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脱臼」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脱臼</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行 1: 行 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脱臼</big>'''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脱臼</big> '''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ic4.zhimg.com%2F50%2Fv2-0c0376ae3da528dad6aeeefbd728a412_hd.jpg&refer=http%3A%2F%2Fpic4.zh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9014279&t=1e291dfae0b0d4b09ae7334b741bc0b1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4%B1%E8%87%BC&step_word=&hs=0&pn=14&spn=0&di=7146857200093233153&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44792323%2C1376697249&os=751888785%2C191493656&simid=3439171669%2C405200320&adpicid=0&lpn=0&ln=1683&fr=&fmq=1666422277052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pic4.zhimg.com%2F50%2Fv2-0c0376ae3da528dad6aeeefbd728a412_hd.jpg%26refer%3Dhttp%3A%2F%2Fpic4.zhimg.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9014279%26t%3D1e291dfae0b0d4b09ae7334b741bc0b1&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d_z%26e3Bziti7_z%26e3Bv54AzdH3Fq7jfpt5gAzdH3Fn0cdlnm8nAzdH3Fwgfoj6AzdH3F8accc0ml0b&gsm=1e000000000000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Niw0LDE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
+
名  称:脱臼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原  因: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
 
 
| align= light|
 
  
 
|}
 
|}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临床上可分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等几种情形。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有损伤,另外关节周围肿胀,可有血肿,若不及时复位,血肿机化,关节粘连,使关节不同程度丧失功能。<ref>[ ], , --</ref>
+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 位置]] ,发生了错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临床上可分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等几种情形。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 组织]] 也有损伤,另外关节周围肿胀,可有血肿,若不及时复位,血肿机化,关节粘连,使关节不同程度丧失功能。<ref>[http://www.39yst.com/20140926/182361.shtml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的原因有哪些], 医学百科 , 2020-06-13</ref>
  
 
==分类==
 
==分类==
行 25: 行 25:
 
1.按脱位的发生原因
 
1.按脱位的发生原因
  
 (1)创伤性脱位:由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于正常的关节所引起的脱位。此种脱位最常见,可见于任何关节。
+
 (1)创伤性脱位:由直接或间接的[[ 暴力]] 作用于正常的关节所引起的脱位。此种脱位最常见,可见于任何关节。
  
 
 (2)先天性脱位: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而发生的脱位。如先天性髋脱位。
 
 (2)先天性脱位: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而发生的脱位。如先天性髋脱位。
  
 (3)病理性脱位:因关节结构被病变破坏后出现的脱位。例如:关节结核或化脓性关节炎所致的脱位。
+
 (3)病理性脱位:因关节结构被病变破坏后出现的[[ 脱位]] 。例如:关节结核或化脓性关节炎所致的脱位。
  
 (4)习惯性脱位:也称为复发性脱位。往往有创伤及发育因素,使关节结构出现缺陷,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肌肉力量不平衡;也可能是第一次脱位后治疗不当,以致关节囊松弛。当再次受轻微外伤,甚至置于某一姿势时,可再次脱位。此种脱位容易复位,但常有复发,最常见于肩关节。
+
 (4)习惯性脱位:也称为复发性脱位。往往有创伤及发育因素,使关节结构出现缺陷,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肌肉力量不平衡;也可能是第一次脱位后治疗不当,以致关节囊松弛。当再次受轻微外伤,甚至置于某一姿势时,可再次脱位。此种脱位容易复位,但常有复发,最常见于[[ 肩关节]]
  
 
2.按脱位程度
 
2.按脱位程度
行 39: 行 39:
 
 (2)完全脱位:脱位后两关节面完全失去对合关系。
 
 (2)完全脱位:脱位后两关节面完全失去对合关系。
  
3.按脱位后关节的远侧骨端相对于近侧骨端移动方向和所处位置
+
3.按脱位后关节的远侧骨端相对于近侧骨端移动方向和所处[[ 位置]]
  
 
 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等,各个关节可能有所不同。
 
 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等,各个关节可能有所不同。
行 47: 行 47:
 
