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世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世英
哲學史家、美學家、哲學教育家
出生 1921年
武漢市
逝世 2020年9月10日
國籍 中國
母校 昆明西南聯合大學
職業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世英(1921年-2020年9月10日),武漢市人,當代哲學家、哲學史家、美學家、哲學教育家[1]北京大學哲學系著名教授[2]、《黑格爾著作集》中文版主編、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美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3]

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6年至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學任教。

2020年9月10日10時49分,張世英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逝世,享年100歲[4]

人物介紹

1921年張世英生出生。

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

1946-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

1952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外國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其中1959-1966年擔任《光明日報》哲學副刊主編。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編,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名譽顧問,美國傳記中心名譽顧問,南京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大學、湖北大學兼職教授 。

曾任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德國哲學》叢刊主編(1986-2001)。

2012年,張世英被授予「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2017年北京大學設立「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並於同年12月26日舉行頒獎儀式。

2020年6月20日至21日,「張世英與當代中國比較哲學研討會」舉行。會議開幕式上,張世英先生通過短視頻寄語本次會議「和而不同,萬有相通」。

2020年9月10日10時49分,張世英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逝世,享年100歲[1]。

學術講座

《我和我們--關於自我和個性的一點哲學思考》、《西方現代繪畫的哲學思考》

學術成就

張先生最重要的學術貢獻是創立「萬有相通」的哲學體系。隨着《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進入澄明之境——哲學的新方向》的問世,一個涵蓋本體論、認識論、美學、倫理學和歷史哲學的「新哲學」體系初步形成。後來出版的《哲學導論》,正式宣告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個性的哲學體系的誕生:萬有相通的哲學。其核心思想是:萬物不同而又相通。「萬有相通的哲學」既繼承了中國古代哲學中「萬物一體」的思想傳統,又融合了西方哲學特別是近代西方哲學中「主客二分」的思想傳統。

在張先生看來,中國古代的「萬物一體」或「天人合一」說,缺乏近代西方哲學「主客二分」的階段,直接的後果是:人的主體性受到壓制,科學不興。西方近代主體性哲學促成了科學與民主,但主體性的過度膨脹又造成了人與自然乃至人與人的緊張關係。「萬有相通」的哲學旨在避免各自的片面性,把西方的「主體性哲學」融入到中國的「萬物一體」思想傳統之中。在張先生看來,對於當下的中國來說,當務之急是補上西方哲學「主體性」這一課。中華文化未來要崛起於世界,有待於「個體性自我」的進一步解放。《中西文化與自我》 和《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 在這方面有振聾發聵之效。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張先生還在「萬有相通」的哲學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美在自由」的人生境界說。可以說,「萬有相通」的哲學是中國當代最具原創性的哲學體系之一。

張世英的「人生四境界」說,是其「萬有相通」的哲學在現實實踐層面的具體落實和體現,是其運用自己的哲學思想探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國人理想人格建構、中華文化繁榮發展路徑的理論結晶。這一學說,對於我們今天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能提供深刻啟迪。

張世英是「人生四境界」說和「萬有相通」哲學的倡導者,也是「人生四境界」說和「萬有相通」哲學的身體力行者。他說:「我以為哲學是關於人的學問,本不應自外於實際生活,哲學家也應按自己的哲學信念生活,否則,哲學便會失去自己的光輝和生命力。」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身上,理論品格與精神品格、治學與為人高度統一。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中,深深感受到他求真務實、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和愛無差等、民胞物與、一視同仁的人格風範。他家的客廳中掛着他自撰和書寫的條幅:「心游天地外,意在有無間」。這樣一種「萬有相通」「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是他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的生動體現。這種知行合一的人格風範,深深感染和影響了每一位和他有過交集的人。

張世英
哲學家張世英

哲學教育

張先生是一位享譽學界的哲學教育家。作為「老師」的張先生始終兢兢業業,誨人不倦,贏得了一代代學子的廣泛讚譽,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卓有成就的哲學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以80歲高齡為本科生開設《哲學導論》課,同名著作更是成為了很多大學哲學系的指定教材或參考書,榮獲思勉原創獎。張先生的講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學生更是遍及海內外。鑑於為我國哲學(美學)研究和教學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張先生於2013年獲授「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 2017年,北京大學設立「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並於同年12月26日舉行頒獎儀式。

2017年頒發的首屆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頒給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哲學家陳來和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美學家朱良志兩位知名學者。張世英先生在頒獎致辭中表示,將哲學、美學與基金、金融聯結在一起,是將最高遠和最底層的需求相結合的創舉,對於體會人生的意義很有啟發。他說,今天,我們既要有發展經濟的現實追求,又要有「仰望星空」的精神追求,將這樣的理念傳播於社會,是這個獎項設立的意義所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指出,希望以首次頒獎為契機,發揮基金和獎項的引領作用,促進北大乃至全國的美學哲學教育和研究的發展。北京大學基金會秘書長李宇寧表示,兩位獲獎教授實至名歸,他們思想深邃、德藝雙馨,在全國學術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是各自領域的學界領軍人物。

第二屆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於2019年5月19日在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頒發,來自五所大學的五位學者獲得這一殊榮。獲得本次美學哲學學術成就獎的兩位學者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楊國榮和南京大學教授周憲。今年首次頒發的青年學者獎得主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英瑾和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卜天。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評委會主任葉朗教授說,獲學術成就獎的楊國榮、周憲兩位教授,思想深邃,著作等身,在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三位年輕獲獎人,也是青年科研拔尖人才。他們獲得這個獎勵實至名歸,也彰顯了張世英美學哲學獎的專業性、包容性和開放性。

