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能仁寺 - 江苏省昆山市寺庙

能仁寺 - 江苏省昆山市寺庙

中文名;能仁寺

地区;江苏

建造;503年

国家;中国

能仁寺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据史料记载,能仁寺是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魏氏所建,初为罗汉禅院;后来到了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改为德义院;到了宋朝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称为能仁寺。能仁寺在历史上因为战火等原因多次被毁坏,后又多次进行过修缮。在修缮过程中能仁寺的规模一次比一次扩大。

目录

序言介绍

千百年前,陆家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能仁寺。据史料记载,能仁寺是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魏氏所建,初为罗汉禅院;后来到了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改为德义院;到了宋朝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称为能仁寺。能仁寺在历史上因为战火等原因多次被毁坏,后又多次进行过修缮。在修缮过程中能仁寺的规模一次比一次扩大。能仁寺规模最大的时候大约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能仁寺殿宇重重,共建有五千多间,分布在车塘一带东到夏驾河、西至青阳港、南到吴淞江、北至太仓塘这样一个范围内。能仁寺规模大,影响的范围自然就广,每到寺庙祭祀之日,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烧香磕头,求神拜佛。这时,梵声阵阵,香烟袅袅,就是远在昆山城里也能听到诵经的声音、看到飘散的烟雾。

历史文化

明朝永乐初年,江南水乡陆家镇上的能仁寺内梵声阵阵,香烟袅袅。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到四月二十,三天庙会,总是引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1]


这天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梦乡,寺庙四周寂静无声。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沉寂,在寺内值夜的惠空法师和小元和尚被惊醒了。二人披上袈裟来到园内,刚打开庙门,门外就跌进了一个人,那人不偏不倚,正好倒在了小元的怀里。

借着淡淡的月光,二人看清,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嫩,只是现在身上多处受伤,身体虚弱得连站都站不住了。看这架势,不是仇家寻仇,便是歹人追杀。惠空法师刚想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小元已将那人抱入了庙门,于是他也只好改口:我佛慈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二人刚把年轻人扶进禅房,他就晕过去了。等帮他擦洗干净,敷上伤药,屋外的天色已慢慢放亮了。这时,门外又“嘭嘭嘭”响起了砸门声。小元开门一看,门外吵吵嚷嚷围着好多强人,为首的是一名女强人,骑在马上,挥舞着宝剑,让小元把人交出来。她趾高气扬地叫嚷道:“庙内的和尚都听着,快快把我要的人送出来,要不然,别怪我杨三妹剑下无情。”

叫嚷声惊动了惠空法师,他战战兢兢来到门前,一看情形已明白了八九分。杨三妹是江湖上有名的女魔头,杀人不眨眼,今天她找上门来,肯定麻烦就大了。不过,惠空还是强作镇静,问杨三妹要找什么人?怎么知道人就在寺内?

杨三妹说,她的山寨内有一名姓安的管家,前几天拿了帐房的银子偷偷跑了。昨天晚上,他们在江边的渡口上发现了他,他们苦苦追了一夜,到今天早上才寻着血迹找到这里。说到这儿,杨三妹哈哈一笑,指着庙门问:“老和尚,你看你的庙门上还留着他的血手印,难道你还想耍赖不成?”

“女侠请息怒!不是老纳不肯放人,实在是人命关天,非同小可。我已差人去请知府大人了,等知府大人一到,人自然会让你带走的。”杨三妹原以为她这么一嚷嚷,那些和尚会乖乖的把人送出来,没想到这老和尚不仅是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货色,而且还想拿知府大人来吓唬她。她暗暗一阵冷笑,心想我到要看看,是知府大人厉害还是我杨三妹厉害?