 (1)新鲜脱位:一般指脱位发生在3周以内者,手法复位多较容易成功。
 
 (1)新鲜脱位:一般指脱位发生在3周以内者,手法复位多较容易成功。
  
 (2)陈旧性脱位:一般指脱位发生在3周以上者。手法复位一般较难成功。
+
 (2)陈旧性脱位:一般指脱位发生在3周以上者。手法复位一般较难[[ 成功]]
  
 
5.按关节脱位后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
 
5.按关节脱位后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
  
 (1)闭合性脱位:脱位后关节腔不与外界相通者。
+
 (1)闭合性脱位:脱位后[[ 关节]] 腔不与外界相通者。
  
 
 (2)开放性脱位:脱位后关节腔与外界相通者。
 
 (2)开放性脱位:脱位后关节腔与外界相通者。
行 61: 行 61:
 
1.年龄
 
1.年龄
  
 创伤性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见。儿童体重较轻,摔倒时冲击力较小,骨端软骨较厚,富于弹性,可减少或吸收一部分外伤暴力。此外,儿童关节周围韧带或关节囊较成人柔韧,且富于弹性,不易撕裂,故关节不易脱位。如暴力太大,多造成骨骺分离。老年人因为活动相对少,接受暴力的机会也相应较少。如遭受暴力,因其骨质疏松,多造成骨折。
+
 创伤性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见。儿童体重较轻,摔倒时冲击力较小,骨端软骨较厚,富于弹性,可减少或吸收一部分外伤暴力。此外,儿童关节周围[[ 韧带]] 或关节囊较成人柔韧,且富于弹性,不易撕裂,故关节不易脱位。如暴力太大,多造成骨骺分离。老年人因为[[ 活动]] 相对少,接受暴力的机会也相应较少。如遭受暴力,因其骨质疏松,多造成骨折。
  
 
2.部位
 
2.部位
  
 上肢关节结构一般较下肢薄弱,因此上肢脱位较下肢多见。从国内的统计来看,大关节脱位中的肘关节脱位最多见,肩关节脱位次之,再其次是髋关节脱位,而膝关节脱位较少见。关节脱位好发与否和关节盂的深浅、骨端的大小、关节囊的松紧、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肉的强弱、关节的活动性等有密切关系。例如:髋关节的髋臼很深,股骨头大,且可深纳于髋臼中,接触面积大,两关节面之间有负压吸引力,而且周围韧带及肌肉较强,关节活动范围比肩关节小,故甚为稳定,不易脱位。而肩关节的关节盂唇及关节囊所包绕,关节囊比较松弛,周围的韧带及肌肉较弱,尤其是关节的前下部,且关节活动范围较大,运动频繁,受伤机会较多,故肩关节较不稳定,易于脱位。
+
 上肢关节结构一般较下肢薄弱,因此上肢脱位较下肢多见。从国内的统计来看,大关节脱位中的肘关节脱位最多见,肩关节脱位次之,再其次是髋关节脱位,而膝关节脱位较少见。关节脱位好发与否和关节盂的深浅、骨端的大小、关节囊的松紧、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肉的强弱、关节的活动性等有密切[[ 关系]] 。例如:髋关节的髋臼很深,股骨头大,且可深纳于髋臼中,接触面积大,两关节面之间有负压吸引力,而且周围韧带及肌肉较强,关节活动范围比肩关节小,故甚为稳定,不易脱位。而肩关节的关节盂唇及关节囊所包绕,关节囊比较松弛,周围的韧带及肌肉较弱,尤其是关节的前下部,且关节活动[[ 范围]] 较大,运动频繁,受伤机会较多,故肩关节较不稳定,易于脱位。
  
 
==病理==
 
==病理==
行 77: 行 77:
 
 (1)脱位引起的骨折:由于脱位时骨端的撞挤或撕脱所致,如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或髋臼后上深骨折、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等。
 
 (1)脱位引起的骨折:由于脱位时骨端的撞挤或撕脱所致,如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或髋臼后上深骨折、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等。
  
 (2)骨折合并脱位:如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
+
 (2)骨折合并脱位:如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 关节]] 前脱位。
  
 
 (3)脱位合并邻近部位的骨折:这种情况多系较大的复杂暴力所致,脱位和骨折可能同时发生。如髋关节骨位合并股骨颈骨折,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等。
 
