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贵阳药用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贵阳药用植物园于1984年7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隶属于贵阳市科技局的科研事业单位(为转制科研单位)。建设性质定位为以天然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为主,兼顾游览观光的市级药用植物园,具有科研、科普、生产、游览四大功能[1]

科研

科研基础条件

植物园长期从事中药材优质种苗组培快繁研究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园内设有中药资源研究室、中药繁种研究室、成果产业化开发室等科研实验室以及配套的4000平方米育种炼苗大棚和2000平方米铁皮石斛组培苗生产车间(生产能力为年产40万瓶,约500万苗),具有相应的科研人才队伍及科研基础条件。已与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贵州省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阳现代药业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物种保存方面

植物园以贵州道地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引种保护及栽培、驯化等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2],先后引种保护了珙桐、石斛、头花蓼天麻、淫羊藿、杜仲、黄柏、黄连、八角莲、宽叶水韭、苏铁蕨、喜树、竹叶兰、虾脊兰、芦荟、红豆杉、岩桂等药用植物20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40多种。


驯化栽培研究

植物园对金钗石斛、大马士革玫瑰、何首乌、半夏、芦荟、岩桂、淫羊藿、头花蓼等100余种有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其中与贵州威门药业合作进行的头花蓼的野变家与规范化种植研究,于2007年通过国家药监局的GAP 认证,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GAP认证的苗药品种。

新药研究开发

植物园研发的“润燥止痒胶囊”、玫瑰、芦荟系列产品等科研成果转化给企业后,均实现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种苗繁育研究及产业化

围绕我省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需求,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开展了中药材优质种苗的组培快繁等研究,太子参脱毒优质种苗的繁育研究中试项目即将完成,与威门药业合作的石斛种苗组培快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山豆根、珠子参、白芨等名贵珍稀中药材的优质种苗快繁研究也正在进行中。我园从中药资源保护、种子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研究到中药新药开发、药物检验检测、药企技术服务等方面已初具系列化的科技优势。

2005年以来,我园共完成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将5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内、外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独著或合著专业著作4本。

视频

贵阳药用植物园 相关视频

贵阳药用植物园 黔山放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