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蓟门烟树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蓟门烟树碑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蓟门烟树碑

所属区域;中国北京

门票;40元

蓟门烟树碑立于北太平庄街道黄亭子。高3米、宽0.8米、厚0.25米,山字形首浮雕云纹,须弥座。额篆书《御制》,碑阳楷书大字“蓟门烟树”4字,碑阴刻乾隆帝行书七律一首。

蓟门烟树碑又叫蓟丘,俗称土城,是辽城和元城的故址。在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 村元代土城遗址上。古城墙和古建筑物都已废圮,只有古城门旧址两个土阜还存在。高3米、宽0.8米、厚0.25米,山字形首浮雕云纹,须弥座。额篆书《御制》,碑阳楷书大字“蓟门烟树”4字,碑阴刻乾隆帝行书七律一首。相传当年其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名蓟门烟树。

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渊源

蓟门烟树为“燕京八景”之一。金始定燕京八景之时,定名“蓟门飞雨”,元代相延之,明代改为“蓟门烟树”,清代袭之。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碑于土城之上。碑坐北朝南,汉白玉石质长方形。碑高3米,宽0.8米,厚0.25米。碑基为须弥座,饰以莲花浮云。据传原建于皇亭子之中,1900年亭毁,石碑暴露于外。石碑正面为乾隆所书“蓟门烟树”四字。

碑阴为乾隆帝所书律诗一首:“十里轻杨烟蔼浮,蓟门指点认荒丘。青帘贳酒今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1985年由北京市园林局进行重修,以石碑为中心,兴建了亭台和城墙,植树绿化,定名为“蓟门烟树碑”,以供游览。

北京著名风物景观中,有“蓟门烟树”。“燕京八景”之说,始见于金代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8),其中的“蓟门飞雨”,到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翰林学士胡广等13位大臣创作《蓟门八景图诗》,把它改为“蓟门烟树”,遂以名世。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弘历皇帝将此景御题树碑,立于德胜门外东升乡黄亭子村(现海淀区学院路上乾隆碑犹在)。蓟门源于蓟城。其形成的确切时间,一直没有考古证明。一说当在商末,西周时为蓟国都城;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秦代曾置蓟县,但与天津蓟县无沿革关系。天津蓟县秦代置为无终县,北魏时属渔阳郡,隋改渔阳县,唐属蓟州;曾有土城,明初以砖石包砌,与古蓟城无关。1913年,始有天津蓟县。

金史》记: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世宗对臣下说:“朕前诣兴庆宫,有司请由蓟门,朕恐妨市民生业,特从他道”。可见当时的蓟门是个繁华所在。据考证,其地约当今宣武门外大街西侧一带。垂直“南行约一里”便进了牛街北口,蓟门在古燕都城中靠近大悲阁。据《析津志》载:“蓟门在古燕都城中,今大悲阁,南行约一里,基枕其街盖古迹尔”。辽圣宗因避雨曾入大悲阁,因改名圣恩寺,成为“蓟门飞雨”的来源。后来,大悲阁圮废,蓟门地名也不存在了。

明代

明代,姚广孝曾作《蓟门诗》:“云树依依接远丘,时看飞雨洒征裘;不知铜马坊何在?惟有桑干水自流”。李东阳也有《蓟门作》:“蓟门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村有数峰;坐久不知迟日暮,隔溪僧寺午时钟。”诗中所叙蓟门景色仍在金中都城中,但其景名逐渐由“蓟门飞雨”演变为“蓟门烟树”。明人邹缉所题王绂之《燕台八景图》上说:“蓟门在旧城西北隅,(误指元大都德胜门)门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缥缈,游人行旅,往来其中,多有赋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

清代

清代,乾隆皇帝好古,寻访古迹,指元大都西墙残门为蓟门。写诗:“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南望帝京佳气绕,五云飞护凤凰楼”。乾隆写了诗还觉不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碑于此,并在碑后赋诗:“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填入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它确切地描述了蓟门当时盛况。其实,历史上的蓟门不在元大都西城墙北部,而是在今宣武区界内的原金中都城中,今之“蓟门烟树”不过是借题发挥。为了后人怀古之情,1949年后,据史料和乾隆的诗,在学院路西侧土城又建起雄伟壮观的城门和碑台,蓟门烟树碑重新高高耸立;修造古朴典雅的楼、馆、廊、青砖灰瓦,别具风采,种植了花木草坪,再现“芳树重重拥蓟门,苍茫烟翠满郊原”的景色。

考古研究

在上古的时候,司马迁的《史记》里说,人文初祖黄帝的孙子叫颛顼,他统治的范围“北至于幽陵”,幽陵即幽州也,大抵是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地方,到了西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后,“幽州”才和今天的北京地区有了直接的联系。东汉时期,幽州的治所在蓟县,就是宣武区这块地方。蓟门烟树碑上面的榜文是:“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意思是说:北京城区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的年代是在周朝,这块地方叫蓟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撰写的《北京建城记》,镌刻在柱前石碑上。这个纪念柱,是1995年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周年而做的。

