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赠天目吴君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赠天目吴君实》是南宋爱国志士和文学家林景熙的作品之一。

赠天目吴君实

景熙义举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总统江南释教的札木杨喇勒智(杨琏真迦)为了盗取来皇陵中的金玉宝玩,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惨状目不忍睹,但无人敢去收拾。这时林景照正在会稽,出于民族义愤,与郑朴翁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1],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冬青花》诗:“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又作《梦中诗》四首,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十二月初九,文天祥[2]就义八周年忌日,文天祥好友谢翱富春山西台哭祭,写了《西台恸哭记》,又寄诗给林景熙。林景熙写了《酬谢皋父见寄》,一开头便说:“入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意为:古人不得志,则隐居山林,或遁迹江海,如今国亡,何处去找一方净土呢?因悲叹:“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

元成宗大德初年,林景熙先后到过杭州、华亭、苏州无锡、镇江、湖州以及严陵等地,写了许多寄托爱国之情的纪游诗,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也以诗文相互勉励。他重过南宋故宫,江山易主,景物全非,发出“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的感叹。过葛岭时,他对已被杀死的权奸贾似道,依旧责问“误国竟何言!”

林景熙归隐后,曾说不再与闻世事,但当他听到谢枋得不与元朝合作绝食而死,十分钦佩,以诗赞道:“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他听到家铉翁放归,呈说:“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把他比作苏武,表示无限景仰。同时,他以犀利的笔锋,借秦吉了和孙供奉,对那些寡廉鲜耻的叛将贰臣,予以痛斥。

视频

赠天目吴君实 相关视频

南宋:宋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非常丰厚的精神财富
完善诗词大会评判标准 做好诗词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