 (3)脱位合并邻近部位的骨折:这种情况多系较大的复杂暴力所致,脱位和骨折可能同时发生。如髋关节骨位合并股骨颈骨折,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等。
行 91: 行 91:
 
4.肌肉及肌腱损伤
 
4.肌肉及肌腱损伤
  
 肌肉及肌腱的钝性挫伤在脱位时固然普遍存在,但真正的断裂则是少见的。脱位后,肌肉或肌腱所受到的影响主要在于部分地丧失了其运动关节的作用。如肘关节脱位后,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即部分地丧失了其屈与伸肘的能力。
+
 肌肉及肌腱的钝性挫伤在脱位时固然普遍存在,但真正的断裂则是少见的。脱位后,肌肉或肌腱所受到的影响主要在于部分地丧失了其[[ 运动]] 关节的作用。如肘关节脱位后,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即部分地丧失了其屈与伸肘的能力。
  
 
5.骨膜下骨化
 
5.骨膜下骨化
行 99: 行 99:
 
6.骨端缺血性坏死
 
6.骨端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及肩关节脱位后,因血运破坏较多,虽经复位,仍可致股骨头或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尤以前者多见。因髋关节脱位后,其中圆韧带必被撕伤,血管断裂,再因关节囊一部分被撕裂,亦对股骨头血运供应有一定不良影响。
+
 髋关节及肩关节脱位后,因血运破坏较多,虽经复位,仍可致股骨头或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尤以前者多见。因[[ 髋关节]] 脱位后,其中圆韧带必被撕伤,血管断裂,再因关节囊一部分被撕裂,亦对股骨头血运供应有一定不良影响。
  
 
7.创伤性关节炎
 
7.创伤性关节炎
行 107: 行 107:
 
8.神经及血管损伤
 
8.神经及血管损伤
  
 如暴力甚大,关节周围的动静脉神经均可以受挫伤、压迫或断裂,可造成受损部位以下肢体供血障碍,或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肩关节脱位时腋神经和腋动脉损伤;肘关节肘位尺神经和肱动脉损伤;髋关节脱位时坐骨神经损伤,膝关节脱位时腘动脉及腓总神经损伤等。
+
 如暴力甚大,关节周围的动静脉神经均可以受挫伤、压迫或断裂,可造成受损部位以下肢体供血障碍,或感觉、运动功能[[ 障碍]] 。如肩关节脱位时腋神经和腋动脉损伤;肘关节肘位尺神经和肱动脉损伤;髋关节脱位时坐骨神经损伤,膝关节脱位时腘动脉及腓总神经损伤等。
  
 
==并发症==
 
==并发症==
行 115: 行 115: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关节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脱位通常影响活动的关节,如踝、膝、髋、腕、肘,但最常见的是肩和手指关节。不活动的关节,如在骨盆的关节,当使关节固定在一起的韧带被牵拉或撕裂时,也能被分开。椎骨的脱位如果损害神经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显著的椎骨间脱位,损伤脊髓,导致瘫痪。
+
 关节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脱位通常影响[[ 活动]] 的关节,如踝、膝、髋、腕、肘,但最常见的是肩和手指关节。不活动的关节,如在骨盆的关节,当使关节固定在一起的韧带被牵拉或撕裂时,也能被分开。椎骨的脱位如果损害神经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显著的椎骨间脱位,损伤脊髓,导致瘫痪。
  
 
1.一般症状
 
1.一般症状
行 123: 行 123:
 
 (2)关节明显肿胀。
 
 (2)关节明显肿胀。
  
 (3)关节失去正常活动功能,出现功能障碍。
+
 (3)关节失去正常活动[[ 功能]] ,出现功能障碍。
  
 
2.特殊表现
 
2.特殊表现
行 133: 行 133:
 
 (3)关节窝空虚。
 
 (3)关节窝空虚。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表现。
+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 表现]]
  
 
==检查==
 
==检查==
行 143: 行 143:
 
