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翻石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翻石鹬
Arenaria interpres

圖片來自xuite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鷸科 Scolopacidae

屬:  翻石鷸屬 Arenaria

種:  翻石鷸 A. interpres

翻石鹬学名Arenaria interpres)为鹬科(Scolopacidae)翻石鹬属(Arenaria)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鷸科鸟类多半都在陆地与水域交界之处的湿地活动,故在传统上常将它们归类为「岸鸟(shorebirds)」或「涉禽(waders)」。它们同时也以喙上皮肤有著敏感的触觉而闻名,大多数鷸科鸟类在觅食时,是将长长的嘴巴探进泥巴里,碰触到食物时再将其夹出。而翻石鷸却是鷸科成员中少数的例外:它们的嘴巴很短而且微微上翘,并不适合深深地插入土中;因此它们最常使用的觅食方式,就是翻开身边的石头,寻找躲在下面的猎物。

亚种

形態特徵

體長21~25.5公分。身體矮胖,喙黑色楔形,短而向上傾斜,虹膜暗褐色;腳短,橙紅色,繁殖期時較為鮮豔,幼鳥時腳黃褐色,然後逐漸增加橙色部分。飛行時可見背部和尾羽黑白相間;翅膀下方大部分為白色,胸帶和尾羽末端則為黑色。繁殖期雄鳥頭及胸部黑白相間而鮮明,肩羽和覆羽紅褐色;下胸部至尾下覆羽皆為白色。雌鳥則頭部色澤較暗,頭頂白色部分較少,而具有較多的條紋。非繁殖羽較繁殖羽晦暗,背部不呈紅褐色,頭部較暗,頦黃白色;胸部大部分為暗灰褐色,但胸側具不規則的淡褐色斑紋,下胸至喉部中間具白色斑紋。幼鳥頭部的白色部分的範圍較成鳥非繁殖羽大,背部偏褐色,羽毛邊緣暗黃色或黃白色[2]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澳洲。夏季於北美洲、歐亞大陸近北極圈的沿岸繁殖;冬季則往南遷徙至中南美洲、歐洲西部、非洲、亞洲南部、東南部及澳洲等沿岸度冬。

生態習性

出現於岩岸、沙洲、沼澤等環境。走路時會左右搖擺,但跑步卻很快速;直線飛行,飛行高度低,振翅僵硬且淺。作局部移動的時候,會集結成緊密的群體,但作長距離遷徙時,則較為鬆散。覓食時會用頸和喙輕打海草的側面或翻倒小石頭,或在沙地上用喙挖掘洞穴,尋找小型的甲殼綱動物,或以腐肉、椰子肉為食。典型的叫聲是清楚的、快速的、斷奏的“trik-tuk-tuk-tuk”聲或是較短的“tuk-e-tuk”聲;興奮時則會發出短而尖銳的“chick-ik”聲或單音節的“kuu”聲;覓食的時候則會以低音的、快速重複的“tuk”聲互相聯繫。繁殖期5~8月[3]

東沙島每年冬季都有許多翻石鷸棲息越冬,春、秋兩季過境期間也多有紀錄,數量最多的時候約有 400隻到 500隻,而夏季亦有一些翻石鷸的族群逗留在島上,經常在東沙島的海灘上翻開石堆或海草堆尋找食物,主要食物為軟體動物、昆蟲、蟹及小魚。

棲地分佈

翻石鷸為遷移性候鳥,但於東砂島幾乎全年可見,常出現於沼澤、海岸、沙岸等地,主要分布於海拔分布於0至50公尺的地方;其為全球廣泛分布的水鳥,夏季在西伯利亞北極圈帶進行繁殖,冬季南遷,最遠可飛到南半球的澳洲越冬。

保育現況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與高雄市野鳥學會的保育研究人員於99年5月2日發現了一隻飛越了 7,000公里以上的翻石鷸,牠的右腳繫著代表南澳的橘色足旗上並有『CMC』之編號,左腳繫著地理紀錄器 (Geolocator),從澳洲的維多利亞( Victoria)來到東沙島!透過管道詢問澳洲研究單位,原來這隻『CMC』翻石鷸是99年 4月 16日於維多利亞(Victoria)所繫放,短短16天的時間內已飛到東沙島,澳洲方面除了在牠的右腳脛部繫上代表該地區的橘色編碼旗之外,同時也運用了最新的地理紀錄器記錄這隻翻石鷸遷徙路徑的航跡,如果今年秋天牠又回到澳洲,幸運地被捕捉後,將可望解開翻石鷸過境東沙島遷移路線的謎題!

視頻

翻石鷸洗澡與覓食-鰲鼓溼地-20130109 - YouTube
大鵬灣的翻石鷸Turnstone(2019 11 24)- YouTube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翻石鹬指名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翻石鷸外型及簡介,洵南電子日報,2016-01-14
  3. 翻石鷸的生態習性,教育百科,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