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路战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路战远

来自 光明网 的图片

路战远,男,汉族,1964年7月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 、党组副书记[1]研究员内蒙古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 。长期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的科研教学工作,主要针对农田风蚀防治、杂草防控、地力培育、产能提升等重大生产需求和科技难题,带领团队攻克系列关键技术,创建了耕地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使农牧交错区成为我国保护性耕作主要实施区,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保护与利用和农田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现为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农牧委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9年11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

2021年6月2日,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入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2021年12月29日,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华农业英才奖[4]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 、党组副书记

出生日期----1964年7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华农业英才奖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代表作品----《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研究》;《农牧交错风沙区退化农田生态保育研究》

学术兼职

兼任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大豆专家组组长   、农业农村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组专家、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专家、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山区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棉花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水土保持学会(WASWAC)理事、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组组长、《北方农业学报》主编等学术职务  = 。

主要成就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风沙区油沙豆防风固沙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轮作休耕耐旱春小麦品种根际偏好微生物与抗旱机理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 。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4完成人),其中主持完成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内蒙古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6项第1),其中,主持完成的“北方农牧交错风沙区农艺农机一体化可持续耕作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风蚀防治与地力培育关键技术”项目获2021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

此外,授权国际专利3件、国内专利93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6件,制定标准35项、出版专著和主编著作15部,参编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10余篇 。

主要论著

(一)主要著作

1.《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

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作物抗旱节水栽培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

路战远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3. 《农牧交错风沙区退化农田生态保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4.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5. 《北方农牧交错区现代农牧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6. 《Crop rotations-farming practices,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benfits》,NOVA,2016年。

7. 《保护性耕作大豆田间杂草防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

8. 《国家政策与农民行为应对》,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9.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蒙汉对照)》,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年。

10. 《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综合控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代表性论文

1. Fungal communities aremore sensitive 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than bacteria in different spatialstructures of silage maize under short-term nitrogen fertilization.Applied Soil Ecology. 2022

2. Genomic regions controllingyield-related traits in spring wheat: a mini review and a case study forrainfed environments in Australia and China. Genomics.2022.

3.Impact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on spring wheat yield in northern China.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2021.

4.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and annotation of the fiber flax (Linumusitatissimum) genome. Frontiersin Genetics. 2021

5. Short term fallow in rotation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yield of Brassica napu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2020

6. Effects of trace irrigation atdifferent depths on transcriptome expression pattern in cotton ( G. hirsutumL.) leaves. BioMed ResearchInternational. 2020

7.休耕对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21

8.干旱胁迫对春小麦旗叶生理特征及其根系抗旱基因表达特征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

9.痕量灌溉对棉花花铃期光合性能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灌溉排水学报.2020

10.不同耕作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华北农学报.2014

主要荣誉

先后被授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内蒙古杰出人才、内蒙古草原英才领军人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人才称号。荣获2015年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1年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

团队先后获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内蒙古旱作保护性耕作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内蒙古自治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

2021年6月,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入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第二轮评审候选人

任免信息

2018年7月,拟提任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

2018年7月20日,路战远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参考来源

  1. 路战远:37年倾心守护北疆农田生态 ,百科, 2022-07-03
  2. 路战远研究员简介 ,内蒙古大学, 2021-06-27
  3. 内蒙古路战远获得2019年何梁何利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9-11-28
  4. 路战远:37年倾心守护北疆农田生态 ,搜狐, 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