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选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1]》。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胡二等归,我弟初七夜信,具悉一切,初五日城贼猛扑,凭壕对击,坚忍不出,最为合拍。凡扑人之壕,扑人之墙,朴者客也,应者,主也,我若越壕而应之,则是反主为客,所谓致人于人者也,我不越壕,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者也,稳守稳打,彼自意与萦然;峙衡好越濠击贼,吾常不以为然,凡此等悉心推求,皆有一定之理。迪庵善战,其得雇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洋船至上海天津,亦系恫喝之常态,彼所长者,船炮也,其所短者路极远,人极少,若办便得宜,终不足患,报销奏稿,及户部复奏,当日即缄致诸公,沅弟来书之意,将来不开局时,拟即在湖口之次,盖银钱所张小山魏召亭李复生诸公,多年亲友,该所现存银万余两,即可为开局用费,及部中使费,六君子不必皆到此局,但得伯符小泉,二人入场,可了办,若六弟在浔较久,则可至局中旋也,至户部承书说定费资。目下筠仙在京,以可办理,将来胡莲舫进京,主料可帮助,筠仙顷有书来,言弟名远震京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弟须慎之又慎,兹将原书,抄送一阅。 家中四宅,大小平安,兄夜来渐能成寐,先大父先太夫人,尚未有祭祀之费,温弟临行,银百两,余以刘国斌之赠,亦捐银百两,弟可设法捐赀否?四弟季弟则以弟昨寄之银两,提百金为二人捐款,合之当业处,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树墓表,尚属易办,吾精力日衰,心好古文,吾知其而不能多用,日内思为三代考妣作三墓表,虑不克工,亦尚惮于动手也。 先考妣祠宇,若不能另起,或另买一宅作住屋,即以腰裹新宅为祠,亦无不可,其天家赐物,及宗祭器等,概藏于祠堂,庶有所归宿,将来京中运回之书籍,及家中先后置书,亦贮于祠中。吾生平不善收拾,为咎甚巨,所有诸物,随手散去,至今追悔不已,然趁此收拾,亦尚有可为,弟收拾佳物,较善于诸昆从,后益当细心检点,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 |
” |
—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胡二等回,我接到弟弟初七晚上的信,知悉一切。初五日城敌猛扑,凭壕沟对攻,坚忍不出是最好的方法。凡属扑人墙的,扑人壕的,扑是客的意思,应战的,是主,我军如果越壕而应战,便是反主为客,就是我们常说的致于人,我不越壕沟,那我还是主,即常说的致人,稳守稳打,他自然觉得没有意思,峙衡喜欢越壕攻敌,我常不以为然,这些事仔细考究,都有一定道理。迪庵善战,他的秘诀在于“不轻易进攻,不轻易后退”,弟弟可好好研究。
洋人的船到上海、天津,也是恫吓的常态。他的长处,船上火炮,他的短处,离他的国家路远,人也很少,如果办理得好,不足患。筠仙刚有信来,说弟弟的名声远震京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弟弟要慎之又慎。现将原信,抄送一看。
先太父、先太夫人还没有祭祀的费用,温弟临走,捐银一百两,我用刘国斌送我的也捐一百两,弟弟可以设法捐点钱财吗?四弟、季弟则以弟弟昨天寄的银两,提出一百两作为他们两人的捐款,加上两处产业,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树墓表,还容易办。我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心喜古文,而不能多作,近日想为三代考妣作三个墓表,顾虑写不好,害怕动手。
先考妣祠宇,如不能另外起,或另外买一屋作住屋,便以腰里新屋为祠,也无不可。天家赐物及宗器祭器等,一概放在祠堂,让这些有个归宿之处,将来京城运的书籍,及家里先后买的书,也藏在里面。我生平不会收拾,过失很大,所得的东西,随手又丢了,至今后悔不已,便趁此收拾,也还有可为。弟弟收拾整理物品比哥哥强,今后更应细心检点,大凡有用的物品不宜抛散。
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2] 、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视频
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曾国藩家书》用人篇,个人图书馆,2018-12-06
- ↑ 左宗棠——我国晚清时期的重臣,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