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指美国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它由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紧急计划局局长以及总统指定并经参议院同意的其他行政部军种部部长与副部长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除履行总统指定的其他有关职能外,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实际的和潜在的军事力量,估价和评价美国的目的、义务和风险,以便向总统提出与此有关的建议;研究对政府中负责国家安全的各部、局共同关心的有关问题的政策,并就此向总统提出建议;委员会设一工作机构,由总统任命一名文职行政秘书[1]领导;委员会应不断地向总统提出它认为合适的或总统所要求的建议和其他报告等。

主要职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制订政策,只是总统有关安全政策的统筹、协调、参谋机构,是与国务卿密切合作协助总统制订长期对外政策的思想库,是为总统提供有效军事安排的事务机构。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上达成的意见,须经总统采纳,才成为政策。自成立以来,历届总统大多很倚重,特别是处理重大危机时,常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实际上成为美国政府讨论和研究重大战略决策的核心组织。由总统任委员会主席,其成员有副总统、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长、美国财政部长、紧急准备局局长、中央情报局局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日常事务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主管。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亦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是对总统负责的顾问,因此直接由总统任命,不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

成立简史

美国国安会是美国政府讨论和研究重大战略决策的核心组织,为总统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国家,美国总统为国安会主席。定期参加会议者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此外,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国安会法定军事顾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是法定情报顾问。经常参加会议的还有白宫办公厅主任、美国司法部长、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等重要官员。艾森豪威尔时期设立了一个总统特别助理来处理国家安全事务,后来这个头衔定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也习惯性地被称为“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是国安会日常工作的负责人,由总统直接任命,无需经过国会批准。当然,其实际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总统的信任度和政治需要。

美国的国安会诞生于冷战的风雨之中。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一个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这个讲话,被后人视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一年后的7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国安会由此诞生。国安会下设中央情报局,协调政府各部门的情报工作。

美国的国安会起初并无太多权力。时任总统杜鲁门担心这个机构权力太大,会影响自己的权威。1947年9月26日,他第一次参加了国安会会议,此后国安会的会议他只参加了1/5。国安会工作人员缺乏,不能经常开会,总统也常绕过它决策,并直接指示各部部长执行。

随着冷战的加剧,国安会身上的“情报血统”得以凸显,这让杜鲁门看到了国安会的价值。当时,担任国安会情报顾问的是中情局局长。国安会开会时,经常由中情局局长率先汇报有关情况,然后进行讨论。此后几十年,抓情报和采取秘密行动一直是国安会的重要功能之一。由于一些秘密行动被曝光后给总统带来尴尬,里根时代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弗兰克·查尔斯·卡卢奇改组了国安会,提出国安会主要职能是向总统提供政策咨询,协调政府工作,秘密行动应由中情局去执行。

然而,这并未改变国安会在安全领域统揽全局的地位。美国有16个情报机构,除中情局这个独立情报机构外,还有国防部下属的国防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等军情部门,司法部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美国缉毒局。此外,国土安全部、能源部、国务院和财政部也各有情报机构。这些情报机构由国家情报总监统管,他又将情报汇总到国安会。

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国安会可以在东西方情报战中大打出手,也可以推动震惊世界的秘密外交,更可以站到反恐的第一线。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从那一刻开始,美国的国安会有了一个新的使命:反恐。当天晚上9时,时任总统小布什对全美发表电视讲话,随后立刻召开国安会会议,拍板“严惩策划和发动这些袭击的组织及任何庇护这些组织的国家”。10月7日,美国主导的联军开始进攻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反恐战争”正式打响。小布什还成立了国土安全委员会,建立了国土安全部,与国家安全系统平行,以加强美国的国内安全工作。

小布什的8年总统任期,“反恐”是其底色。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把持国安会的是两位鹰派人物: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缺少军方背景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康多莉扎·赖斯对反恐战争比较外行,但小布什非常信任赖斯,无论出访国外还是在戴维营度假,他身边总有赖斯的身影。白宫甚至流传这样的说法:总统会听副总统切尼的意见,对国务卿鲍威尔的提议也很重视,但总是和赖斯商量后做最后决定。

2009年,奥巴马上台。他对小布什的“反恐战争”一直持批评态度,力主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抽身。入主白宫后,他做出一些改革姿态,包括将国土安全委员会并入国家安全委员会,精简了机构设置,强化反恐情报的共享。

在加强反恐措施方面,奥巴马毫无松懈。他选择了海军陆战队上将琼斯担任自己的第一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以弥补自己在安全事务方面经验的不足。接替琼斯的是他的副手汤姆·多尼伦,后者在个性上与奥巴马更合拍,与奥巴马核心圈关系也很密切,其妻子凯西曾是副总统拜登夫人的办公室负责人。如今的安全事务顾问苏珊·赖斯,更是奥巴马的亲信。在国安会领导之下,刺杀拉登等一系列反恐行动得以展开,美军的无人机袭击行动也在全球多个热点地区进行。美国反恐专家穆德表示,“基地”组织曾是美国的心腹大患,如今其影响力已大大消退,意图袭击美国的恐怖组织也减少了,虽然始终有恐怖分子扬言袭击美国,但行动能力今非昔比,而这也证明了国安会反恐机制的有效。

美国国安会从无到有半个多世纪,产生了不少“明星型”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基辛格,他是尼克松主政时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

在基辛格之前,时任总统肯尼迪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邦迪权力很大,肯尼迪及其继任者约翰逊不断升级越南战争的行动,就是在邦迪等人的催促下实施的。邦迪还搞过与中国有关的“秘密动作”。上世纪60年代,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决心和新中国建交。1963年秋,他派前总理富尔以私人名义访华,商谈建交。10月24日,邦迪收到中情局的情报,认为中法不会建交,戴高乐“得看华盛顿有什么反应”。但邦迪不放心,仍多方试探戴高乐的态度。11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富尔,中法建交谈判顺利结束。1964年1月,法方通知美方,法国即将与中国建交。约翰逊急坏了,找邦迪商议。邦迪说,这时唯一的办法是不让台湾的蒋介石当局宣布与法国断交,企图造成“两个中国”的现实,让北京难堪。但这样的小动作,最终被证明无济于事,沦为笑谈。

接下来的基辛格吸取了邦迪的教训,表现不俗。为结束1973年到1974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基辛格乘飞机辗转往返于以色列、埃及和叙利亚进行调解,“穿梭外交”一词因此而诞生。他还在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71年7月,他秘密访华,周恩来与他举行会谈。当时,周恩来严肃地批评了美国对越南的侵略,也批评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基辛格恭恭敬敬地聆听。中美关系是基辛格一生引以为豪的成就,因为这改变了世界局势。他是唯一一位健在的见过所有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美国政治家,至今在中美关系上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基辛格之后,活跃于外交舞台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一个传统,这个位置上又先后出了不少外交名人。卡特时代的布热津斯基,老布什时代的斯考克罗夫特,小布什时代的康多莉扎·赖斯,奥巴马时代[2]的多尼隆、苏珊·赖斯等都是如此。当然,假如总统更看重国务卿,或希望大权独揽,情况就不同了。里根就不重视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执政期间换了6名顾问,且他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不能直接向总统报告,是历届总统班子里最没权力的顾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