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藏研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藏研究》创刊于1981年,双月刊,是由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及藏学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据2019年11月第03期期刊内页显示,《西藏研究》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18人、编辑部有执行编辑1人,设主编1人、副主编1人、编委会主任1人、编委会副主任3人。

据2019年11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西藏研究》总被下载573127次、总被引13371次、出版文献共3273篇,(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1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48。

据2019年11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藏研究》载文量为1621篇、基金论文量为522篇、被引量为3343次、下载量为4220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29。

办刊历史

1981年,《西藏研究》创刊,不定期发行

1983年,该刊刊期为季刊[1]

2008年,该刊刊期改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西藏研究》主要设有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藏医、历法、艺术、文物、考古、民俗、教育、建筑、书评、国外藏学、人物介绍、名胜古迹、灾异、争鸣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9年11月第03期期刊内页显示,《西藏研究》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18人、编辑部有执行编辑1人。

学术交流

2014年11月5日-7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十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该刊编委会副主任索林、保罗,编辑次仁平措等参加了该次会议。

2017年8月27日-28日,“第五届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研讨会”四川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该刊王春焕编委参加了历史与现实:边疆理论与治理实践分论坛研讨,并作了题为《“条约体系”冲击“朝贡体系”所形成的中国边疆问题及其解决思考》的发言。

据2019年11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西藏研究》出版文献共3273篇。

据2019年11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藏研究》载文量为1621篇、基金论文量为522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11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西藏研究》总被下载573127次、总被引13371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1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48。

据2019年11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藏研究》被引量为3343次、下载量为42203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西藏研究》影响因子为0.2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5460名,在社会科学理论类排名(111种)中排第101名。

1998~1999年、2000~2001年、2002~2003年,《西藏研究》汉文版连续被评为第一、二、三届全国百家重点社科期刊

2000年~2001年,该刊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

2002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双高期刊奖”,名列第八。

该刊编辑部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办刊宗旨

以马列主义[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推进藏民族走向现代化为宗旨。

办刊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致力于把政治价值观与学术良知、学术品位统一起来,倡导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鼓励学者以历史问题研究推进现实问题研究.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藏学基础理论研究;始终贯彻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重视刊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导向性和学术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是人们了解西藏现实的一面镜子和考察西藏历史的一扇窗口,是促进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的一个平台。

办刊方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在肩负起为西藏自治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任务中,为繁荣发展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封面演变

《西藏研究》期刊封面文化演变过程如下:

视频

西藏研究 相关视频

第三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论坛
建学术平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