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虹桥机场)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原圖鏈接來自 必應 的圖片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IATA代碼:SHA;ICAO代碼:ZSSS),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閔行區。在上海兩個民航機場中,虹橋機場距離市區較近,但規模較小,只運營中國大陸國內航線及部分港澳台和日韓航線,大部分國際航線則是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負責。

虹橋機場分為一號航站樓和二號航站樓,跑道在兩個航站樓中間。一號航站樓為舊航站樓,位於長寧區;二號航站樓為新航站樓,位於閔行區,大部分航空公司在二號航站樓。2017年,虹橋機場共接待進出港旅客4191.13萬人次,實現貨郵吞吐40.80萬噸,起降航班263720架次,2019年客運吞吐量為4567萬人次。。客流量位列中國大陸第7位。

2012年起,虹橋機場被Skytrax評為四星級機場[1]。但同時虹橋機場也在2015年度以54.3%的準點率被FlightStats評為全球188個大中型機場中準點率第6低的機場

早期歷史

虹橋機場始建於1921年3月,該年北洋政府航空事務處擬定京滬航空線時,始籌劃航線在上海的機場。最初曾選址吳淞,後選中上海縣與青浦縣的267畝土地作為上海航空站。1921年3月10日機場動工,並於同年6月底完成。但因經費不足,機場未能通航。1929年5月,交通部滬蓉航空管理處選定虹橋機場作為上海航空站,同年7月開航,並於8月開通上海至南京航線。1934年4月再次征地擴建,1931-34年間為歐亞航空公司樞紐機場。

1937年8月9日發生虹橋機場事件,是為淞滬抗戰導火線之一。日軍占領上海後,將虹橋機場作為軍用機場使用並擴建跑道。抗戰勝利後曾由中華民國空軍接管,後於1946年11月5日由中國航空公司接收復,同年12月被定為國際入境機場。1947年8月行政院決定將虹橋機場定為民用機場。後直屬於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航站樓

自2010年3月16日0時起,除春秋航空和出入境航班在1號航站樓辦理登機手續、登機外,其餘所有航班的登機手續均在2號航站樓辦理。2019年7月中旬起,1號和2號航站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航班實現值機、安檢、登機全面無紙化[2],通過手機二維碼身份證取代原先紙質登機牌和安檢驗訖憑證。

視頻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相關視頻

上海:虹橋機場暫停所有國際 港澳台進出港航班業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