这里的“蓟”,曾经是西周初年一个封国的名称,也是北京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地名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的考古发掘初步证实,蓟城的旧址就是宣武区广安门一带。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很有名的《水经注》里面讲,蓟城是以蓟丘来命名的,丘就是一个小山冈。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说:他曾经出使契丹,在契丹境内看到了大蓟这种植物,它的枝叶就像车盖一样大,是中原地区所没有的,这个地方叫做蓟城,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蓟”是什么植物呢?植物辞典里有“大蓟科”。也就是说,先有了蓟这种具有地方特点的植物,然后命名了蓟丘,在蓟丘的基础上又命名了蓟城。之后又变动成为蓟门。地名产生的关联过程就是这样。喜欢风雅的乾隆皇帝就在这个地方立了这个碑。

专家探索

周王朝自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后,习惯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东迁后王室衰微,从“天下共主”沦落为托庇于诸侯大国的附庸,经过长期鲸吞蚕食,春秋时几十个国家兼并成7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是时自公元前475年起至秦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止。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蓟城具体方位究竟在今天北京什么地方?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1965年在配合市政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65座战国至汉代陶井,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内白纸坊、广内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较密集的地方是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村元代土城遗址。

70年代又陆续在西单大木仓宣武门白纸坊陶然亭姚家井等处发现一批战国至汉代陶井。井是用一节节井圈套叠成圆筒状,井底还发现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很显然,这是生活水井,水井密集,说明当时人口很稠密。根据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专家们推测蓟城应在发现陶井最密集的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考古工作者曾在白云观附近的“蓟丘”发掘,发现了一段古城墙的西北角,在此城墙下压着3座东墓,说明该城建造年代不早于东汉,这又作何解释?它提示对战国“蓟城”位置需要重新认识,这只能待有更多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这对于研究蓟门烟树碑无疑起到了一个促进推动的作用。

文化底蕴

蓟门烟树最早见于唐代大历年间诗人李益,生前在客游燕赵期间,曾有题为《秦城》的七绝一首,诗云:“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遗乘风更北飞”。诗中“秦城”,地在京城南宝坻县南十里,传为“秦始皇所筑”故名。诗中说的“蓟门”,当时指的唐时幽州藩镇城,亦后来辽金故都城之前身。不过在金中都城中,则又真有称为“蓟门”的一处地方。《金史》记: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世宗对臣下说:“朕前诣兴庆宫,有司请由蓟门,朕恐妨市民生业,特从他道”。

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土阜傍多林木,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即此。现尚存乾隆御牌一座。描述“蓟门烟树”的诗词篇章被刻成壁画,增加人文内涵。

景点布局

蓟门烟树碑周遭树木葱茏,有松、柏、槐、榆上百个品种,是世界大都市中规模较大的树木种子园。置身起伏不平的山峦之上放眼四望,大树下面有矮树、乔木,林边是灌木,还有榛柴棵、苕条墩、映山红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随处可见的灌木。蓟门烟树碑塑造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并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一种以保护为前提利用植物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和可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经营管理区域。

蓟门烟树碑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景色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地域、文物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亭台水榭点缀其间,风光旖旎,景色四季各不相同,春季妩媚多姿,夏季艳丽缤纷,秋季色彩斑斓,冬季银妆素裹,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景致特色

元大都北土城遗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与高及顶宽之比为3∶2∶1,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元后期又于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里,使北部土城废弃,成为遗址。今遗址尚存约12公里,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的遗迹,是规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方位的重要历史遗迹。古人笃信风水,城市兴建亦自如是。古人建城,安居择墓,必先选择“藏风聚气”的兴旺之地,“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依风水之观点,南属阳,北属阴。元大都是一座规整而对称的城市,如南北两垣均辟开三门的话,因城门南北相对,那么阳气从南门进入大都城后,沿中轴线北行,经皇城、宫城至北墙,气即由中门而泄,乃属不吉之形。为防“气泄”之弊端,由是设计者将北墙改为二门,以实现“挡气”之目的。

乾隆皇帝把蓟门烟树定景在元大都北土城遗址附近,是因为在明代的《北京八景图》中,“古城西北蓟门前”所说的古城指的就是元朝的都城,西望到的景色,估计就是原来元朝皇帝大面积植树造林的福荫,升起的烟,也许是黄昏时附近人家升起的袅袅炊烟。

蓟门烟树碑在坐落在元大都北土城遗址中更增加了几分历史的韵味。很能使世人联想到元朝统治疆域的广阔,体验到京师的元大都城,它在过去的岁月中是如何发挥了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重要作用。

相关视频

蓟门烟树:乾隆的考古“成果”太荒唐,还题字立碑,却成了不灭的“罪证”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