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约翰•陶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约翰•陶德腊像原图来源

约翰•陶德(John Dodd),又译为杜特杜德道约翰德约翰马偕称为“道先生”,英国苏格兰人。十九世纪中期来台,因引进茶叶在栽种,被称为“台湾乌龙茶之父”。陶德居台二十馀年,涉足各种外贸商事,间接促成北台的开发,是末北台外商领袖。

来台制茶

台湾开港后,陶德于1866年(同治5年)来台,在北部推广安溪茶种,出口台湾茶。早期台湾茶多为粗制茶,需运至福州厦门精制后再出售,而陶德在大槄埕设立精制厂,加工烘焙后,将在台制造的乌龙茶直销纽约,大受欢迎,自此打开台茶知名度。茶业的兴盛,也带动了北台湾的经济发展,让台北成为政治、经济中心。

1859年陶德由英国远至远东发展,最早落脚已成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在香港怡和洋行担任执事。1860年首次来台,1864年再度来台,考察樟脑与茶叶的发展,认为深具潜力,自此在台定居。1865年由中国福建引进安溪茶在北台湾的丘陵地试种,成效良好。而后他在淡水开设宝顺洋行,以李春生为买办。1867年,陶德成为怡和洋行在台代理人。


1867至68年间台湾发生艋舺租屋事件(台民攻击洋人的暴动),陶德自艋舺转往大稻埕开设行栈。1868年后引进厦门、福州技工精制乌龙茶,以“Formosa Oolong”为品牌外销美国。1870年陶德接管美利士洋行,成为怡和洋行的唯一代理商。


1872年马偕从加拿大至淡水宣教,曾受到陶德与李春生等人的照顾。


1884年中法战争的战场延伸至台湾,法舰于1884年10月进攻淡水。陶德成为《孖剌西报》通讯员,纪录了法军封锁台湾的真实情况,著有《北台封锁记》(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 in North Formosa during the Franco-Chinese War, 1884-5),作为报社的通讯员,陶德曾被怀疑为法军的间谍,也曾帮忙医治清军,受到清廷表扬。

其他商业

陶德不仅从事茶叶买卖,也跨足到山区的樟脑、基隆的煤矿,甚至在苗栗发现石油,一度与客藉通事签约打算开采,惟因此引起原承租者不满,以致发生械斗。后通事被官府砍头遂做罢。


当时在华洋行主要业务之大宗乃进口鸦片、出口茶叶,陶德亦为台湾鸦片的输入者。也涉足政界,为美国荷兰在淡水、基隆的代理人,名誉驻台领事。


除了商业外,陶德也积极于考察泰雅族凯达格兰族等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察力敏锐,被称为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和用心的观察者”。


陶德生年卒月不详,在台二十七年(1864-1890),在台时曾跌断脚从此跛脚,拄拐杖而行,没有口德的台人背后称其“三脚仔”。据“马偕博士日记”记载:陶德于1890年3月3日离台返英,而后就无音讯。

参考资料