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章伯益惠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谢章伯益惠砚》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的作品之一。
曾巩18岁时(1037年),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并。20岁入太学[1],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此后,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
“ |
人生对门东西陌,口耳一间心谁传。 况乃天地相去远,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万世复万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错且繁,以情相话何由缘。 造化岂不大且渊,到此缩缩智且悭。 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模坤乾。 一人诘曲意百千,以文写意意乃宣。 简书轴载道相联,驰夷走貊通百蛮。 义皇向今谷屡迁,言语应接旦暮间。 圣人不死术以此,又与其类殊蚑蠕。 外之君臣内父子,仁义礼乐定笔端。 砚与笔墨乃舟船,论功次第谁能攀。 伯益于文敏且颛,字向纸上生戈鋋。 与砚出入宜不捐,胡乃贽我璧弃泉。 作诗知砚功小大,报不充赐心焦然。 |
” |
— [北宋]曾巩 |
散文成就
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曾巩文章的特色在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再有,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分明,无不达之意。还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2],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视频
谢章伯益惠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代太学和现在大学是同一个概念吗 两者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趣历史,2020-08-01
- ↑ 散文的特点,天奇教育,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