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李華章.中國的脊樑(彭其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評李華章.中國的脊樑》是中國當代作家彭其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評李華章.中國的脊樑
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
——喜讀李華章的《中國的脊樑》
我懷着十分高興的心情,向全國中小學教師、中小學學生家長以及廣大的少年兒童朋友,推薦由湖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的脊樑》。全書分三輯:古代篇、近代篇、現當代篇,共64篇。生動地介紹了從古到今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中華民族的先賢俊傑、、優秀兒女,其中有被世界推舉為「十大哲人之首」的孔子,有世界上第一架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有世界上造紙發明第一人蔡倫,有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李時珍,還有詩仙、詩聖、包青天、王鐵人、雷鋒、楊利偉等,都寫得簡練而生動,翔實而完整,等於一人一個小傳。這無異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一個巧妙的縮寫,是中國古今風流人物的一次集體亮相,是一部向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是對「八榮八恥」的形象注釋。
李華章出生在湘西,成長在三峽,長期從事散文創作。同時,又堅持兒童文學寫作。近幾年來,為青少年寫作了多部好書,如《高峽出平湖》、《三峽民間故事》等,其中《中華三偉人的故事》(湖北少兒出版社),在去年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重印了三次,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團中央的重視,被列為全國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圖書之一,向全社會推薦。
這部《中國的脊樑》又會給廣大少年兒童讀者帶來一個驚喜。我讀完之後,由衷地喊出:中國偉大一一中國人民偉大。
《中國的脊樑》出版,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現在,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對祖國的歷史,對歷史上的優秀人物,知之甚少。據報載,上海有一次對某大學中文系學生作調查,答卷中,絕大多數人只知道中國有個金庸(知道金庸並非不好),不知尚有屈原、杜甫,連同在一座城市的巴金先生也無人知曉,甚至連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作者也張冠李戴,如此等等,叫人吃驚!說他們的腦子裡是一片文化沙漠,恐怕不算過分。忘記歷史優良傳統,忘記歷史上的優秀人物,就意味着背叛。
這部書里所寫的優秀人物,都是從小立下大志,勤奮好學,在極其困難的環境裡不懈地奮鬥,終於為中華民族、為偉大祖國的歷史譜寫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利益,什麼金錢地位,什麼兒女親情,甚至青春生命,都可以拋棄,這是何等偉大的胸襟啊!書中的《一代才女蔡文姬》,《一腔熱血灑高原》,《特級英雄黃繼光》等等篇什,讀後令人流淚,心靈里一定會受到巨大的震撼。在偉大和崇高面前,一切形形色色的自私者顯得多麼微屑而渺小!
看看書中的一個個主人公,是怎樣讓自己的青春閃光的:諸葛亮27歲時未出隆中就知道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曹操20歲時就被「舉孝廉」,入洛陽為郎;李白15歲時就能寫出好文章;共產黨員、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在武漢犧牲時也才33歲……至於屈原為什麼投江,文成公主為什麼進西藏,詹天佑為什麼學成後回國,梅蘭芳為什麼留起了鬍鬚,等等,其中的奧妙,都值得我們青少年朋友去很好地學習與研究。
《中國的脊樑》有很強的可讀性。作者把每個人物小傳都寫得簡練而生動,準確而通俗,鮮明而有個性,把人物一生的事跡,歷史的功過是非,敘寫得有分寸,不浮誇。有時還插敘一些故事、傳說和細節,讓文章飛動起來,讀之有興味。如屈原遇到漁父時的對話,王昭君出塞前回家鄉的情景,李白遇到用鐵杵磨成針的老奶奶的思考,等等,都寫得生動感人。
比如,作者這樣描寫昭君還鄉:「王昭君出塞之前,得到了元帝的恩准,回家鄉省親……昭君坐在雕花龍船上,依依難捨,含着熱淚,船走一路,留下許多傳說故事……最優美動人的要數桃花魚的傳說:龍船在慢慢行駛,昭君的思鄉之情更加纏綿。她懷抱琵琶,一邊彈奏,一邊流淚。香溪兩岸的桃花正在開放,燦爛如雲,春風輕拂,花瓣落在船上,頭上,水面,昭君的熱淚落在花瓣上。忽然,花瓣化作了桃花似的小魚……」(《人美心美王昭君》)
在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的長河裡,該有多少優秀人物用自己寬大而堅實的脊樑,扛起祖國這座巍巍大廈,讓她永遠屹立在地球一隅,雄踞世界東方;而這些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物、英雄豪傑,像天上燦爛的群星,永遠閃耀着不滅的光芒,輝映着中華民族的歷史,照耀着後來人前進的路。中國的脊樑,何止千千萬萬啊![1]
作者簡介
彭其芳,男,中國作協會員,湖南常德市散文協會原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