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泥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負泥蟲(Rice leaf beetle) 學名:Oulema oryzae (Kuwayama)分佈於日本、韓國、東西伯利亞、中國大陸[1]
型態外觀
成蟲體長3.7-4.6毫米,體寬1.6-2.2毫米。頭、觸角、小盾片藍色或接近黑色。前胸背板、足大部橙紅色。鞘翅深藍色並帶金屬光澤。體腹面黑色,背面光潔無毛。頭、觸角和體腹面被金黃色毛。頭具刻點,頭頂後方有一縱凹,觸角長度達體長的1/2。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3lqqr8a.html
寄主
生態習性
負泥蟲一年發生一世代,台東地區每年自元月下旬開始,成蟲陸續出現在稻田交尾產卵,卵由數粒至10多粒卵排成2~3列產於稻葉近葉尖處。卵期約7天。於3月中至下旬幼蟲發生密度達高峰期,幼蟲經14~30日即化蛹,在稻葉上營白色橢圓形繭,蛹7~10日羽化,4月中至下旬成蟲又逐漸飛離稻田。在北部地區其出現及飛離稻田時間約較台東地區延遲1個半月至2個月左右。由於本蟲通常發生於山區靠山邊之濕冷稻田,且僅危害第一期作水稻之生育初中期,此後成蟲遷移至附近之草叢休眠至次年春季,因此防治該蟲,應於水稻分蘗期發現每叢稻株上有負泥蟲幼蟲1~2隻時施藥1~2次最為有效。本蟲曾被列為本省水稻五大害蟲之一,但自合成化學殺蟲劑之使用後其發生量大幅減少。現在發生危害地區,幾限於東部及北部山邊地區。[2]
危害狀態
成蟲和幼蟲都危害葉片,以幼蟲危害較重。連續舐食葉肉,留下表皮,輕則葉片出現白條斑,稻田一片枯白,使水稻生育遲緩,植株矮小,分孽少,一旦發生可使水稻減產5~10%,嚴重可減產20%以上。重則造成許多白色縱橫條紋,受害重的稻苗枯焦、破裂,甚至全株枯死。[3] [4]
參考來源
- ↑ 負泥蟲 (PDF). 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植物保護圖鑑 (中文).
- ↑ 負泥蟲. 行政院農業委會 農業試驗所 (中文).
- ↑ 「愛惠農」水稻負泥蟲的症狀以及防治. 每日頭條. 2018-05-24 (中文).
- ↑ 水稻負泥蟲的發生及防治方法. 每日頭條. 2016-07-2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