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路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路口镇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莲花县东北部,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业特产有西瓜、辣椒和肉牛养殖。截止到2008年有肉牛养殖基地一个,黑山羊、梅花鹿养殖基地各一个,香菇培育基地二个,大棚蔬菜基地一个。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镇内拥有自来水厂、砖厂、精粉厂、宏发建材有限公司。[1]

中文名: 路口镇

外文名: Lukou Town

别 名: 路溪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萍乡市

地理位置:莲花县东北部

面 积: 53.79 km²

下辖地区: 1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街头村

电话区号: 0799

邮政区码: 337108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2653人(2017年)

著名景点:莲花石门山、仰山文塔、湖塘古民居

车牌代码: 赣J

行政代码: 360321102

历史沿革

1949年置路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50.3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路口、元山、范家、丰施、东湖、街头、下垄、庙背、小岭、湖塘、阳春、汤坊、同坑13个行政村。1999年撤乡设镇。

地理位置

路口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的东北部,是莲花的东大门,东接安福县,南连永新县,西邻湖上乡,北界闪石乡,驻地路口距县城25公里,全镇总面积53.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7公顷,其中水田765公顷,森林面积17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

行政区划

全镇辖辖路口村、丰施村、范家村、街头村、庙背村、湖塘村、汤坊村、阳春村、同坑村、下垄村等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截止到2008年5月人口14290人。

基础设施

路口镇交通便利,S317路焦线、S318厚莲线两条省级公路贯穿而过,边贸经济活跃,集贸市场历史悠久,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截止到2008年有商业门点375个,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自来水已进街入户,美化、亮化工程早已完工,集镇街道环卫人员每日清扫,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方言

路口镇的方言,一般认为属赣语吉茶片。这一点与莲花县大部分乡镇是相同的。但其腔调又与县城腔调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域划分,莲花话可分为砻西腔和上西腔两大类。砻西腔接近永新口音,上西腔则接近安福口音。县城使用的是砻西腔,路口镇则使用的是上西腔。因此路口镇的方言与邻近安福县的方言是比较接近的。

经济概况

耕地面积2.21万亩(含旱地4489亩),大小湖泊54处,水面2199亩,塘、堰408口,水面1232亩,开挖各类鱼池804口,水面3403亩,沼泽湿地种植莲藕1500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8757万元,财政收入383万元。社会固定投入1086万元。粮食总产量12278吨,棉花130吨,油料1499吨,蔬菜总产量31052吨,生猪出栏10580头,羊673头,家禽出笼10.31万只,禽蛋222吨,水产品总产量5399吨,出栏菜牛403头。路口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业特产有西瓜、辣椒和肉牛养殖。截止到2008年有肉牛养殖基地一个,黑山羊、梅花鹿养殖基地各一个,香菇培育基地二个,大棚蔬菜基地一个。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镇内拥有自来水厂、砖厂、精粉厂,引进的宏发建材有限公司规模较大,资金雄厚,2008年已投入生产。

石门山综合养殖场

石门山综合养殖场位于莲花县第一高山石门山半山腰处,创建于2007年4月,该处三面环山,风景优美,一条盘山公路是唯一进出通道,三面高山形成天然屏障,远离各种污染,是一个理想的天然绿色养殖基地。养殖场内有丰富的天然草,120余亩耕地,房屋十余幢,水源十分充足。自2007年4月份以来,同坑村村民刘生民开始利用这一天然优势资源,发展山羊、肉牛、土鸡等养殖产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壮大,在镇政府和县产业办的引导和支持下,2008年9月养殖场已初具规模。养殖场本着利用路口镇肉牛养殖和交易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为契机,以发展肉牛为切入点,另配养山羊、土鸡,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获纯利润7万余元,尝到甜头后,2008年刘四流等三位村民也相应加入了养殖场成为了股东,截止到2008年9月已发展肉牛120余头,山羊230只,土鸡1000余只。在石门山养殖场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路口镇相应又增加了下垅、范家、庙背等多家家庭养殖场,有力地促进了路口的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地理人文

路口镇内以丘陵、山地为主,东南、北面多山,中部多丘陵,有莲花最高峰石门山,海拔高度为1300.5米。资源丰富,大理石、金属镁等矿产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镇内风景名胜较多,路溪古建筑群尤为出名,省市文物专家多次到镇考察,古建筑群总体装饰豪华,雕工精细,可称艺术上品,古建筑群已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仰山文塔、双石门、庙背古松同样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路溪制锡工艺被列为省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塘村被列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社会事业

有九年义务制中小学一所,村完小三所,2008年全镇有老师92人,学生1450人,学校设施齐全,全镇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有线电视站一个,到2008年已与县有线电视接轨,电视覆盖率达100%,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新建了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施齐全,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路口镇设4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农村工作管理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和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路口镇机关行政编制为21名,截止到2008年有人员21名。设5个事业单位,即: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经济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25名。

党政建设

2008年以来,为了创建一个“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路口镇党委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网络的同时,还开展了“亲民心为民心、暖民心、得民心”为主题大讨论活动,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进行学习培训,明确规定每周的星期二晚上为机关干部学习日,由班子成员到一般干部轮流授课,每月月底作一次工作、学习汇报,确保工作前后有序进行。为了使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事事逐一落实,镇党委成立了督查组,对分配到各线上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不定督查,发现工作飘浮、未与群众打成一片、走过场的干部亮“黄牌”,严重者作下岗分流处理。路口镇党委还在各行政村建立了党员示范基地,红旗阵地,并严格要求村党支部每月不得少于2次交流学习,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培训。在浓浓的工作、学习氛围中,改进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危机意识,树立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带领群众致富的思想观念,在全镇范围内兴起了为民谋实干、办实事的风气。亲民、为民、富民“三民”班子,在农村基层他体现的是一个班子有团结力,有向心力,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路口镇在三项创建活动中,结合全年村级各项目标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通过对村干部进行民意测评,对群众反映比较差的,村组干部不团结,战斗力薄弱的丰施村、范家村两个班子进行了调整,调动了村级干部的积极性,使调整后的班子更加具有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带领群众致富,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主导,是引领群众致富的标兵,是群众在各项工作中的表率与榜样。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建设是有力的促进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落实的保障。面对当前党员出现青黄迫急的局面,路口镇将党建重点放在发展年青党员上,要求各村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将有志创业青年、致富能手积极吸收为预备党员,2008年以来共发展党员12名,同时,路口镇还依托扶贫村村级扶助契机,在庙贝村、丰施村、下垅村、街头村四村选拔4名优秀青年去功读大学,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做到村级后备力量有素质,有闯劲。二是还推行班子成员下达各支部授党课,使农村党员能吸收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更好地覆行党员义务,服务于农村基层。三是要求各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抓好集中学习,开展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差距中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很好地投入工作,带领群众致富。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视频

路口镇视频背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