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越王勾踐劍屬於春秋晚期的青銅文物,於西元1965年12月在湖北省荊州市的江陵望山一號楚國貴族墓中出土。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繩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經研究人員考證,此劍即為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劍。現今典藏於中國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1]
目录
特色
越王勾踐劍有著獨特的鑄造工藝,劍面光滑明亮,劍體毫無鏽蝕,並且非常鋒利。其藝術設計理念也體現了中國春秋時期青銅技藝的頂峰,在其劍身表面獨特的黑色菱形花紋圖案,光潔如玉、晶光熠熠,令觀者產生非凡的藝術美感。越王勾踐劍劍身中脊起棱,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劍格寬5釐米。飾黑色菱形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劍格正面嵌藍色琉璃,背面綠松石。越王勾踐劍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深深的體現出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2]
歷史
1965年12月,在距楚國別都紀南城故址七公里處的望山一號墓裡,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內人骨架的左則,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這把鋒利無比、精美絕倫的青銅劍的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共八個字。這種古文字,史稱“鳥蟲文”,是篆書的變體,釋讀頗難。考古工作者在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初步釋讀出劍銘中的六個字為“越王”、“自作(乍)用劍(左金右僉)”。
根據《莊子•說劍》記載,劍分三類:庶人劍、諸侯劍、天子劍。庶人劍為的是殺戮;諸侯劍則用來諸侯劍號令千軍萬馬;天子劍則以天下民心為劍。古今的王者,用的都是天子之劍。在古代,凡是能佩戴劍的人,往往有一定身份。倘若是王者,更是應該配有一把精美絕倫的寶劍。[3]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西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西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9位越王,此劍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劍上的越王之名方可做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轟動一時的學術討論。討論是由主持此次發掘的著名考古學家方壯猷教授發起的,參加者有郭沫若、於省吾、唐蘭、容庚、徐中舒、夏鼐、陳夢家、胡厚宜、蘇秉琦、史樹青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書信交流、切磋研討,學者們的意向趨於一致,公認劍上的八字銘文為:“越王鳩淺,自作用劍。”(鳩淺即勾踐)。勾踐--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嚐膽"說的就是他敗而不妥、勵精圖治的故事。
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這一歷史時期,列國爭雄,峰煙四起。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諸候國一百四十多個。湧現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春秋晚期的著名軍事霸主。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爭,各諸候國不斷改進和大量製造各式各樣的武器。各國都擁有一批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地處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由於近海,陸地上水網縱橫,不利於車戰,因此步戰及近戰利器——青銅劍便成為兵器中之翹楚。
春秋晚期,吳、越兩國湧現出諸如歐冶子、幹將、莫邪等當時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鑄劍能手。吳、越鑄造的名貴青銅劍,堅韌鋒利無比,威披天下、聲震各諸候國;這些名劍被載入史冊典籍《吼山勾踐石刻像》,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無論鑄造工藝還是實戰價值,均堪稱中國寶劍鑄造史上輝煌的巔峰。[4]
千古不鏽之謎
越王勾踐劍雖已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為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謎,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得出了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的準確資料表。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準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銹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此外,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緊插于黑漆木制劍鞘內,在劍鞘的保護下,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並且它所處的環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沒有生銹的重要原因。
經研究結果在在的顯示,當時制劍工藝已經掌握了金屬鉻鹽處理技術,即在劍身表面鍍上一層極薄的鉻,其厚度不過0.1毫米左右,而作用十分明顯,正是它保護古劍至今如新,鋒芒逼人。這種技藝現在已失傳,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必須用電鍍等技術,可見當時技藝之高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