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螢火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螢火魷
圖片來自搜狐

螢火魷学名Watasenia scintillans}}),又名螢魷螢烏賊,为武裝魷科[1]下的一个物种,屬於只有本身的螢火魷屬。牠是一種非常小的魷魚,通常有3英寸(7.6厘米)長。和其他深海生物一樣可以發光,這些光可用來引誘獵物。萤火鱿多分布于日本海日本四国以北的太平洋沿近海。

物种特色

萤火鱿于西太平洋海域被发现,水深约183至366公尺(600-1200英尺)处。这种鱿鱼的每根触鬚都有一个发光器产生萤光,进而引诱猎物。据报导,此种鱿鱼是其物种中唯一能辨别颜色者,牠拥有3个类似视网膜的器官,每个具有不同光谱频率的感光度。萤火鱿身长大约3英寸(7.6厘米),寿命长约一年,拥有标准的8条触腕和2条触足。此鱿鱼一整天都待在百公尺深的海裡,只有夜晚才会来到海面附近,在体内的发光器与感光器作用下,牠可依照深度来调整自身的亮度。

求偶

其交配其为每年3月至6月,手法即是发出萤光来吸引异性。

商业价值

萤火鱿在日本属于商业渔获,据统计,从1990年至1999年间,日本约捕获了4,804-6,822吨的萤火鱿。日本本州富山县富山湾为此渔获的主要供应地,因为富山湾的深层水域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加上富山灣靠岸處還有一個V字型海谷,時常會有湧昇流由下往上帶,將螢火魷推上岸邊,因此萤火鱿在每年3至6月皆会到此产卵>,富山县即因大量产此渔获而将萤火鱿选为「县鱼」。

參考文獻

  1. 武裝魷科,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