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在已经运行并开放10年的“轻工业部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已建设4年的 “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的。2008年11月18日,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并正式开始组建。
目录
机构简介
本重点实验室成已为西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1]基地之一,同时为陕西乃至于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重点实验室在造纸、皮革、染整、陶瓷轻工业领域涉及的各种助剂进行合成及其应用进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利用现代功能分子设计思想、探索新型轻化工助剂的合成及与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陶瓷浆料等作用机理,探索利用各种
化工中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轻工业中所需的各种化学品进行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
研究方向
方向一:造纸助剂化学与应用技术
( 1 ) 新型造纸助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针对造纸工业在原料、污染、能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新型造纸助剂的开发及应用实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造纸工业。利用纳米材料[2]制备技术、反相微乳液制备技术等合成的超高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系列助留剂、助滤剂和废水处理剂、聚氨酯改性有机硅高分子防水涂布剂、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超分子丙烯酸系分散剂,特别在提高箱板纸环压强度和抗水性能、提高造币纸湿强度及耐水洗性、利用短纤维和二次纤维制备高强度纸、减少造纸废水污染和节能减排方面,涉及到高分子合成及改性的前言课题和创新领域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及陕西省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
( 2 ) 新型造纸助剂与纤维作用机理: 系统研究造纸助剂微观结构对纸张的微观结构影响,重点研究各种新型无污染制浆用蒸煮助剂、漂白助剂、助留剂、助滤剂合成及应用,特别相关作用机理的探讨;型造纸助剂在表面处理中对纸的结构形态和纸张强度的影响,研究助剂对纸浆的胶体化学体系和性能的影响,完善和发展制浆造纸基础理论和助剂应用技术,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可为造纸助剂新品种的设计、制备以及新造纸原料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的指导。该方向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该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利用无皂乳液和微乳液技术合成中性施胶剂及表面施胶剂、中性松香施胶剂、环压增强剂和挺度剂的研究、合成聚氨酯改性聚酰胺多胺增湿强剂以及新型育果袋纸均曾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该方向同时还为企业提供成熟技术16项。
方向二:皮革助剂化学与技术
( 1 )绿色皮革助剂的合成理论及应用技术: 合成水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助剂,研究聚合物结构对皮革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工艺配合,进行皮革和毛皮的表面修饰和改性,以改善其手感、弹性、强度、感观等性能。主要研究代替铬鞣剂的高分子鞣剂及复鞣剂,重点研究无铬鞣剂、酶法脱毛等绿色皮革加工理论及生产新技术,进行制革清洁工艺与环境保护。胶原蛋白化学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工程技术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该方面研究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项目的资助。
( 2 )皮革助剂与胶原纤维的作用机理研究: 研究新型皮革助剂对胶原蛋白的作用方式及影响,探讨脱脂、鞣制、染色、加脂及整饰等机理,研究新型助剂对成革强度、弹性及表面性能的影响,丰富和发展制革和毛皮加工制备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新型乙烯基聚合物鞣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该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乙烯基聚合物鞣剂及其作用机理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磷酸酯化羊毛脂加脂剂于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加脂剂、戊二醛鞣剂、植物单宁的提取与研究、制革清洁工艺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全氟烷基聚氨酯防油剂、有机硅微乳液皮革防水涂饰剂、水性聚氨酯涂饰光亮剂等,为企业提供成熟技术近20余项,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
方向三:染整助剂化学与技术
( 1 )功能性有机硅高分子染整助剂 :以有机硅单体为原料,利用开环共聚、线性缩聚/平衡、化学接枝等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型聚有机硅氧烷织物整理剂,形成了独特的微乳液和纳米粒子合成技术,在氨烃基聚硅氧烷、羧烃基聚硅氧烷、环氧硅油、聚醚/环氧硅油、聚醚/氨基硅油制备及应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将进行低泛黄超柔软氨基硅系列织物柔软剂、高性能有机硅羊毛衫平滑整理剂系列、纳米级亲水性聚醚/氨基硅整理剂等。改性氨基硅油柔软剂、反应性有机硅滑爽剂、亲水性有机硅系列整理剂研究及应用机理研究。