1.有明显外伤史。
 
1.有明显外伤史。
  
2.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与肿胀、畸形、弹性固定及关节窝空虚。
+
2.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与[[ 肿胀]] 、畸形、弹性固定及关节窝空虚。
  
 
3.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无骨折及移位。
 
3.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无骨折及移位。
行 153: 行 153:
 
 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伤后在麻醉下尽早手法复位;适当固定,以利软组织修复;及时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
+
 伤后在麻醉下尽早手法复位;适当固定,以利软组织修复;及时[[ 活动]] ,以恢复关节功能。
  
 
2.治疗步骤
 
2.治疗步骤
行 161: 行 161:
 
 (2)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固定时间为2~3周。
 
 (2)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固定时间为2~3周。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 血液循环]] 、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治疗方法
 
3.治疗方法
行 169: 行 169:
 
 (1)肩关节脱位  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进行复位,常用手法复位有:①希氏法 伤员仰卧位,术者立于伤侧,用靠近患肢术者一侧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窝部,于胸壁和肱骨头之间作支点,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顺其纵轴牵引。达到一定牵引力后,轻轻摇动或内、外旋其上肢并渐向躯干靠拢复位。②牵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顺应其患肢体位向下牵引,用固定带或另一助手将上胸抱住固定。牵引后,术者用双手中指或辅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头向上外复位。复位后X线摄片检查完全复位后,用胶布或绷带作对肩位固定3周。习惯性脱位时,可作修补术。
 
 (1)肩关节脱位  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进行复位,常用手法复位有:①希氏法 伤员仰卧位,术者立于伤侧,用靠近患肢术者一侧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窝部,于胸壁和肱骨头之间作支点,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顺其纵轴牵引。达到一定牵引力后,轻轻摇动或内、外旋其上肢并渐向躯干靠拢复位。②牵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顺应其患肢体位向下牵引,用固定带或另一助手将上胸抱住固定。牵引后,术者用双手中指或辅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头向上外复位。复位后X线摄片检查完全复位后,用胶布或绷带作对肩位固定3周。习惯性脱位时,可作修补术。
  
 (2)肘关节脱位 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握其前臂向远侧顺上肢轴线方向牵引。复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
 (2)肘关节脱位 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对抗[[ 牵引]] ,术者握其前臂向远侧顺上肢轴线方向牵引。复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3)桡骨头半脱位  术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触及桡骨小头,另一手轻握其腕部作轻柔的牵引及将其前臂旋前,当肘关节屈曲,同时前臂旋后时即感到桡骨头清脆声或弹动而复位。绷带悬吊前臂适当保护患肢1周。
 
 (3)桡骨头半脱位  术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触及桡骨小头,另一手轻握其腕部作轻柔的牵引及将其前臂旋前,当肘关节屈曲,同时前臂旋后时即感到桡骨头清脆声或弹动而复位。绷带悬吊前臂适当保护患肢1周。
  
 (4)髋关节脱位 ①若已有休克时,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②急送医院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③复位后可用皮肤牵引或髋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④解除外固定后应继续锻炼髋部肌力,并逐步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
+
 (4)髋关节脱位 ①若已有休克时,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②急送医院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③复位后可用皮肤牵引或髋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④解除外固定后应继续锻炼髋部肌力,并逐步增加髋[[ 关节]] 活动范围。
  
 (5)开放性关节脱位的处理 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术,在彻底清创后,将脱位整复,缝合关节囊,修复软组织,缝合皮肤,橡皮条引流48小时,外有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防感染。
+
 (5)开放性关节脱位的处理 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术,在彻底清创后,将脱位整复,缝合关节囊,修复软组织,缝合[[ 皮肤]] ,橡皮条引流48小时,外有[[ 石膏]] 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防感染。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
<center>
 +
{{#iDisplay:j0897jmd0qj|480|270|qq}}
 +
<center>关节脱臼自行复位?有可能越动越疼!</center>
 +
</center>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Category: 390 人類學總論]]
 
 
[[Category: ]]
 

於 2022年10月22日 (六) 15:18 的最新修訂

脫臼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名 稱:脫臼


原 因: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

關節脫位也稱脫臼,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關節脫位的表現,一是關節處疼痛劇烈,二是關節的正常活動喪失,三是關節部位出現畸形。臨床上可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等幾種情形。關節脫位後,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另外關節周圍腫脹,可有血腫,若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1]

