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追尋滹沱河(王艷娟)

追尋滹沱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追尋滹沱河》中國當代作家王艷娟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追尋滹沱河

我常常思考山是怎麼形成的,常常向一起走在山間的愛人發問,不,又似乎是自言自語問:這些山是自己長起來的吧?愛人一般不置可否,只顧開車向山間前行。

我對大山既有敬畏,又有好奇。敬畏它的高大與連綿,敬畏它的磅礴與浩蕩,我從未完整地將一座山盡收眼底過,也從未徒步一步一個腳印從山底登到山頂過,只有遠觀其壯觀,近賞其肅穆;好奇它的來龍去脈,好奇它的生長與消亡,我從未清晰地掌握過一座山的成長歷史,也從未幸運地觀瞻過一座山的消亡歷程。大山似乎原本就屹立在人類未曾誕生前的某一天,而且肉眼很難發現它悄無聲息的變化,只有在四季輪迴中,能目睹它不同的色彩,似乎在亘古不變的大山里只有河流才能日夜守護它的偉大與執着。

山是靜默的,無聲無息,有了風,山便有了生氣,有了水,山便有了靈氣,在風生水起的日日夜夜裡,山谷里匯聚了無數條小溪,小溪奔流向山谷,河流便形成了,從此,山不再寂寞,谷不再乾涸,滾滾之流,奔騰不息,發自源頭,流經群山,奔向大海。

滹沱河的名字,我是從《航拍中國》電視欄目里聽到的,初步了解是從愛人的重複講解中聽來的,一睹其風姿的興趣是從查河名的正確讀法時在百度里產生的,能實地親近滹沱河,實現一個旅行者心心念念的夢想,或許還得益於疫情期間不遠行,否則,一家三口早已去了新疆或西藏。

天時,地利,人和,出發吧,不必帶許多行裝,因為要想很快看見滹沱河,從清徐出發,跨過陽曲縣,很快就進入陽泉市盂縣境內了,車程2小時左右,就進入了太行山脈,兜兜轉轉,走走停停,不急着去追滹沱河的真容,因為它在這山群里從未停止過奔流,先慢慢賞玩擁抱它的群山,順山勢,沿河川,踏着人類在大山里繁衍生息的足跡,向山問路賞景。

路,似曾相識,景,似曾相識。我不禁感嘆:「這兒我似乎來過!」。低矮的民房,整潔的院落,寬敞的河川上有玉米、有核桃、有草、有花,還有風濤聲、鳥鳴聲、蛐蛐聲不絕於耳,只是蜿蜒的柏油路有點坑窪。愛人笑眯眯地說:「咱倆4年前去定壤南莊就走過這兒,咱們這次還是順着這條路走,走着走着,就看見滹沱河了。」「哦,我說麼,可這路好像不太好了。」

事實證明原來走過的路,確實不好走,到處是修路的施工現場,路不成路,只是還通着,下過雨後的這條路,更是難行,水、泥、沙、石隨心所欲地躺在車前,一會兒是一灘水,一會兒是泥糊糊,看上去軟塌塌不敢前進,一會兒又遇到了修橋的工程,大概有45度陡坡,陡坡是碎石與白灰還有就地取的土鋪墊成的,碎石裸露,看上去跟本不能走,重型機械還在碾壓路面,一會上去,一會兒下來,對面路上已排了幾輛要下坡的車,似乎很急,壓路機剛一停,那幾輛車就順坡下路了。

我說:「這咋爬呀?去西藏的路也不過如此了吧?」

愛人淡定地說:「能爬上去。」

兒子笑着說:「這路,考驗車的性能了。」

此時,我真想放棄前行,可回頭的路已經走過九九八十一個坎兒了,愛人鼓勵我說:「就當歷險了,有我,你還不放心嗎?」。

只能向前行了。坡爬上去了,看到了平坦的路,高興之餘,又開始嚮往滹沱河。穿過隧道,順着導航提示方向向前行,不一會兒,向左拐的路口封堵了,只留有一輛車能通行的口子,我們小心翼翼地鑽了過去,卻不放心此路到底通不通,停下車來,問了問路人,得知前方不通,原計劃的路線只能放棄,改線前往滹沱河。 我有些失落,又有些擔心,怕影響大家的旅行心情,也只能轉念往好的方向想。愛人重新規劃路線,掉頭向右拐,踏上了新的行程。

其實旅行,觀景並非唯一的目的,一路隨行的人能產生心靈的共鳴才是旅行最大的收穫,順境同樂,逆境同苦,在歡樂中品嘗生活幸福的味道,在困難中積澱前行的力量,一段路,有一段路的風景,有一段路的故事,在故事的發生髮展中,旅行者能更深層地反觀自己,重新定位自己,能更深層認識周圍事物,提高認知力,提升思維品質,旅行就是生活,就是靈魂修練的道場。

之後的路,一路平坦,中午時分,終於聽到了滹沱河的濤聲,山上樹木蔥蔥蘢蘢,山下草木鬱鬱蔥蔥,路邊茂盛的草與樹遮住了觀望河景的視線。我們停下車,順河前行,走上一座橋,終於在滹沱河拐彎的地方看見了它的身影。 河流裹挾着黃沙濤濤不絕,黃色的波濤洶湧向東,河面並不寬,或許是在高山的威懾下,滹沱河縮小了自己的身姿,不敢妄自菲薄,規規矩矩地順山勢而流,不漫延,不擴大,不給周圍的百姓帶來災荒,只用它的水滋養着這裡的一花一木,謙虛地繞在山谷間,尋找合適它的地方。

站在橋頭,暑天的大太陽在山間並未發威,亮亮堂堂的,沒有熱不可耐之感。

從此,滹沱河在山西留下濤濤不絕之聲,繼續向東奔向河北平山縣,心裡溯源着眼前這條河的源頭,卻期待着它向前奔流繪出的盛景,疫情將旅行者的腳步止於此,留下期待,他日,再隨行……[1]

作者簡介

王艷娟,女,山西太原清徐人,教師。愛好閱讀與寫作,用文字記錄生活,感悟人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