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臭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臭柿又 名番茄(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

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

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

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番茄

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

别称:番柿六月柿,西红柿,洋柿子毛秀才

二名法:Lycopersicon esculent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茄科

属:蕃茄属

种:番茄

分布区域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果已被全球性广泛种植。

植物学史

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

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番茄属分为有色番茄亚种和绿色番茄亚种。

前者果实成熟时有多种颜色,后者果实成熟时为绿色。

番茄属由普通栽培种番茄及与栽培种番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种组成,

大体上又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普通番茄群中包括:

普通番茄、细叶番茄、奇士曼尼番茄、小花番茄和奇美留斯凯番茄、多毛番茄;秘鲁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和秘鲁番茄。

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年,

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

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

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

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

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

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从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3]

形态特征

番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

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长10-40厘米,小叶极不规则,

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圆形,长5-7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

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长1-1.5厘米;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

果时宿存;花冠辐状,直径约2厘米,黄色。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4]

特征

番茄为茄科草本植物,包括有限生长型、半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

条件适宜时可多年生长。植株高0.7番茄制作(18张)~2m。全株被粘质腺毛。

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

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

互生;叶长5~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长圆形,

长5~7cm,前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局部歪斜,有小柄。花为两性花,

黄色,自花授粉,复总状花序。花3-9朵,成侧生的案伞花序;花萼5~7裂,

裂片披针形至线形,果时宿存;花冠黄色,辐射状,5~7裂,直径约2cm;

雄蕊5~7根,着生于筒部,花丝短,花药半聚合状,或呈一锥体绕于雌蕊;

子房2室至多室,柱头头状。果实为浆果,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

橘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扁平、肾形,灰黄色,千粒重3.0~3.3g,寿命3~4年。

花、果期夏、秋季。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但大多根群分布在30~50cm的土层中。

主要价值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

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1]

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

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

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番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