分類

1.按脫位的發生原因

(1)創傷性脫位:由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於正常的關節所引起的脫位。此種脫位最常見,可見於任何關節。

(2)先天性脫位:因胚胎髮育異常所致先天性關節發育不良而發生的脫位。如先天性髖脫位。

(3)病理性脫位:因關節結構被病變破壞後出現的脫位。例如:關節結核或化膿性關節炎所致的脫位。

(4)習慣性脫位:也稱為復發性脫位。往往有創傷及發育因素,使關節結構出現缺陷,關節周圍軟組織鬆弛或肌肉力量不平衡;也可能是第一次脫位後治療不當,以致關節囊鬆弛。當再次受輕微外傷,甚至置於某一姿勢時,可再次脫位。此種脫位容易復位,但常有復發,最常見於肩關節

2.按脫位程度

(1)不完全脫位:也稱為半脫位,脫位後兩關節面部分失去對合關係。

(2)完全脫位:脫位後兩關節面完全失去對合關係。

3.按脫位後關節的遠側骨端相對於近側骨端移動方向和所處位置

前脫位、後脫位、側方脫位等,各個關節可能有所不同。

4.按脫位後的時間

(1)新鮮脫位:一般指脫位發生在3周以內者,手法復位多較容易成功。

(2)陳舊性脫位:一般指脫位發生在3周以上者。手法復位一般較難成功

5.按關節脫位後關節腔是否與外界相通

(1)閉合性脫位:脫位後關節腔不與外界相通者。

(2)開放性脫位:脫位後關節腔與外界相通者。

發生率

關節脫位雖是一種常見損傷,但比骨折少見。

1.年齡

創傷性脫位多發生於青壯年,兒童和老年人較少見。兒童體重較輕,摔倒時衝擊力較小,骨端軟骨較厚,富於彈性,可減少或吸收一部分外傷暴力。此外,兒童關節周圍韌帶或關節囊較成人柔韌,且富於彈性,不易撕裂,故關節不易脫位。如暴力太大,多造成骨骺分離。老年人因為活動相對少,接受暴力的機會也相應較少。如遭受暴力,因其骨質疏鬆,多造成骨折。

2.部位

上肢關節結構一般較下肢薄弱,因此上肢脫位較下肢多見。從國內的統計來看,大關節脫位中的肘關節脫位最多見,肩關節脫位次之,再其次是髖關節脫位,而膝關節脫位較少見。關節脫位好發與否和關節盂的深淺、骨端的大小、關節囊的鬆緊、關節周圍韌帶及肌肉的強弱、關節的活動性等有密切關係。例如:髖關節的髖臼很深,股骨頭大,且可深納於髖臼中,接觸面積大,兩關節面之間有負壓吸引力,而且周圍韌帶及肌肉較強,關節活動範圍比肩關節小,故甚為穩定,不易脫位。而肩關節的關節盂唇及關節囊所包繞,關節囊比較鬆弛,周圍的韌帶及肌肉較弱,尤其是關節的前下部,且關節活動範圍較大,運動頻繁,受傷機會較多,故肩關節較不穩定,易於脫位。

病理

由於關節的穩定性是由骨骼、關節囊、韌帶和肌肉共同維護的,所以,一旦發生脫位,這些組織必然有相應的改變。

1.骨折

有以下三種情況:

(1)脫位引起的骨折:由於脫位時骨端的撞擠或撕脫所致,如髖關節後脫位合併股骨頭或髖臼後上深骨折、肩關節脫位合併大結節撕脫骨折等。

(2)骨折合併脫位:如尺骨鷹嘴骨折合併肘關節前脫位。

(3)脫位合併鄰近部位的骨折:這種情況多系較大的複雜暴力所致,脫位和骨折可能同時發生。如髖關節骨位合併股骨頸骨折,肩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等。

