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或译为《生活与美学》,美学著作。尼·车尔尼雪夫斯基著。本书是作者写于1853年的硕士学位论文,俄文本于1855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周扬译,约10万字。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企图应用费尔巴哈的思想来解决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理论上批判了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学说,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正象作者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中指出的“这篇论文的实质,是在将现实和想象相互比较而为现实辩护,是在企图证明艺术决不能和活生生的现实相提并论。”(中译本106页)作为一部唯物主义的美学专著,本书将社会生活看成是人类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基础和源泉。但是,由于受费尔巴哈机械论的影响,本书所认识到的社会生活,还只是感性直观的物质存在,而不是社会实践的历史生成,因而仍不能辩证地处理好“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复杂的理论问题。

作者介绍

尼·车尔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1889),俄国美学家、文学批评家、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曾任《同时代人》主编,以杂志为讲坛宣扬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后被沙皇政府逮捕,监禁、流放22年。主要著作有:《果戈理时期俄国文学概观》、《莱辛,他的时代、生平和活动》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相关视频

“艺术审美”提升文化治理能力
王德峰教授: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2.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