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认知地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认知地图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E.C.托尔曼所著《白鼠和人的认知地图》(1948)一文。他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认为,动物并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习得一系列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脑对环境的加工,在获得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这就是认知地图。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现场图的模型,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T·C·托尔曼所著的《白鼠和人的认知地图》。他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认为,动物并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习得一系列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脑对环境加工,在获得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这就是认知地图。它是一种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还包括方向、距离和时间关系等。此外,林奇(Lynch)在1960年研究了城市的意象,罗文森(Lowenthal)在1961年研究了环境的意象,沃尔波特(Wolpert)在1964年研究了空间选择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正是这些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建立了行为地理学和空间认知概念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认知地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直以来心理学家和地理学家们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模拟观点(Kosslyn&shePard,1975)认为,认知地图是真实环境中的复制品,它与物质环境大致一点点对应,似乎是一幅贮存在头脑中的环境的图像。

2.命题观点(Pylyshyn,1973)更加强调通过对信息赋予加以贮存。也就是说客观环境被再现为很多互相联系的概念,每一种概念都会引起很多联想,如颜色、名称、相应的声音、高度等,人们借助于这种命题网从记忆中寻找有关的各种联想,并由所画的草图体现出来。

后续的研究倾向于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即认知地图包含模拟和命题两方面的性质(Evan,1980:Kosslyn&Pomerantz,1977)。它是人们对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贮存、回忆、并对其空间方位和特征属性加以编码的产物。相比之下,模拟方法更原始,建立在直觉和本能的基础上;命题则需要编码、解码、学习和理解过程,在复杂环境中寻址,首先靠对控制要素表象的记忆确定大方位,然后在选定的小范围内靠形象与编码的解读寻找详细地点。因此,为了形成完整的认知地图,模拟和命题两种方法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