2.關節囊撕裂

在脫位過程中關節囊撕裂呈穿孔狀,將穿出的骨端套住;或經關節邊緣處撕脫、剝離。

3.韌帶損傷

脫位的骨端總是趨向於部分或完全撕裂限制其脫出的韌帶。

4.肌肉及肌腱損傷

肌肉及肌腱的鈍性挫傷在脫位時固然普遍存在,但真正的斷裂則是少見的。脫位後,肌肉或肌腱所受到的影響主要在於部分地喪失了其運動關節的作用。如肘關節脫位後,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即部分地喪失了其屈與伸肘的能力。

5.骨膜下骨化

骨膜下血腫的形成幾乎沒有例外。如果及時復位,血腫吸收,可以不遺留痕跡。但由於損傷嚴重,或延遲復位,或是被動強力牽拉,則可以演變為骨膜下骨化。如肘關節脫位後形成的骨膜下骨化。

6.骨端缺血性壞死

髖關節及肩關節脫位後,因血運破壞較多,雖經復位,仍可致股骨頭或肱骨頭缺血性壞死,尤以前者多見。因髖關節脫位後,其中圓韌帶必被撕傷,血管斷裂,再因關節囊一部分被撕裂,亦對股骨頭血運供應有一定不良影響。

7.創傷性關節炎

由於脫位後關節內可有增生性或破壞性改變,關節外亦可有外傷性骨化或骨化性肌炎致大量新骨形成,影響未來關節活動,造成創傷性關節炎。

8.神經及血管損傷

如暴力甚大,關節周圍的動靜脈神經均可以受挫傷、壓迫或斷裂,可造成受損部位以下肢體供血障礙,或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如肩關節脫位時腋神經和腋動脈損傷;肘關節肘位尺神經和肱動脈損傷;髖關節脫位時坐骨神經損傷,膝關節脫位時膕動脈及腓總神經損傷等。

併發症

關節脫位的主要併發症有:①骨折;②神經損傷;③血管損傷;④缺血性骨壞死;⑤創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⑥創傷性關節炎;⑦關節僵硬。

臨床表現

關節脫位具有一般損傷的症狀和脫位的特殊性表現。受傷後,關節脫位、疼痛、活動困難或不能活動。脫位通常影響活動的關節,如踝、膝、髖、腕、肘,但最常見的是肩和手指關節。不活動的關節,如在骨盆的關節,當使關節固定在一起的韌帶被牽拉或撕裂時,也能被分開。椎骨的脫位如果損害神經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顯著的椎骨間脫位,損傷脊髓,導致癱瘓。

1.一般症狀

(1)疼痛明顯。

(2)關節明顯腫脹。

(3)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出現功能障礙。

2.特殊表現

(1)畸形 關節脫位後肢體出現旋轉、內收或外展和外觀變長或縮短等畸形,與健側不對稱。

(2)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可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

(3)關節窩空虛。

3.合併神經血管損傷的表現

檢查

X線檢查關節正側位片可確定有無脫位、脫位的類型和有無合併骨折,防止漏診和誤診。

診斷

1.有明顯外傷史。

2.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與腫脹、畸形、彈性固定及關節窩空虛。

3.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無骨折及移位。

治療

1.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傷後在麻醉下儘早手法復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

2.治療步驟

(1)復位 以手法復位為主。

(2)固定 復位後,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固定時間為2~3周。

(3)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應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和患肢其他關節的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3.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關節脫位,應讓病人受傷的關節安靜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適的位置。儘可能在進行妥善固定後,迅速就醫。注意的是,在為病人脫衣服時,應先脫正常一側的,再脫受傷一側的,穿衣服時則反之。

(1)肩關節脫位 一般均需麻醉後或肌鬆弛下進行復位,常用手法復位有:①希氏法 傷員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於患肢腋窩部,於胸壁和肱骨頭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後,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並漸向軀幹靠攏復位。②牽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後,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復位。復位後X線攝片檢查完全復位後,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 平臥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復位後上肢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 術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觸及橈骨小頭,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將其前臂旋前,當肘關節屈曲,同時前臂旋後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復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 ①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並急送醫院進行搶救。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③復位後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④解除外固定後應繼續鍛煉髖部肌力,並逐步增加髖關節活動範圍。

(5)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 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防感染。

參考來源

關節脫臼自行復位?有可能越動越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