没过多时,小元已将知府大人杨海山给请来了。等杨知府下轿后问明情由,刚想发话,杨三妹却已委屈的哭了起来。原来,刚才杨三妹因为害羞没说实情,现在见惊动了知府大人,便不得不如实相告了。其实,那个姓安的年轻人并不是杨三妹的管家,而是二天前在庙会上偶然相识的。那天,杨三妹正在人堆里看舞龙灯,忽然觉得有人拍了她一下,正当她惊讶时,那人又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那是个很斯文的小伙子,自称安公子,长得眉清目秀,特讨人喜欢,杨三妹一见就心动了。在陆家镇上有个不成文的“抢亲” 习俗:要是哪个小伙子看上谁家的姑娘,只要在大庭广众拍她一下,或者握握她的手,这姑娘就算是他的了。杨三妹满心欢喜,不料这姓安的小子是个骗子,当晚他在杨三妹家中偷了一包银子就悄悄跑了。杨三妹气坏了,连夜带着家丁追赶,一包银子是小,自己的终身大事可耽误不起。所以她发誓要把安公子找回去,花再多银子都没关系,只要今世他不离开她就行。

“撒谎!”杨三妹刚说完,惠空就跳了起来。惠空说这全是一派胡言,他问杨三妹:如果安公子真的是你的未婚夫,你怎么可能下这么狠的手?打的他偏体鳞伤,气息奄奄,要不是我们及时相救,恐怕他早就命归黄泉了。

这一问,杨三妹却更委屈了。她哭哭啼啼地说,我们什么时候打过安公子,他身上的伤都是在逃跑时东碰西撞磕出来的。我们追他只是想叫他回去,没想到他会这样玩命地跑。如果他不是我的未婚夫,我是个黄花闺女,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说完,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下杨知府可为难了,一边惠空是他的老朋友,而另一边又是个侠女,你别看她现在哭哭啼啼的样子,要是惹毛了,只怕麻烦也不小。再说这个姓安的也不是什么好玩样,杨三妹肯带走,反而落得清闲。于是,杨知府把惠空拉到一边,劝他把安公子还给杨三妹。惠空没办法,很不情愿地回到禅房,磨蹭了老半天,才把安公子从禅房内背了出来。 等杨三妹带着安公子离开寺庙,惠空突然“扑通”一下跪在了杨知府跟前,把知府大人吓得一激灵。惠空要知府大人恕他无罪,不然他今天就不起来了。杨知府不明就里,只好先恕他无罪,让他快快起来。

惠空二话没说,拉着杨知府就进了禅房。这禅房一共是二间,外边一间是小元睡的,里边那间是惠空睡的。杨知府随惠空刚走进里边那间,就看见床上躺着一个人,双目紧闭,气若游丝。惠空告诉杨知府,这床上躺着的就是杨三妹想找的安公子,而刚才他背出去的那个人,是小元装的。杨知府刚想发作,惠空却再次跪了下来。

原来,昨天晚上,惠空在给安公子清洗伤口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他在安公子的包裹内发现了一方玉玺,正是失踪已久的建文帝的大印。自从“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就失踪了,永乐皇帝朱棣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派出大内高手,四处寻找。惠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瞎猫吃到个死耗子,建文帝跑了半天,却落到了自己的手里。他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事如果处理不当,那可要脑袋搬家的;要是能安排周全,也许就此青云直上。所以今天早上杨三妹一出现,他心里就全明白了。

“你打算怎么办?”杨知府知道,这是只烫手的山芋,扔也不是,吃也不是,他看着老朋友,一脸愁云地问。而惠空却不急不噪,似早已沉着在胸。他让知府大人马上写封奏折,飞马送往京城,只要当今皇上知道人在我们手里,我们离飞黄腾达的日子就不远了。

惠空越说越美,而杨知府却还是顾虑重重,他说杨三妹发现带走的是个冒牌货,肯定马上回来要人,到那时就不好办了。惠空眼睛盯着床上的安公子转了几下,便附在知府大人的耳旁如此这般说了几句,只见杨知府的脸上顿时多云转晴,很快就把奏折给写好了。

果然,杨知府前脚刚差人去送奏折,杨三妹后脚就闯了进来。她指着惠空破口大骂,惠空躲在杨知府身后一声不响,等杨三妹骂累了,杨知府才出来打圆场。杨知府对杨三妹说,其实不能怪惠空,他也是为你好。安公子病得实在太重,要是被你在路上一颠簸,恐怕小命就保不住了。所以,惠空只是想先把他留下来休养两天,这几天方丈正在外云游化斋,等方丈回来,给他服一颗“还魂丹”,自然就能康复跟你回去了。

