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言犹在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言犹在耳,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yóu zài ěr,意思是说的话还在耳边;形容对人家说的话还记得清清楚楚。出自《左传·文公七年》。

成语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成语辨析

【近义词】念念不忘记忆犹新余音绕梁

【反义词】置之脑后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对别人的话印象很深。

示例

~,忠岂忘心。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解释

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成语故事

公元前620年,晋国君襄公去世,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准备继承国君位。但是晋襄公夫人穆赢不同意,她每天着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闹,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弃嫡子不立而到外边求国君,将太子置于何地?

出朝后,她拉着太子到卿大夫赵宣子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家,向赵叩头说:先君在日捧着这孩子嘱托于您,说:'此子成才,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若不成才,我就唯您是怨。

'现在国君虽死,言犹在耳,而您都把这些忘了,不管了,想怎么着?赵宣子和诸大夫都怕穆赢,又怕她威逼,就改立了灵公为国君,发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并打败了秦军。 [1]

视频

国学经典之言犹在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