據了解,「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由中國泛海公益基金會於2016年9月捐贈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是我國哲學、美學領域首次設立的專項學術獎勵基金,面向全球以華語著述的學者。基金共設兩個獎項,一是「美學哲學學術成就獎」,每年獎勵兩位分別從事美學(包括藝術學)研究和哲學研究的學者,每人獎勵人民幣50萬元。二是「美學哲學青年學者獎」,每年獎勵三位從事美學哲學研究的學者。兩年來,這一獎項在學界和社會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為推動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起到積極助益。

黑格爾哲學

張先生系統研究了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幾乎所有部分。他認為,黑格爾的全部哲學體系的最高峰是他的精神哲學,黑格爾哲學是關於人的哲學,精神哲學部分應比他的邏輯學部分受到更大的重視。黑格爾哲學作為傳統形而上學的頂峰,又蘊涵和預示了傳統形而上學的顛覆和現當代西方哲學的一些思想。他的《論黑格爾的邏輯學》和《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都是中國較早系統論述黑格爾哲學體系中這兩個部分的專著。

融通與批判

自80年代始,張世英先生有感於國內學術界對"主體性"討論時概念不清,對西方現當代哲學進行了深入探討,根據對西方哲學的整體理解,張世英先生認同西方哲學大體經歷三次革命的觀點。第一次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轉向,即從具體事物中尋找事物之根源轉向到在人的"心靈世界"即"理念"中尋找根源,從而開啟了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先河。第二次是笛卡兒所開創的以"主客二分"和"心物二元"為基礎的主體性哲學。而第三次即胡塞兒所代表的西方現代和後現代哲學,其特徵是主客融合或超越主客關係。而對於中國哲學,張先生認為"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國哲學的主導思想。在《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中,張先生認為中國哲學缺乏主客二分的思想和主體性原則,基本上是以前主體性或前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為原則的哲學。而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批思想家們主張向西方學習,直至近年來中國哲學界對主體性問題的探討都可以看作是對西方近代哲學中主體性原則的探求。

張世英
著名教授 張世英

整體性哲學

在《進入澄明之境》一書中,張先生認為,現代西方哲學已擯棄了傳統形而上學對現實世界的漠視,從抽象虛幻的概念世界重新轉向可以觸摸的人的生活世界。但這種轉向並不是主張停留於當前在場的東西中,而是要求超越當前,只不過不是超越到抽象的永恆的世界當中,而是其背後的未出場的東西,而這種不在場亦是真實的。此時哲學的最高任務不是達到同一性或相同性,而是把在場和不在場,顯現和隱蔽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種融合的整體亦即達到了天地萬物之相通相融。此時的天地萬物回復到了無盡整體之本然,從無限的整體的視角看待有限的存在者(包括自我),而不執著於當前的有限之物,達到一種融當前的東西與無盡的未出場的東西為一體的境界。張世英先生在他的《哲學導論》中更加系統化和理論化地對整體性哲學進行詳細地構架。通過兩種在世結構,人--世界和主體--客體,來揭示哲學史上的本體論的建構特點,並通過這種在世結構的分析,對精神發展的階段 、真理觀作一種結構性的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張先生認為此時的"萬物一體"是真 、善 、美的統一體。在萬物一體的普遍聯繫中才能把握真,而只有超越主客關係才能達到物我兩忘的美,而萬物一體的審美意識使人有"民胞物與"的責任感和同類感即是善。而這種意在突破傳統 、超越現實 、展望未來的整體性哲學被張先生作為"希望的哲學"。

人物評價

改革開放之後,張先生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國際哲學舞台,應邀參加了眾多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也曾邀請多位國外著名哲學家來華交流。張先生的學術成就,得到了國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家巴迪歐將張先生關於黑格爾的著作介紹到了法國;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馬爾夸特、瑞士著名哲學家格洛伊等人均與張先生有深入的學術交流,並對張先生做出過很高的評價。

第14屆德國哲學大會主席馬爾夸特教授稱他為「中國著名的黑格爾專家」[5]

格洛伊教授在德國權威雜誌《哲學研究雜誌》撰文稱:張世英教授「在西方廣為人知。在中國,他是享有盛名的哲學家」。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彼得·巴騰教授在《東西方哲學》雜誌撰文稱:「中國人對辯證邏輯的探討清楚地表明,就方法而言,我們起碼必須認真學習張世英對黑格爾的解讀,讓他帶領我們領會(他所理解的)黑格爾。做出這些努力之前,我們幾乎沒有權利評判中國人對(西方)哲學的研究所達到的水平。」

2018年8月,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在中國舉行,德高望重的張先生獲聘大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並受邀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做一個詩意的自由人」的主旨演講,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張世英先生的心中,既有對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高度關注,也有對人類前途和命運的深切牽掛。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家,他既善於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看中國,又能夠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看世界。他的「萬有相通」的哲學觀,為面臨嚴重危機的全球化潮流提供了一種應對的形而上學基礎,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理論基礎。張世英的哲學思想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

視頻

北京大學張世英教授:為什麼中國人缺乏個性? 2020-08-05

關於自我和個性的一點哲學思考張世英 2018-08-17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