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北路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清治时期 |
---|
|
台湾北路协设置于1733年,前身为台湾北路营,是台湾清治时期,掌管台湾台湾府城(今台南)以北的军事机构。北路协隶属台湾镇管辖,官署设于彰化,而主官为副将。因为清治初期,台湾于台湾府城以北,大多为平埔族势力范围之未开垦荒地,因为台湾北路协除了是台湾台南以北的最高军事单位,也象征了汉人开垦的势力范围拓展。[1]
分为中营、左营、右营的北路协兵力,约维持在三千官兵上下,而辖区高达三百公里以上,范围从台北到嘉义,涵盖了四分之三的台湾西边陆地。
北路协中营
如以19世纪之同治光绪年间为例,其详细配置为:
- 北路协中营(即本来之台湾北路营配置)
北路协左营
- 北路协左营
- 驻防诸罗,后称嘉义营。配置:参将一员及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各一或数名。而其所战力则约为战兵520、守兵612名
- 计兵694名。不过实际存营或汛防者约234名。
- 驻防诸罗,后称嘉义营。配置:参将一员及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各一或数名。而其所战力则约为战兵520、守兵612名
北路协右营
- 北路协右营:驻防竹堑(新竹),后称竹堑营。而其所属则有游击、守备一员、千总三员、把总六员
- 计兵535名。除挑裁革故未补者三百二十八名,实在存营及汛防者二百零七名。
历任台湾北路协副将
- 马骥
- 靳光瀚
- 观柱
- 雷泽远
- 江化龙
- 梁时楹
- 马龙图
- 郭宏基
- 杨普
- 温有哲
- 编柱
- 张世英
- 李云标
- 张世英
- 刘奇伟
- 王介福
- 隋光德
- 左瑛
- 袁大鹤
- 赫生额
- 蔡攀龙
- 林天洛
- 陈邦光
- 福兰泰
- 鲁安邦
- 福兰泰
- 特克什布
- 陈大恩
- 张无咎
- 吴大瑞
- 海隆阿
- 董金凤
- 海隆阿
- 金殿安
- 卢植 (清)
- 什格
- 英林
- 罗卓
- 明祥
- 苏巴尔汉
- 明祥
- 徐廷荣
- 王万邦
- 赵裕福
- 党守正
- 赵裕福
- 黄其汉
- 叶长春
- 珊琳
- 叶长春
- 关桂
- 吕大陞
- 叶长春
- 曾玉明
- 曾元福
- 曾玉明
- 夏汝贤
- 林得成
- 汤得陞
- 曾元福
- 林珠
- 谢复云
- 唐守赞
- 郝富有
- 乐文祥
- 林福喜
- 吴光忠
- 滕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