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藏醫藥浴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藏醫藥浴療法是將全身或部分肢體浸泡於藥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後臥熱炕發汗,使腠理開泄,祛風散寒、化瘀活絡,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療法。藏醫經典《四部醫典[1]中,列有專章講述藥浴療法。

歷史悠久

藏醫藥是我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民族醫藥的重要代表。

藏醫藥歷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下積累起來的醫學經驗。它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成書於公元8世紀下葉的吐蕃王朝時代,由著名藏醫學家宇妥·元旦貢布所著。

藏醫學和藏族天文歷算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醫學體系,藏醫藥學以「水、火、土、風、空」五原學說和「龍、赤巴、培根」三因學說為理論基礎,以青藏高原的植物、動物、礦物和部分「南藥」為基本藥物,採用適應高原環境和遊牧生活的行醫方式,對高原缺氧環境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養生文化也越來越得到醫學界的重視。

由於青藏高原幅員遼闊,山高水急,藏醫藥文化的民族特徵和地域特徵比較明顯,藏醫的診斷、醫技和藥物常有地區和流派的差異,近幾十年來隨着藏醫藥事業的建設和學術交流的廣泛開展,藏醫藥的繼承和弘揚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藏醫藥浴療法是藏族人民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具有良好療效的藏醫外治療法。它又稱「五味甘露浴」,最早記載於著名藏醫學家宇妥·雲丹貢布編撰的藏醫巨著《四部醫典》,距今已有一千三百餘年的歷史。

藏醫藥浴主要有水浴、敷浴、汽浴三種方式[2]。藥水浴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是把圓柏葉黃花杜鵑葉水柏枝高山麻黃、「坎巴」五種藏草藥作為主藥加水熬煮後,供患者浸泡洗浴,起到疏鬆通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對於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有極佳療效。

藏醫藥浴療法極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它的組方、浴前診斷、綜合施治都是在藏醫學理論指導下完成的;它所採用的藥材均為雪域高原原生態環境下的地道藥材;其藥浴工藝、時令選擇、病人護理等蘊含着藏民族特有的人文因素;在施治過程中綜合運用藏藥學藏醫診斷學、藏醫護理學以及最初的傳統製劑加工工藝進行內病外治,在世界醫學史上是罕見的。

藏醫藥浴療法是傳統藏醫藥的一項代表性技藝,是世界各國患者和研究者認識、了解藏醫藥的首選。由於藏醫藥浴一直採取口傳心授的方式,進一步加強整理、繼承工作已刻不容緩。

產業介紹

藏醫藥浴法,藏語稱「瀧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風、空「五源」生命觀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觀及疾病觀為指導,通過沐浴天然溫泉或藥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調節身心平衡,實現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傳統知識和實踐。該遺產項目既體現了相關社區民眾通過沐浴防病、療疾的民間經驗,也是以《四部醫典》為代表的傳統藏醫理論在當代健康實踐中的繼承和發展。

療法介紹

藏醫藥浴療法是將全身或部分肢體浸泡於藥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後臥熱炕發汗,使腠理開泄,祛風散寒、化瘀活絡,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療法。 藏醫經典《四部醫典》中,列有專章講述藥浴療法。

古代藏族人民認為「甘露」是一種神奇的靈丹妙藥,它可以使人長生不老,並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疑難疾病。藏醫經典《四部醫典》中,列有專章講述藥浴療法。13世紀藏醫南北兩派和新宇妥·元丹貢布等歷代藏醫名家都著書論述藥浴療法。

相傳文成公主初入西藏,身癢色異,時生毒瘡,藏王松贊干布將藏藥以「藥浴」方式給文成公主薰蒸沐浴後,膚疾全無,體散異香,美麗無比。之後此配方在藏宮流傳到民間,民間高醫對配方進行長時期的改進,成就了——五藏神。

五藏神蒸骨法保留了藏藥古法「藥浴」熏蒸的用藥原理,通過對身體加熱的方式完全打開患人體的毛孔並加速血液的流動,然後將中藥離子化和氣霧化,透過皮膚吸收把藥效持續均勻地靶向滲透到病灶,使藥效發揮到淋漓盡致。

