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噬牛铜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虎噬牛铜枕
圖片來自云南省图书馆

虎噬牛铜枕,又称猛虎袭牛铜枕西汉早期青铜器装饰雕刻。高15.5厘米,宽50.3厘米,江川李家山出土。整体似马鞍形,两端上翘,各铸一立牛;枕的一侧为云纹,另一侧以云纹为底,其上有浮雕的虎噬牛图像三组;出土时在死者头下,部分耳环或头骨残片尚粘连于器面,故定名铜枕[1] 。是滇国青铜器的代表作,现为云南省博物馆藏。

特点

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第17号墓出土[2]。此器呈马鞍形。两端上翘,各铸一个牛。侧面浮雕三只凶残猛虎,分别扑在牛背上。云南出土的青铜器上多见虎、牛雕饰,反映出古代滇族奴隶主阶级的权威和意志[3]。虎噬牛铜枕出土时在死者头下,部分耳环或头部残片粘列到器面[4]

「虎噬牛」是滇青銅器中常見的題材,如「虎噬牛銅枕」、「虎噬牛銅扣飾」等。這說明「虎噬牛」在滇國經常發生。牛虎銅案選擇了這一題材,不僅是本土文化的產物,而且還可能受到北方草原文化中動物搏鬥題材的影響。它以動物軀幹部分為主體造型的藝術構思,則與湖北九連墩戰國墓中出土的銅俎頗為相似,這種相似性可能與文化的溝通有關,《史記》里「莊蹻王滇」的記載也同樣產生於類似的文化背景中。

牛虎銅案虎牛搏鬥的藝術意象受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影響,它的造型則可能接收到了楚文化的一些「文化碎片」,它所反映的是稻作民族——滇人的一種獨特的原始宗教理想——虎為百獸之王,是權威的象徵;牛是財富和生命的標誌;虎噬牛既是現實世界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之間關係的真實反映,也包含了滇人對「死亡」這一生命終極命題的認識與理解——小牛從大牛腹下步出,與其解釋為「護犢」,不如說是代表著「新生」,是生命的一種新陳代謝;「大牛」作為犧牲死亡的目的是為了「催生」新的財富與生命——小牛。牛虎銅案既包含了「死亡」,又孕育了「新生」,巧妙地通過「牛」這一特殊媒介來表達稻作民族對財富生命風調雨順牲畜繁衍等願望的渴求。[5]

參考文獻

  1. 虎噬牛铜枕 战国,云南省图书馆 ,2008年03月20日
  2. 朱大渭主编. 中国通史图说 2.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999.09: 368–369. ISBN 7-80114-467-8. 
  3. 严云受主编. 中华艺术文化辞典.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5.10: 312. 
  4. 张增祺主编. 滇国青铜艺术.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12: 288. ISBN 7-80586-715-1. 
  5. 「原創連載」藝術專刊-84-漫話牛虎銅案,每日頭條,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