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瓦古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瓦古猿 一些生活于中新世的较为粗壮的似人似猿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它是美国古生物学家G.E.皮尔格林印度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的。属名的词头"Siva"是印度三神之一大自在天神的名字。[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西瓦古猿 动物界
西瓦古猿属 生存年代 约1250年至850万年前的中新世

基本信息

西瓦古猿属 西瓦古猿属 西瓦古猿属(Sivapithecus)身长约1.5米(4.9英尺),与现代的红毛猩猩个头大小相似。虽然在很多方面,它与现代非洲黑猩猩相似,但它的面部特征与现代红毛猩猩更相似。西瓦古猿的手腕形状和身材比例表明它居住在地面上及树上,而它的大犬齿和臼齿表明它吃较硬的食物,比如种子和无树草原上的草。

=地理分布

西瓦古猿属,出现在约1250年至850万年前的中新世。19世纪起在印度次大陆的锡瓦利克山脉(Siwalik Hills)发现了西瓦古猿属化石,后来又陆续在土耳其巴基斯坦中国希腊肯尼亚发现该属化石。

所得的标本大多为上、下颌骨和牙齿,以及少量肢骨。1978年冬在中国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煤窑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头骨。[2]

另外,在巴基斯坦的波特瓦高原挖到了一个带部分颌骨的面骨,在土耳其的西那帕发现一个带有部分下面部的颌骨,以及在匈牙利发现一块额骨破片。

外貌特征

西瓦古猿相当粗壮,较象猩猩。

从头骨上看,颅顶前部有强烈突起的"V"字形颞脊,于颅顶中部汇合后延续为矢状脊

眶上脊和腊玛古猿一样是弱和分离的,眉间区很宽和凹陷,没有眶上沟。面部短宽,自上而下呈凹弧形。上颌前部翘起,颧弓向外张开,上犬齿有明显的齿槽轭,两侧犬齿呈"八"字形张开,犬齿窝很深,上颌齿弓接近"U"字形。

下颌骨较深和粗,联合部内面底部有厚实而很后凸的下横圆枕,即猿板,下颌体很厚,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的标本中,下颌齿弓近似"U"字形。

在牙齿形态上,和腊玛古猿一样的是,上内侧门齿的唇舌径特别大,上外侧门齿特别小,下门齿的尺寸几乎相等,上、下犬齿都是高大而尖锐的,大大地突出于齿列平面。与腊玛古猿不同的是,下第三前臼齿的齿冠轮廓呈扇形,一般都是单齿尖的,臼齿咬合面釉质较厚,有复杂的皱纹。

分类与归类

西瓦古猿属最初被订的学名也很繁多,后来经过归并,目前常用的有西瓦古猿印度种 (Sivapithecus Indicus) ,西瓦古猿密提种 (Sivapithecus Meteai),西瓦古猿云南种(Sivapithecus Yunanensis)等。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瓦古猿属在灵长类进化史中的地位一直不明确。

1915年皮尔格林曾经在他的人猿进化谱系图中把西瓦古猿放在向人进化主干的爪哇猿人的下方,认为它可能是人类的祖先。

但是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西瓦古猿总是被学者们看作为现代大猿类的祖先。

到了70年代后半期,有些学者根据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共生的事实,又特别是根据它们之间在形态上的相似性,认为它们可能分别代表同一个种的雌性和雄性的标本。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又依据西瓦古猿化石在形态上显示出较多的似猩猩的性质,因此认为西瓦古猿(包括腊玛古猿)是现代猩猩的祖先。

1982年,大卫·皮尔比姆(David Pilbeam)出书描述了一个重大意义的化石发现--一大块西瓦古猿属的脸部和下巴化石,该标本与现代红毛猩猩头骨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而加强了西瓦古猿属是现代猩猩的祖先这一理论。

视频---古猿身高不足5英尺,四足穿行草丛看不见路,被逼无奈开始站立

参考来源

  1. 印度三大神, ,2个人图书馆 ,
  2. 石灰坝, 造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