目里听到的,初步了解是从爱人的重复讲解中听来的,一睹其风姿的兴趣是从查河名的正确读法时在百度里产生的,能实地亲近滹沱河,实现一个旅行者心心念念的梦想,或许还得益于疫情期间不远行,否则,一家三口早已去了新疆或西藏。

天时,地利,人和,出发吧,不必带许多行装,因为要想很快看见滹沱河,从清徐出发,跨过阳曲县,很快就进入阳泉市盂县境内了,车程2小时左右,就进入了太行山脉,兜兜转转,走走停停,不急着去追滹沱河的真容,因为它在这山群里从未停止过奔流,先慢慢赏玩拥抱它的群山,顺山势,沿河川,踏着人类在大山里繁衍生息的足迹,向山问路赏景。

路,似曾相识,景,似曾相识。我不禁感叹:“这儿我似乎来过!”。低矮的民房,整洁的院落,宽敞的河川上有玉米、有核桃、有草、有花,还有风涛声、鸟鸣声、蛐蛐声不绝于耳,只是蜿蜒的柏油路有点坑洼。爱人笑眯眯地说:“咱俩4年前去定壤南庄就走过这儿,咱们这次还是顺着这条路走,走着走着,就看见滹沱河了。”“哦,我说么,可这路好像不太好了。”

事实证明原来走过的路,确实不好走,到处是修路的施工现场,路不成路,只是还通着,下过雨后的这条路,更是难行,水、泥、沙、石随心所欲地躺在车前,一会儿是一滩水,一会儿是泥糊糊,看上去软塌塌不敢前进,一会儿又遇到了修桥的工程,大概有45度陡坡,陡坡是碎石与白灰还有就地取的土铺垫成的,碎石裸露,看上去跟本不能走,重型机械还在碾压路面,一会上去,一会儿下来,对面路上已排了几辆要下坡的车,似乎很急,压路机刚一停,那几辆车就顺坡下路了。

我说:“这咋爬呀?去西藏的路也不过如此了吧?”

爱人淡定地说:“能爬上去。”

儿子笑着说:“这路,考验车的性能了。”

此时,我真想放弃前行,可回头的路已经走过九九八十一个坎儿了,爱人鼓励我说:“就当历险了,有我,你还不放心吗?”。

只能向前行了。坡爬上去了,看到了平坦的路,高兴之余,又开始向往滹沱河。穿过隧道,顺着导航提示方向向前行,不一会儿,向左拐的路口封堵了,只留有一辆车能通行的口子,我们小心翼翼地钻了过去,却不放心此路到底通不通,停下车来,问了问路人,得知前方不通,原计划的路线只能放弃,改线前往滹沱河。 我有些失落,又有些担心,怕影响大家的旅行心情,也只能转念往好的方向想。爱人重新规划路线,掉头向右拐,踏上了新的行程。

其实旅行,观景并非唯一的目的,一路随行的人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才是旅行最大的收获,顺境同乐,逆境同苦,在欢乐中品尝生活幸福的味道,在困难中积淀前行的力量,一段路,有一段路的风景,有一段路的故事,在故事的发生发展中,旅行者能更深层地反观自己,重新定位自己,能更深层认识周围事物,提高认知力,提升思维品质,旅行就是生活,就是灵魂修练的道场。

之后的路,一路平坦,中午时分,终于听到了滹沱河的涛声,山上树木葱葱茏茏,山下草木郁郁葱葱,路边茂盛的草与树遮住了观望河景的视线。我们停下车,顺河前行,走上一座桥,终于在滹沱河拐弯的地方看见了它的身影。 河流裹挟着黄沙涛涛不绝,黄色的波涛汹涌向东,河面并不宽,或许是在高山的威慑下,滹沱河缩小了自己的身姿,不敢妄自菲薄,规规矩矩地顺山势而流,不漫延,不扩大,不给周围的百姓带来灾荒,只用它的水滋养着这里的一花一木,谦虚地绕在山谷间,寻找合适它的地方。

站在桥头,暑天的大太阳在山间并未发威,亮亮堂堂的,没有热不可耐之感。

从此,滹沱河在山西留下涛涛不绝之声,继续向东奔向河北平山县,心里溯源着眼前这条河的源头,却期待着它向前奔流绘出的盛景,疫情将旅行者的脚步止于此,留下期待,他日,再随行……[1]

作者简介

王艳娟,女,山西太原清徐人,教师。爱好阅读与写作,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