见杨三妹仍然似信非信,杨知府又拍着胸脯说:“侠女难道连老夫都信不过?我可以用头上的乌纱帽作担保,最多十天,安公子一定完璧归赵。要是做不到,到时杀剐随你。”其实杨知府心里很清楚,不出十天,皇上的圣旨肯定到了,到那时,你杨三妹就是有三头六臂我也不会怕你的。

看来今天是不能硬来了,杨三妹死死地盯着惠空法师,二道目光像要钻进他心里似的,冷冰冰地说:“你给我放老实点,别耍什么小聪明,要不然,我可什么事儿都做得出的。”说完又悄悄关照手下,不能离开这儿,前后门盯紧点,就是飞出去一只苍蝇也要给我看仔细了。

杨知府的算盘并没有打错,第六天晚上,方丈真的回来了。在惠空的劝说下,方丈不顾旅途疲劳,当晚就给安公子诊了脉,服了“还魂丹”。经过二天的休养,安公子已可以下床走动了。杨知府和惠空看到这情景,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正当二人美滋滋的当口,钦差大人也带着皇上的圣旨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只是令人大感以外的是,这位钦差大人不是别人,竟然就是女魔杨三妹。原来杨三妹的真实身份不是江湖侠女,而是永乐皇帝的大内高手。她这次南下,就是奉命抓捕建文帝的。这下,杨知府和惠空再也站不住了,二人筛糠似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直喊:“大人饶命!”而此刻杨三妹根本顾不上这些,她不厌其烦地吼道:“都给我站起来,赶紧把姓安的押出来,一起随我去京城领赏。”

“大人言之有理。”杨知府和惠空抹了下额上的虚汗,赶紧带着杨三妹向禅房奔来。可走进房间一看,二人又傻眼了:昨晚还好好的安公子,现在竟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了。

装什么死呀,老子可被你害惨了。惠空是满腹怨气,刚想动手拉安公子,却被杨三妹一把推开了。

杨三妹怒目圆睁,大骂道:“你们二个混蛋,到现在还在耍什么小聪明,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二人被骂得莫名其妙,再朝床上仔细一看,直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床上躺着的不是安公子,而是小和尚小元。小元被人点了穴,光瞪眼却不能动。杨三妹右手翻飞,在小元身上蜻蜓点水似的几下,只听小元“啊”的一声才缓过气来。

小元说,刚才方丈来到禅房,乘他不注意点了他的穴位,然后救走了安公子。大伙一听顿时咋了锅,你推我搡向后园冲来。杨三妹一脚踢开方丈的房门,可只见方丈坐在莲花椅上已经圆寂了。房内没有安公子,杨三妹发疯似的命人四处寻找,可整个庙宇都翻了个遍,还是不见安公子的半点影子。

眼看到嘴的鸭子要飞了,杨三妹气得暴跳如雷,她不相信一个大活人能在众人眼皮底下消失了。今天活不能见人,便是死了也得见到尸体,要不然皇上那边就无法交差了。杨三妹一声令下,无数火把向庙宇间飞去,霎那间,偌大个能仁寺变成了一遍火海。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把能仁寺烧得片瓦不留。等火灭了,人们才发现,方丈的莲花椅下面是个地道。杨三妹第一个冲了进去,这是一条直通外界的地道,但安公子却没有逃脱,而是坐在地道内活活的被烟熏死了,那样子看上去很安逸。“他明明可以逃生,可为什么不走呢?”这个疑问杨三妹直到死都没有弄明白。

其实,这个安公子并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的一个贴身随从,叫小安子。因为他长得颇似建文帝,这次他才毛遂自荐,扮成主子的模样,在外边招谣过市,吸引众人,结果真的把杨三妹等人给骗住了。而真正的建文帝,却悄悄的在苏州吴县的穹隆山出家做起了和尚

相关视频

回首2017能仁禅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