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船政风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船政风云》是由宋业明、黄港执导,王朝柱编剧,巍子夏天鲍国安、许还山、韩再芬、刘劲、孙飞虎等参加演出。共三十二集。

《船政风云》以船政兴衰为载体,深刻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大篇幅地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写出了共和革命的前奏。

这部电视剧独特于取景在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川石村[1]。这部电视剧独特于取景在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川石村。

该剧于2007年5月8日在中国大陆首播!

剧情简介

故事将发生在福州独具特色的,自虎门销烟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1866年到1885年)的近20年中国近代史历程。

剧中既有对清廷官场各色人物的描摹,也有对近代军工业萌芽的写照,同时还有壮烈的中法海战的再现,汉族、畲族、高山族等民俗生活的描写。除了再现沈葆桢、左宗棠等人励精图治、筹建海防、开办船厂,也勾勒了从船政学堂中走出的邓世昌刘步蟾、张成、严复等杰出的海军将士和第一批中国近代工业的优秀人才。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西方列强不断进行侵略和恫吓,1856年英法两国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更是国力日衰。面对列强的威胁,朝廷中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改革派提出开展洋务运动,走富国强兵之路。

1866年,以左宗棠、沈葆桢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慈禧太后、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斗争,他们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福州马尾建造了造船厂,开设了船政学堂[2],造出我国第一艘具有当年先进水平轮船,培养出我国第一代海军。

32集电视剧《船政风云》真实地再现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讴歌了左宗棠、沈葆桢等一批爱国者的历史功绩,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主题,以及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866年春左宗棠就在福州设厂造船一事给朝廷上书,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訢的力劝下同意左宗棠在福州设厂造船。8月,左宗棠亲至福州,购买民田200多亩做为厂基,又聘请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正当筹备工作紧张进行时,清政府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去西安镇压捻军起义。突然的变化使处于初创阶段的船政局工程面临夭折的危险,左宗棠表示决不半途而废,他向清廷保举原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上任后积极筹备造船厂,设立船政学堂,以培养自己的造船工程师和海军军官;设置船政衙门,总理船政事务。面对来自至上而下守旧势力的干扰、破坏,英桂、沈葆桢等船政官员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了惩治以闽浙总督吴棠、布政使邓延楠等反对船政的贪官,沈葆桢果断处决了吴、邓的下属苏利和李有才,达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洋监工日意格带领十几位专家和技工到来,马尾船厂正式开工造船。1869年第一艘具有先进水平的兵商两用轮船——万年清号成功下水,实现了船政大业。

沈葆桢拒绝了法国人驾驶轮船出海试航的要挟,亲自带领船政学堂培养的第一批中国未来的海军军官,登上“万年清”随船试航。并委托吴大廷随船北上天津卫接受朝廷检阅。

视频

船政风云 相关视频

船政风云:巡抚上街做小买卖,但他却不知道大清发生了一件大事
船政风云:左宗棠杀了几个乡民,部下却说他做的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