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著名藏藥驗方。可治療經久不愈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頸肩腰腿痛等疾病,療效顯著。

除水浴外,還可用「縛浴法」,其法是將上述藥物放入布制小袋中,包好並捆縛在患部,也可起到與藥水浴同樣的作用。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病患部位較為局限者,全身性疾病患者仍以藥水浴為宜。此種療法,可驅逐濕毒,治療黃水病、消渴症,療效顯著。

敷浴法根據病情需要,分為清熱敷浴和祛寒敷浴兩種[3]

清熱敷浴: 方藥1:各種穀物糧食,磨成細粉;芝麻油或陳年植物油調和,用布包紮,不可過緊。 主治:頭部破裂,致病邪散於脈者。 用法:先將患部頭髮剃盡,把藥包置於其上,吸收黃水,留有未盡膿血及黃水,再用吸角吸去。 方藥2:麻花艽花研細,奶酪調和,敷浴。 功用:消熱性作腫。 方藥3:各種鮮花(毒花不用)煎煮後敷浴。 主治:熱病散布於脈道。

祛寒敷浴: 方藥1:干酒糟、兩頭尖,用酒煎煮後敷浴。 功用:對四肢發腫之疾患,浴後使之化膿。 方藥2:鴿糞,用酒煎煮後敷治。 功用:敷於患部,促使化膿。 方藥3:各種動物骨頭,用酒煎煮後敷浴。 主治:關節刺痛。

療法評析

一、適應症 四肢強直或攣急,跛蹺,癤癰,炭疽,新舊瘡瘍,各種皮膚病,婦女產後病,肌骨黃水充斥,特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甚效。

二、禁忌症:發燒,妊娠,嚴重高血壓,嚴重心腎疾病,活動期結核,浮腫等不適宜用此法。

三、原理探討《藏醫藥選編》記載,圓柏枝主治腎病,黃花杜鵑葉平騷擾引發的培根邪等病,水柏枝清肉毒,麻黃撲殺竄人脈中血蟲而清肝熱,「坎巴」能使血液平衡,兼清黃水而療關節腫脹。五味配合,具有「祛痰化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益腎壯腰」等效能。再加輔助藥方、白酒、麝香等,治療四肢僵直拘攣,胃火衰敗,脾血不足,腰風寒,瘡瘍皮膚等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藏藥浴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有效率達94.3%。可通過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CD8細胞和降低CD4細胞水平而達到對該病的免疫調整作用。

四、注意事項 藥浴前停止服用激素與非甾類抗炎藥2周以上者才可藥浴。治療期間必須保溫、避風濕、臥床休息,食用羊肉湯等熱性營養食品,禁止劇烈活動、勞累、風吹雨淋和房事。

主要功效

藏醫理論認為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是構成人體的三種能量物質,也是引發疾病的三種因素[4]。它們在人體內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動態平衡關係,共同維持着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如果人體受到飲食與起居等內外因素的干擾,三因素偏盛偏衰、相互對抗而失去平衡和協調,將發生病理變化,引發各類疾病,成為發病的根源。

藏醫藥浴以藏醫三因觀念為理論依據,貫穿於藥浴組方、藥浴的整個過程以及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藏醫藥浴以「五味甘露」為基礎配方,在五味甘露藥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病種添加「卡擦」藥,從而形成了豐富的臨床效果。

藏醫藥浴是一種藏醫學「內外結合」的民族特色療法,將人體全身或腿足局部浸泡於藥液中,在水的熱能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下開放毛孔,藥物成分透過皮膚直接吸收,進入經脈血絡,輸布全身而促進微循環,從汗毛孔中排出滯留於體內的病邪,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申遺成功

2018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5],成為中國第40個入選《非遺公約》名錄的遺產項目。

視頻

藏醫藥浴法相關視頻

藏醫藥浴法:雪域高原的神奇藥浴
藏醫藥浴法「申遺」成功
藏醫藥浴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藏醫藥浴法中文版申報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