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毛箭头唐松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腺毛箭头唐松草 |
中文名称 腺毛箭头唐松草 二名法 Thalictrum simplex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族 唐松草族 目 毛茛目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属 唐松草亚属 亚 科 唐松草亚科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系 腺毛唐松草系 组 腺毛唐松草组 |
腺毛箭头唐松草(学名:Thalictrum simplex var. glandulosum)为毛茛科唐松草属下的一个变种。分布于中国产新疆、内蒙古西部。在亚洲西部和欧洲也有分布。
信息
种中文名:腺毛箭头唐松草
种拉丁名:Thalictrum simplex Linn. var. glandulosum W.T.Wang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属中文名:唐松草属
属拉丁名:Thalictrum
国内分布:在我国产新疆、内蒙古西部。
国外分布:在亚洲西部和欧洲也有分布。
命名来源:[Fl. Reip. Pop. Sin. 27: 620. 1979]
中国植物志:27:585
英文植物志:6:298[1]
形态特征
与箭头唐松草的区别:茎、叶柄、叶片、花序都有极短的腺毛。花梗比瘦果长1.5-2.5倍。
箭头唐松草:
植株全部无毛。茎高54-100厘米,不分枝或在下部分枝。茎生叶向上近直展,为二回羽状复叶;茎下部的叶片长达20厘米,小叶较大,圆菱形、菱状宽卵形或倒卵形,长2-4厘米,宽1.4-4厘米,基部圆形,三裂,裂片顶端钝或圆形,有圆齿,脉在背面隆起,脉网明显,茎上部叶渐变小,小叶倒卵形或楔状倒卵形,基部圆形、钝或楔形,裂片顶端急尖;茎下部叶有稍长柄,上部叶无柄。圆锥花序长9-30厘米,分枝与轴成45度角斜上层;花梗长达7毫米;萼片4,早落,狭椭圆形,长约2.2毫米;雄蕊约15,长约5毫米,花药狭长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有短尖头,花丝丝形;心皮3-6,无柄,柱头宽三角形。瘦果狭椭圆球形或狭卵球形,长约2毫米,有8条纵肋。7月开花。
分布情况
产黑龙江西南部肇东。
唐松草属介绍
Thalictrum L. 唐松草属,毛莨科,约1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67种,全国均有分布,惟多数产西南部,供药用或观赏用。多年生草本;叶三出复叶或多回复叶;花两性或单性,小,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4或5,常早落;花瓣缺;雄蕊多数;心皮数个,有胚珠1颗,成熟时变为一束瘦果;瘦果有时肿胀或有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