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岙兵营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岙兵营遗址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境内的一处古代兵营遗址,为南明将领张煌言抗清期间修建的抗清设施。兵营位于象山县南侧的花岙岛,故名。最大的兵营为雉鸡山兵营和高涂岙兵营,均为砾石构筑,设有城墙、地道等设施,为研究南明史和古代海岛军事设施的重要样本。2005年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张煌言,字玄箸,号苍水,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崇祯时中举人,弘光元年(1645年)与钱肃乐等奉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不久任石浦守将张名振监军,以南田、林门一带为据点抗击清军。张名振去世后,张煌言接任了张名振的军职,并于永历十三年(1659年)偕同郑成功北伐,克复多地,但因郑成功在南京兵败,只得退居浙东沿海。永历十七年(1662年),鲁王病逝于金门岛,次年张煌言自感抗清无望,于是解散义军,至南田悬岙隐居,1664年,张煌言被捕,10月被处斩,死后葬杭州西湖南屏山北麓,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1]

张煌言抗清的军事遗址多位于象山南田一带,如樊岙以及林门(蜊门)港两岸,而以花岙岛上的遗址保存最为完好。张煌言对兵营的修建曾作诗云:“鸠工严部勒,治屋亦犹兵。据水轩辕法,依山壁垒横。短垣缭却月,中露贯长庚。只此扶桑国,居然细柳营。”据推断,花岙兵营和屯田遗址于1646年始由张煌言和张名振一同营建,张名振去世后由张煌言独立维护至1662年,1664年张煌言被捕后兵营废弃。而张煌言被捕的地点也被认定为位于花岙岛上。

遗迹

花岙岛上分布有众多兵营、屯田遗址,此外还包含关隘、防御墙、地道等军事设施,使用天然砾石筑成[2]。在所有兵营中,高涂岙兵营和雉鸡山兵营面积最大,为主兵营,此外有小兵营十余座。

视频

花岙兵营遗址 相关视频

万年大佛---高塘岛花岙大佛山
浙江象山旅游风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