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褴褛

XQY讨论 | 贡献2021年11月14日 (日) 05:0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褴褛

图片来自jeansTalk

褴褛日语ぼろ,今通称“ボロ”、“BORO”)是日本传统拼布文化和工艺[1][2][3],是百家布조각보的一种,源于江户时代的日本青森县(当时为津轻藩南部藩)的村庄[1][2][3]。这种拼布工艺制作的服饰也称为褴褛,为百德着物的一种,与其他百德着物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的是粗布。BORO与青森另一种缝纫工艺裂织裂織颇有渊源[1]。人们或许再也不会将衣服穿到破了才丢弃,然而在寒冷、且物资缺乏的青森地区,这些经过修修补补的衣物却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珍贵物品,上至日常的工作服野良衣、内衣,下到平日居家睡的寝具,这些经过不断经过修补的布料曾经是青森人们为了延续家族性命的日常用品,然而到了现在却广受包含欧洲各国的艺术家所喜爱。

目录

制作方式

当时布匹稀少,村民们将常用的麻布或其他粗旧布碎片拼凑成织物,当做寝具(如被褥、床垫)或服装,世代相传使用、穿著,并继续将布料一层层织染绣补。[2] [3]

青森气候寒冷环境严酷,而且直到明治时代才开始栽种棉花,因此在当时为了御寒,村民们使用厚麻布拼凑成BORO。经年累月,其呈现出或深或浅的靛蓝色[1]

青森女性将麻布和贵重的棉线编制在一起编织成有著漂亮花纹的服装,这种工艺被称为刺子刺し子,Sashiko)[1][2]。青森的女孩子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十五六岁时可以独当一面,会带著两三件完成的服装出嫁[1]

研究

日本民俗学家田中忠三郎田中忠三郎关注到了其收藏的裂织、BORO布的艺术性和生态环保概念,发表了写真集《BORO》(都筑响一撮影,2009年1月出版),并于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京都思文阁美术馆思文閣美術館旭川国际染织美术馆国際染織美術館、东京青山图书中心青山ブックセンター举办了“田中忠三郎珍藏 ‘BORO’”(田中忠三郎コレクション 『BORO』)展览。

影响

BORO的缝纫工艺、艺术设计得到了世界现代时尚界的关注[2]匡威等品牌推出了各种以BORO为灵感并命名的设计和产品。[4] [5]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file159 “青森のBORO(ぼろ)”|NHK 鉴赏マニュアル 美の壶. NHK.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日语). 
  2. 2.0 2.1 2.2 2.3 2.4 BORO EXHIBITION. AMUSE MUSEUM(东京布文化と浮世絵の美术馆).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日语). 
  3. 3.0 3.1 3.2 小出由纪子、都筑响一. 《BORO つぎ、はぎ、いかす。青森のぼろ布文化》. アスペクト. 2008年12月 (英语). 
  4. CONVERSE FIRST STRING JACK PURCELL BORO. MILK.COM. [2013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日) (中文(繁体)‎). 
  5. 体现日本工艺之独到,KAPITAL Kountry 牛仔裤、古布披肩、拼接蓝染卫衣. 中国服装网. [201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