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到浦城,倍受欢迎(徐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赶到浦城,倍受欢迎》是中国当代作家徐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赶到浦城,倍受欢迎
浦城,是长江以南的一座美丽的县城,又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县城。早在东汉建安初年,这里就曾设置县;西汉时,这里又为闽越族活动中心;三国时,这里称吴兴;唐时,这里称唐兴;武周时,这里称武宁。唐天宝元年(742年)因东越馀善在此临溪筑城,始定名浦城至今。
浦城处于福建北部闽江上游,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县境北部,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山脉相交接;东北与浙江省遂昌县、龙泉市、江山市毗邻;西北与江西省广丰县接壤;东南与松溪县毗邻;西南与建阳市、武夷山市相连。东西宽61公里,南北长87公里,境内面积三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山脉在其县境迂回逶迤,曲屈沿伸,形成四面环山,岗峦罗列的特点。整个地势从北向南倾斜,略呈向南开口的盆地。县境之内千米以上的山峰290座,雄峙在东北的营盘尖,海拔1664米,为县境群峰之冠,最低是豪村南浦溪水面,海拔仅164米。
浦城是个好地方,它既有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平时里,只要放眼望去,便能看见,青山历历,青草绵绵,天高地迥,山清水秀。从历史上看,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的古文化遗址有241处,仙楼山、梦笔山、浮盖山、九石渡、西山故居等极具景观。历代名人江淹、陆游、朱熹、徐霞客、林则徐等均在浦城驻足赋诗,写出了广为流传的佳作。浦城经济以农业为重,主产稻谷,久负“闽北粮仓”盛名。
浦城,美丽的浦城,人杰地灵。
在浦城县城北边山坡上有一座伍显庙。那里就是基建工程兵某部(某团)的驻地,该部队为三千多人的独立的团机关,其中有500人在此驻扎。部队占地面积约860多亩,营房依山而建,因势起屋。
2月24日下午五点左右,汽车抵达浦城车站。徐光学跳下汽车,将随身携带的行李从车上卸下,找一个平板车,把行李拉到某部去。当走到某部的大门口时,徐光学激动起来,因为他有一种真正到家的感觉,这里才是自己事业上的真正的家。在大门口,徐光学被站岗的士兵拦住,他出示证件后,那位站岗的士兵向他敬礼,徐光学很熟练地以军礼还之。然后,徐光学领着拉板车的人走进××部。
徐光学办好入住某部科研连的一切手续,从此就在这里进行新的革命。徐光学的人生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这次分配到某部科研连的除徐光学之外,还有两个人:宫保三、甘之茂。宫保三安徽太和县人, 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党,与徐光学同年考入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放射性地质勘探专业”,1977年2月毕业分配到基建工程兵第某团科研连任地质技术员。甘之茂,山东省滕县人,1970年1月入伍,后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综合找矿专业”,1977年2月毕业分配到基建工程兵某部(某团)科研连任地质技术员。当徐光学报到时,宫保三、甘之茂已报到。现在徐光学比规定的时间略迟两天,不过,今年分配到某部的大学生总算都到了。第二天,某部科研连召开全员大会,热烈欢迎徐光学、宫保三、甘之茂三位新大学生的到来。在欢迎大会上,老技术员、科研连指导员王心昀代表连队首长致词:
徐光学、甘之茂、宫保三:你们好!
我代表某部科研连全体指战员,对三位大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你们都是“老三届”毕业生,又都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考试进入大学深造的第一批新型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很多知识。现在你们分配到我们科研连来工作,给我们科研连注入了新鲜血液。要知道,“文化大革命”十年了,都没有地质系的大学生分配到我们科研连来,因此我们部队上人才奇缺。现在,部队上仅有几个技术骨干王工程师、董工程师等都是“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生,他们知识广泛,经验丰富,在野外跑地质,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年龄也大了,跑野外也困难了,搞铀矿地质必须后继有人呀。现在好了,你们分配到我们的科研连来,今后的重担需要你们来挑。据我所知,你们中有两位同志上大学之前当过兵,这次又返回部队,算是回家了。
你们是我部铀矿方面地质专家,你们年轻,有知识,身体又好,中国找铀矿后继有人了。你们是我们科研连的希望所在。你们一定要勇挑重担,搞好铀矿地质工作,为祖国多找铀矿,为祖国的原子能事业贡献力量。中国的铀矿事业要靠你们去发展,我相信你们决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你们的培养和对你们的希望。
再一次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王指导员讲完话后,全连同志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徐光学被二位新分配的大学生推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战友,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刚刚分配到某部科研连的三位新人,对全连干部、战士、指战员的盛情欢迎表示衷心感谢。我们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战经验,希望老技术员们能够好好带一带我们,好让我们尽快成熟起来。
我知道,搞地质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在野外寻找矿。我们来这里是工作的,我们随时准备吃苦。我们决心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的铀矿事业,为国家为人民找到更多更好的铀矿,为祖国的原子能事业向前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徐光学的发言简短有力,给全体科研连的指战员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发言也赢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作为新到浦城者,熟悉环境是理所当然的。徐光学、宫保三、甘之茂三人一同往营房后面的山坡上走去。登高远眺,只见此处地势比浦城县城稍高,放眼俯视,城县里楼房林立,鳞次栉比,大街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忙景象。城边的南浦溪像一条美丽的玉带自北向南折而向西从城边飘过,南浦溪上的那座古色古香的水南桥如长虹卧波,飞架南北,把浦城和河对岸的水南乡连在一起,形成了“南浦绿波”的著名风景。有一幅对联盛赞过这里的美景:
南浦绿波,西山气爽;
春风落日,秋水长天。
也似乎只有这对联能够很好地描写这里如画的风景了。刚建成的截面双链空腹式垣石拱桥----南浦大桥更是为“南浦绿波”美景锦上添花,与古老的水南桥交相映辉,使得这里的景致更的层次感,让人有一种“双桥落彩虹”的感觉美感。收回目光,他们观看到坡地上某团团部办公大楼,围绕团部有运输连、科研连、卫生队、化验室、警卫连及油库、仓库。尽管天气还比较冷,可是这里的山坡 上,满山松树,郁郁青青,山下公路,四通八达,各连队的平房坐落在青青松树之中。
早晨的山坡最有精神。战士们在宿舍前操场上出操声、浏亮的哨子声、“一二一”的吆喝声、有节奏的跑步声震荡着松树林。有时候,雾气笼罩下的山坡上只能听到声音,却不见松树,不见战士。雾气渐散,太阳出来,阳光明媚,松树多姿,视野广阔。多么整齐的营房,多整齐的军容,多可爱的战士!一排排战士身上那红领章、红帽徽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这种环境生活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夜晚的浦城更加漂亮。山下的灯火像天上的星星在黑夜中发亮闪光,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天上的星星像远处的灯光在闪烁。那美丽的境界如诗、如画、如梦、如幻。[1]
作者简介
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