( 2 )功能性有机氟高分子染整助剂 :将以全氟烷基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通过聚氨酯预聚体改性和扩链,形成了全氟烷基聚氨酯微乳液,作为防水防油防污剂,在制备及应用技术方面达美国杜邦公司同类产品水平。该方向将进一步进行其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将完全代替目前已经在国外禁用的全氟辛酸、全氟辛酰胺类防油剂,对于打破国际壁垒,对纺织制品出口创汇具有重大意义。
该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改性氨基硅油柔软剂于2005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和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为企业提供成熟技术10余项。
方向四:陶瓷助剂化学与技术
( 1 )有机高分子陶瓷助剂合成及应用: 主要研究各种有机高分子分散剂、坯体增强剂、聚合物陶瓷无模成形剂等新型陶瓷助剂及其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机理,以期解决传统无机助剂导致陶瓷坯体在传送过程和干燥过程的开裂,成品率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等缺点,合成稳定性和分散性聚羧酸类高分子超分散剂、氨基磺酸盐分散剂,研究其在浆料和釉料粒子表面可形成双电层结构,同时本身静电稳定和高分子位阻稳定和空位稳定的三重机制,可使胶体稳定或使在溶剂中不溶的粒子继续保持高度分散的状态等。
( 2 )陶瓷釉面功能化学品合成及应用: 主要研究高分子含氟处理剂的合成及其在陶瓷表面抗油、抗污处理中的应用,将有机氟和可聚合的苯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制备以水作为连续相的系列新型陶瓷表面处理剂,寻求一种全新的陶瓷表面处理方法,以替代目前使用含有有机溶剂类有机硅陶瓷表面处理剂。
该方向的研究于2006年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和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为企业提供成熟技术10余项。
方向五:食品助剂化学与技术
微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食品掺假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及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相结合为基础,研究开发食品微生物、农药残留、抗生素、生物毒素等的快速检测方法与应用技术;以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为基础,;以电子技术、光学器件和技术、超声波器件和技术以及传感器制作应用技术为基础,与我校微机所、特种材料研究所联合,研究开发快速、准确、价廉的分析仪器及在线检测设备。
方向六:新材料助剂化学与技术
(1) 清洁生产配套用化学品与技术 本研究方向重点合成节能减排高分子化学品,应用于轻化工厂的废水处理,为减轻我国制浆废水及制革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和生产工艺技术。多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红麻全秆化机浆废水处理研究”,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蓝桉、尾叶桉CTMP、APMP置换漂白研究”,为速生材无污染制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案;完成中国轻工总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竹子磺化化机浆漂白技术的研究”;完成西安市重点科技项目“碱法草浆黑液SW-CC-A处理研究”。目前承担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造纸废水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应用”等4项。制备出适合于中小型以草类原料为主的制浆造纸企业的蒸煮黑液、中段废水和白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及配套高分子化学品。
(2) 环境友好助剂与材料方面 主要研究聚乳酸(PLA)、聚羟烷基酯(PHA)、聚ε-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碳酸亚丙酯(PPC)及其共聚物、聚乙烯醇(PVA)和淀粉类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合成及改性基础理论及技术,并开发出高性能且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初步控制降解速度、酶降解和酶再聚合的机理,构建生物降解材料再生循环利用机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速度可控及循环再利用的机理研究” 等项目。解决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乳酸(PLA)、聚羟烷基酯(PHA)、聚ε-己内酯(PCL)、聚碳酸亚丙酯(PPC)等材料降解速度控制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问题。 方向七:能源助剂化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钻井用化学剂、采油用化学剂、提高采收率化学剂,如AMPS 多元共聚物抗温钻井液处理剂,无机-有机聚合物,环保钻井液材料,钻井液固相化学清洁剂等等,注重开发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改性产物及类天然产物结构的聚合物,以实现石油化学品的绿色化。
科学研究:近年来,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向项目65项。国家级项目24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经费737.2万元;省部级项目41项,经费291万元;承担横向项目53项,项目经费合计1820万元,,项目经费合计2848.2万元。
重点实验室在近年来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项1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0项。出版国家级着作32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80篇。
参考文献
- ↑ 人才培养的3种方式 ,搜狐,2017-12-18
- ↑ 关于纳米材料你知道多少?,搜狐,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