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近体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近体诗.jpg|32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www.cqshangshi.com/news/pics/20160624/201606241466752534128.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cqshangshi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
[[File:近体诗.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www.cqshangshi.com/news/pics/20160624/201606241466752534128.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cqshangshi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近体诗,又名格律诗、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概因为科举的关系,诗的形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今体诗因其严密格式和规律,犹如法律、纪律一样,所以后人也称其为律体诗[1]。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写出来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后世叫做近体诗。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兴起于唐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2]
 
 近体诗,又名格律诗、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概因为科举的关系,诗的形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今体诗因其严密格式和规律,犹如法律、纪律一样,所以后人也称其为律体诗[1]。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写出来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后世叫做近体诗。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兴起于唐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2]

於 2020年2月22日 (六) 19:24 的修訂

近體詩,又名格律詩、今體詩,它是和古體詩對立的。唐代以後,大概因為科舉的關係,詩的形式逐漸趨於劃一,對於平仄、對仗和詩篇的字數,都有很嚴格的規定。今體詩因其嚴密格式和規律,猶如法律、紀律一樣,所以後人也稱其為律體詩[1]。這種依照嚴格的規律寫出來的詩,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後世叫做近體詩。近體詩大致分為三種:律詩、排律、絕句。興起於唐代,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2]

近體詩發展

近體詩發展,由南朝發端,劉宋時鮑照、顏延之、謝靈運等人嘗試調節平仄,彰顯韻律,是為「元嘉體」。蕭齊時,格律逐漸嚴格,蕭衍、沈約、謝朓、任昉等「竟陵八友」為其代表,稱為「永明體」,至初唐時,近體詩形式方才大致告成。

據現今流傳「詩格」等作品,初唐格律與後代認知尚有差距,有許多不同音律調節的嘗試,也未定型。到沈佺期、宋之問二人,律詩格律才算完成。沈佺期擅長七律,宋之問則長於五律,而後對押韻、平仄及對仗樣式討論,已漸趨一致。初唐文風華靡唯美,仍有六朝遺風。陳子昂、張九齡力轉流行,逐漸建立唐人詩風。

初唐時期,格律與風格都逐漸形成新體,進入盛唐時期,轉化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期。所謂黃金時期,乃專就形式美感與抒情風格而言,這也是許多論者所以為唐詩的特色。盛唐時期,田園、邊塞等風格、題材極盛,王維、孟浩然為田園自然詩風代表;岑參、高適、王之渙、王昌齡為邊塞詩風的代表。

絕句簡介

絕句,為近體詩體裁之一,一篇四句,有五言、七言之分,亦有少數六言作品。唐代近體詩形成以前,即有五言絕句的形式產生,入唐以後稱為「古絕」,原稱為「短句」、「斷句」、「截句」等,名稱最早可見於六朝。「古絕」形式較為自由,並無嚴格的格律限制,常有押仄聲韻的作品。至於格律化的絕句,又稱「律絕」,須依守近體詩格式。

五、七言絕句應起源於古詩,隨詩歌格律發展,而成為絕句,唐代達到極盛,宮廷、梨園、邊塞、旗亭無不傳唱。王昌齡王之渙李白杜牧李賀李商隱都是絕句的名家。宋朝以後,王安石蘇軾陸游同樣擅長絕句。

律詩簡介

八句 永明音律與六朝駢文對近體詩的對仗形式影響深遠,永明時期之後,工穩的對仗詩篇已逐漸產生,到隋煬帝江都宮樂歌》,初步建立七律的形式。

律詩最後成形於唐初,宰相上官儀為其代表,其作品「綺錯婉媚」,風行當時,稱為「上官體」,他提出所謂「六對」,歸納六朝以來的對仗形式。而杜審言詩作聲律工整,有諸多五言排律作品,建立五言律詩的法度模範。至沈佺期宋之問手中,律詩終告成熟,格律成為定式,當時並稱為「沈宋」,民間律詩以杜甫李商隱最為突出。 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